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怪异的童谣,众人不由毛骨悚然,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来了,李哥的尸首尚未找到,哪有回去的道理!
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方行数步,林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孩童哭声,声音凄婉哀伤,令人心生怜悯。
“怪了!先是唱歌,继而哭泣,大白天的,难道见鬼了!”朱三暗自咒骂。
“大白天哪来的鬼?不要大惊小怪的!”苟四似乎在给自已壮胆。
四姨太走在中间,她不时看看朱三背上的麻袋,远远地躲着,好像在担心水鬼会突然从麻袋里跳出来。
前方出现一片野槐林,这些槐树大多已经枯死,干枯的枝干肆意伸展、纵横交错,仿佛一群面目狰狞的恶鬼。
树下是齐腰深的荒草,四周静得出奇,没有一丝风,也听不到任何动物叫声,只有断断续续的哭声。
拨开面前的枯草,一座四四方方的三层砖塔映入眼帘。
砖塔造型古朴,浮雕精美,却难掩破败颓废之象,由于年代久远,塔身布满了裂痕和青苔,仿佛随时都会坍塌。
石塔四周散布着许多胭脂盒、小木梳以及各式各样的小孩玩具,有金兔、玉马、银鹤、谷山、麦岭、黍堆……
不远处,两只野狗正在撕咬一具婴儿尸体,朱三苟四挥舞棍棒,大声呵斥着,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野狗赶跑。
与此同时,孩童哭声不断从塔内传出,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近在咫尺。
苟四凑近朱三背上的麻袋,确定哭声不是麻袋里小孩骨灰坛发出的。
疑惑之际,忽然看见塔中有个白色身影,定睛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塔中竟趴着一个婴儿,看样子不过八九个月大,全身赤裸,胖乎乎的,脖子上的长命锁格外引人注目。
婴儿放声啼哭,见到羊蝎子等人,竟然“咯咯”笑了起来,接着迅速爬出石塔,转眼便到了众人跟前。
看着婴儿不哭反笑,甚是诡异,爬行的模样宛如癞蛤蟆,而且速度极快,众人大吃一惊,赶忙向后退去。
不等众人回过神来,更多的孩童接连不断地从塔里爬出。
石塔四周有一圈坍塌的土墙,墙边散落着许多碎石和磨盘,墙缝中长满了野草,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那里嬉戏。
领头的是个明眸皓齿的男孩,他手持拨浪鼓,有节奏地摇晃着。
其余孩子一蹦一跳地跟在后头,他们头扎冲天辫儿,身穿红肚兜,手里拿着各种纸糊的小玩意儿,有金兔、玉马、银鹤、谷山、麦岭、黍堆……
他们捧着小玩具,一会儿举过头顶,一会儿左右摇晃,玩得十分开心。
随后爬上墙头,并肩坐下,小腿晃荡着,拍着小手唱起歌来: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带孩子去;
不让去,也得去,打着灯笼赶上去;
今搭棚,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
蒸不熟,煮不烂,急得姥姥团团转。
众人呆呆地看着,只觉毛骨悚然,冷汗涔涔,脊梁骨“嗖嗖”冒凉气。
四姨太并不害怕,她一把拉过苟四,从他身上取出一包糖豆,接着慢慢走到孩子中间,小心翼翼地将糖豆分给孩子们。
苟四平素没有其他癖好,唯独钟爱打麻将和吃糖豆,糖豆几乎从不离身,尤其是打麻将时,更是边嚼糖豆边摸牌。
段正杨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本想叫住四姨太,却被羊蝎子紧紧拉住。
孩子们张着嘴,露出木然的神情,他们纷纷伸出长满黄毛的小手,四姨太在每个手掌中放入一颗糖豆。
紧接着,四周响起一阵咀嚼豆子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豆香。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石塔里又涌出更多的小孩,四姨太心头一惊,急忙按了按糖豆包,里面的豆子寥寥无几。
吃完后,孩子们似乎仍不满足,都吮吸着手指,缓缓向四姨太靠拢过来。
就在这时,一头大猪突然疾驰而来,它身形壮硕,皮毛光亮,口中发出低沉的“哼哼”声,让人毛骨悚然。
众人清楚意识到,眼前之物绝非寻常家畜,单从它那冷酷凶狠的眼神就能看出,这猪一定经常啃食死尸。
天下混乱,哀鸿遍野,许多遗骸无人收殓,只能任凭风吹雨打,成了野狗和乌鸦的食物来源。
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原本温顺的家猪,此刻竟也加入到这场可怕的盛宴中来,贪婪地啃食着腐烂的人肉。
果不其然,它并未对羊蝎子等人发动攻击,也对荒草树叶毫无兴趣,而是旁若无人地啃噬起地上的孩童尸骨来。
伴随着每一次咀嚼,骨头断裂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空气中,众人听了不由头皮发麻,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妈的,我以后再也不吃猪肉了!”朱三捂着嘴,差点吐出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小孩们突然从土墙上跳下,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饿极了的野狼,急速朝大猪扑去。
大猪这才惊觉危险降临,它惶恐至极,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
怎料小孩实在太多,转眼便将大猪团团围住,大猪无处可逃,不断发出凄厉刺耳的叫声,听得人心烦意乱。
没过多久,大猪再无动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快的咀嚼声。
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啃噬着大猪的皮肉,贪婪地吮吸着它的骨髓,众人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大猪被吞食殆尽。
吃饱喝足,孩子们愈发兴奋起来,他们击掌欢呼,喧闹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