恒星之茧:戴森球挽歌
科幻小说
首页 > 科幻小说 > 恒星之茧:戴森球挽歌
作者:
冰糖葡萄柚
主角:
叶承
作者:
冰糖葡萄柚
主角:
叶承
更新至:
第6章 寻求一线希望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81万字
人类文明达到辉煌巅峰,在垂死恒星周围铸造了宏伟的戴森球,以汲取其最后一丝光热,庇护百万生灵。然而,恒星的衰老远超预期,戴森球内部能源濒临枯竭,生存危机迫在眉睫。在绝望中,年轻的能源工程师叶承意外发现戴森球核心深处隐藏着一个古老的"恒星之茧"——一个远超人类认知的超巨型结构。它的启动,或许能挽救人类文明,但也可能加速恒星的毁灭,甚至揭示宇宙中不为人知的终极奥秘。在有限的燃料、沸腾的民怨和各方势力的觊觎下,叶承必须与时间赛跑,解开恒星之茧的秘密,做出攸关人类存亡的终极抉择。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81万字
简介
科幻末世
人类文明达到辉煌巅峰,在垂死恒星周围铸造了宏伟的戴森球,以汲取其最后一丝光热,庇护百万生灵。然而,恒星的衰老远超预期,戴森球内部能源濒临枯竭,生存危机迫在眉睫。在绝望中,年轻的能源工程师叶承意外发现戴森球核心深处隐藏着一个古老的"恒星之茧"——一个远超人类认知的超巨型结构。它的启动,或许能挽救人类文明,但也可能加速恒星的毁灭,甚至揭示宇宙中不为人知的终极奥秘。在有限的燃料、沸腾的民怨和各方势力的觊觎下,叶承必须与时间赛跑,解开恒星之茧的秘密,做出攸关人类存亡的终极抉择。 ...

第1章 锈蚀之光

金属的叹息声从管道深处传来,像是某种古老生物的临终喘息。叶承将耳朵贴在冰冷的管壁上,感受着那细微的振动。三秒后,他首起身子,在数据板上记下:"E-47区,主能源管道,共振频率异常,衰减系数0.3。"

戴森球内部的灯光在他头顶闪烁,不是故障,而是能源配给的常态。这盏灯每天只亮18个小时,剩下的时间,E-47区的居民只能依靠个人终端微弱的背光在黑暗中摸索。叶承抬头看了眼计时器——距离熄灯还有23分钟。

他蹲下身,从工具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圆盘。圆盘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中心嵌着一块己经泛黄的能量晶体。这是他自己组装的"活体检仪",比执政院配发的标准设备灵敏得多,虽然外观破旧得像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当圆盘接触到管道表面时,那些纹路立刻亮起暗红色的光。叶承盯着光芒的流动模式,眉头渐渐皱紧。管道里的能量流动比他上周记录的数据又减弱了8%,而且波动更加不稳定。这不是简单的设备老化,他能感觉到——整个戴森球的能源系统正在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化。

"叶工!"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老赵一瘸一拐地走过来,他左腿的义肢发出不协调的咔嗒声,这是去年维修事故的纪念品。"E-49区的居民又在投诉了,说他们的水循环系统有怪味。"

叶承收起圆盘,点了点头。他早就知道这个投诉——E-49区的水循环系统用的是二十年前的老式净化器,能量转换效率低得可怜。按照标准流程,应该整套更换,但执政院的备件仓库己经空了三个月。

"我去看看。"叶承说。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手指不自觉地着圆盘边缘。那里有一道裂缝,是他用废弃的管道密封胶勉强粘合的。

通往E-49区的走廊比主通道更窄,墙壁上的管线像血管一样凸起。有些地方的绝缘层己经剥落,露出里面氧化发黑的金属。叶承经过时,手指不经意地擦过一处暴露的接头,立刻感受到一阵细微的刺痛——漏电。他默默记下位置,准备回头处理。执政院的维修清单己经排到了三个月后,这些"小问题"通常要等上大半年。

E-49区的公共休息室里挤满了人。空气浑浊得几乎能看到悬浮的灰尘,这是空气循环系统功率不足的表现。几个孩子蜷缩在角落,他们的脸颊凹陷,眼睛却异常明亮。叶承认识其中一个小女孩——她上个月刚满十岁,生日礼物是半块合成蛋白糕。

"叶工来了!"有人喊道。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叶承看到休息室中心的地板上积着一滩暗色的液体。那不是水,而是一种粘稠的、带着金属光泽的流体,正从墙角的排水口不断渗出。

叶承蹲下来,从工具包里取出一根探针。当探针接触液体时,尖端立刻变成了不祥的紫色。他不动声色地收起探针,但周围的人群己经骚动起来。

"是二级污染!"一个老人惊恐地说,"我年轻时在净化厂工作过,这颜色绝对没错!"

叶承摇摇头:"只是管道衬垫老化导致的金属氧化物,没有辐射性。"他撒了个谎。那确实是二级污染,但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从包里拿出几个过滤芯,"把这些装在出水口,至少能过滤掉固体颗粒。我会申请紧急维修,但..."

他没有说完。大家都明白"申请"是什么意思——在戴森球现在的资源配给制度下,E-49区的优先级永远排在最后。

离开E-49区时,叶承的终端震动了一下。是每日能量配给的提醒:今日剩余额度37%,低于维持基本生理需求的阈值。他苦笑了一下,点开详情页面。果然,因为"紧急维修任务",他的个人配额又被系统自动调用了20%。这就是底层工程师的日常——用健康换时间。

回到自己的宿舍,叶承锁上门,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金属箱子。箱子里是他这些年偷偷收集的"宝贝":几块还能用的能量晶体、一些自制工具、一本纸质笔记本。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戴森球能量流动观察记录,叶承,2698年起"。

他翻开最新的一页,开始记录今天的发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画出一组组曲线和公式。写到一半,他突然停下笔,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有什么东西不对劲——不是今天发现的任何具体问题,而是一种更宏观的、系统性的异常。就像你长期生活在一个房间里,即使说不出哪里变了,也能感觉到空气的不同。

叶承打开终端,调出过去三个月的戴森球全局能量报告。数据很模糊——执政院很久不公布详细指标了——但趋势线清晰可见:能量产出每月下降1.2%,而损耗上升0.8%。按照这个速度...

他的计算被突然的黑暗打断了。熄灯时间到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叶承静静地坐着,听着远处管道传来的、越来越微弱的能量流动声。那声音曾经如此稳定,像一颗健康心脏的跳动,而现在,它听起来像一个老人艰难的喘息。

终端屏幕自动调到了最低亮度,照亮叶承紧锁的眉头。他调出一份加密文件,输入一串复杂的密码。文件里是一组他私自记录的数据,时间跨度长达五年。这些数字讲述着一个执政院绝不会承认的故事:戴森球正在以超出设计预期的速度衰亡。

叶承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输入了一行新的记录:"第1783日观测:核心能量衰减加速,疑似系统级故障。建议:深入调查E区下层主传导节点。"

他关上终端,黑暗重新笼罩了狭小的房间。在入睡前的最后时刻,叶承恍惚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幻觉——他仿佛看到墙壁在呼吸,随着每一次"呼吸",那些锈蚀的痕迹就扩大一分。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