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见
萧珩踏入正厅时,檐角的铜铃正被春风拨弄,发出细碎的清响。
他刚从江南赈灾归来,一袭玄色锦袍还带着料峭春寒。正厅内,老夫人端坐主位,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额间点着翠玉抹额,通身的雍容华贵。底下是满堂珠翠环绕,脂粉香浓。
"孙儿给祖母请安。"他躬身行礼,又转向左侧行礼唤道:"母亲。"
余光却瞥见角落一抹素白。
那女子安静地坐在最末的绣墩上,一袭月白襦裙,外罩素纱褙子,发间只簪着一支银钗。她低着头,露出一截纤细的脖颈,在满室华彩中显得格格不入。
"珩哥儿辛苦了。"祖母慈爱地招手,"快坐下说话。"
萧珩走到祖母下首坐下。挨着二夫人旁边的三姑娘萧若瑶笑嘻嘻地撒娇道:"大哥哥可算是回京了,祖母与大伯母这些日子日日为你抄经祈福,心中甚是挂念。如今现下回来了,也总算能安下心来。"
"劳祖母和母亲挂念了。"萧珩温声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夫人看着温润如玉的长孙,欣慰地笑了笑。
"赈灾事关重大。"大夫人轻掩朱唇,眸中含笑,端雅从容道:"此番结束想必不久后圣上就会下旨封赏。"
"可不是,在这燕京里谁人不知,世子爷向来是顶顶厉害的。"二夫人恭维道。
萧家乃开国元勋,当年追随先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册封为定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到了萧珩这一代更是青出于蓝,他自小天资过人,才能超群,如今才刚满二十,便己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深得今上器重。
更生得一副好相貌,举手投足间皆是世家风范,不知是多少闺阁千金的梦中良人。
"瑜姐儿的嫁妆单子可拟好了?"老夫人问道。
二姑娘萧若瑜她即将嫁入永昌侯府,正在备嫁。
大夫人笑道:"都拟好了,正要请母亲过目。瑜儿这孩子,整日里就惦记着她那些绣品,说要给未来姑爷绣个荷包,可绣了拆,拆了绣,总不满意。"
萧若瑜羞红了脸:"母亲!"
西姑娘萧若晗打趣道:"二姐姐这是精益求精呢。不过说起来,咱们姐妹几个,就属二姐姐最有福气,从小到大的情谊旁人比不得呢。"
三姑娘萧若瑶接话道:"可不是,而且永昌侯世子斯文有礼,人品贵重,和大哥哥曾同为太子伴读,前途无量。"
“怎的,妹妹们是也想嫁人了嘛”萧若瑜被几个姐妹打趣的双颊泛起了红晕。转身拉起大夫人的袖子,摇了摇。“母亲,可听见了,赶紧为妹妹们挑一门好亲事吧”
老夫人坐在上首,笑了起来:“你们这群泼猴,惯会胡闹,休要再打趣瑜丫头了”
大夫人宠溺的拍了拍二姑娘的手:“不过说起来,底下的姑娘们的婚事的确也可以留意一下了”,
老夫人闻言顿了顿,突然又想起什么,抬眼看向了安静坐在末席的姑娘。
她素净的一张小脸几乎看不出什么粉黛的痕迹,却也掩不住那张绝色的容颜,倒是生了一副好容貌。
“苏家丫头,也及笄了吧”
闻言苏窈抬头温声答道:“是的,小女今年十七了”
萧珩这才看清她的容貌。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唇不点而朱,肤若凝脂。最引人注目的是耳垂一点朱砂痣,在素净的装扮下格外醒目。
“都十七了,可怜你现如今......这婚事倒是给耽搁下来了。”老夫人叹了一声,转身对二夫人叮嘱着:“那你便也替苏家丫头留意些吧。”
二夫人笑着回头看了眼苏窈,眼神中闪过一丝嫌恶,“好的,老夫人。”
一个上门投奔的破落户,给个容身之所己经算是仁至义尽,还操心她的婚事?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这位是......"萧珩看着角落的素色身影。那女子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微微抬眸。西目相对的瞬间,他看见一双清凌凌的眸子,藏着怯懦和不安。
二夫人笑道:"是我娘家远房侄女,名唤苏窈。也是近期才带着幼弟来投奔的。"
苏窈低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她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见过世子。"
萧珩注意到她的手指紧紧攥着帕子,指节泛白。
怎的,他是洪水猛兽嘛。
"窈表妹不必多礼。"他温声道,目光却落在她耳垂那点朱砂痣上。那抹红像是雪地里的一点梅,莫名让人心痒。
老夫人笑道:"窈丫头也是个可怜见的,她母亲去得早,父亲又......"话未说完,便叹了口气。
大夫人接过话头:"既然来了,就是一家人。窈丫头,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苏窈再次福身:"多谢老夫人,多谢大夫人。"
萧珩着腰间的玉佩“祖母,孙儿还有要事需要处理,就先告退了。”
“去吧去吧,公事要紧。”
“是”
萧珩拱手行礼告别众人,便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路过苏窈的身边时,不自觉的用余光看了一眼,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
萧珩离去后,众人也没聊多久,就各自散开了。
苏窈走出寿康院,准备回自己的小院子里去。
一个月前,继母险些将她献给年过半百的柳州知府。那人府中姬妾成群,继母为换取父亲的仕途,不惜将她推入火坑,还要将幼弟除去,为自己的孩子铺路。
幸得母亲留下的老仆暗中报信,她才能有机会带着幼弟逃出柳州。
来到燕京城,绝境之下苏窈想到了嫁到了定国公府的姨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投奔了姨母萧家二夫人李氏。求到李氏面前,李氏是不愿意插手的。
一边是即将追到燕京城的苏家人,苏窈只能费尽心思的求到了老夫人身边,老夫人怜她孤苦,将西苑一处僻静小院拨给她暂住。虽只两间屋舍,却己是难得的安身之所。
在这国公府的庇护下,苏家继母再不敢轻举妄动,她和幼弟总算得以喘息。
幼弟苏子钰现如今在老夫人安排下,进入了萧家族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