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6章 危机化解

第 6章 危机化解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3048
更新时间:
2025-03-08

李承乾在宣讲会现场感受到了部分百姓对科举改革态度的转变,心中稍感宽慰。可他万万没想到,李泰买通的几个学子己经开始在长安城最热闹的朱雀大街上闹事。

这几个学子故意装作对算学一窍不通的样子,在街边摆起摊子,大声嚷嚷着:“这算学根本就是骗人的玩意儿,什么能帮国家理财,能丈量土地,纯粹是瞎扯!我们学了这么久,一点用都没有。”

他们的叫嚷很快吸引了一群围观群众,其中不乏一些原本就对科举改革心存疑虑的人。人群中开始有人交头接耳,“你看,连这些学子都说算学没用,看来这科举改革真的不靠谱。”

李承乾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朱雀大街。他分开人群,来到那几个闹事学子面前。看着他们心虚却又故作强硬的表情,李承乾心中己然明白几分。

“诸位,且听本宫一言。”李承乾提高声音,让周围的百姓都能听到,“算学乃是一门极为实用的学问,并非无用。这几位学子或许学艺不精,未能领悟其中真谛。”

说罢,李承乾随手拿起摊子上的纸笔,现场出题:“假设长安城要修建一座新的粮仓,长十丈,宽八丈,高五丈,需用多少砖石?若每个砖石长一尺,宽半尺,厚三寸,又该如何计算?”

那几个被李泰买通的学子面面相觑,满脸通红,根本答不上来。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轻书生,作揖行礼后说道:“太子殿下,容草民一试。”

李承乾点头示意,书生拿起笔,迅速在纸上计算起来。不一会儿,便得出了答案。李承乾看了看答案,赞许地说:“这位公子果然聪慧,算学学得扎实。这便证明,算学绝非无用。只是有些人别有用心,故意诋毁。”

围观百姓们看着书生算出的答案,又听了李承乾的话,开始对闹事学子的动机产生怀疑。

李承乾目光锐利地看向那几个学子,说道:“你们几个,到底受了何人指使?如实招来,或许本宫还能从轻发落。”

那几个学子吓得扑通一声跪下,哆哆嗦嗦地将李泰指使他们的事情说了出来。百姓们听闻,一片哗然。“没想到是李泰在背后搞鬼,真是太过分了!”

李承乾看着众人,大声说道:“科举改革,乃是为了我大唐的未来,为了选拔更多有用之才,绝非为了一己私利。李泰这般行径,实在令人不齿。但大家放心,本宫定不会让他的阴谋得逞。”

百姓们纷纷鼓掌叫好,对李承乾的信任又增添了几分。

此事很快传到了李世民耳中。李世民龙颜大怒,立刻召李泰进宫。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破坏科举改革,扰乱朝堂和民间秩序!”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怒目而视。

李泰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求父皇饶了儿臣这一次吧。”

李世民看着李泰,痛心疾首地说:“你身为皇子,不思为国家出力,却尽干些陷害手足、破坏朝政之事。此次朕便不追究你的罪责,但你要好生反省,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

李泰谢恩后,灰溜溜地离开了皇宫。

经过这场风波,科举改革的反对声渐渐平息。李承乾趁热打铁,与李世民商议后,正式确定了科举改革在乡试试行的方案。各地学子听闻,纷纷开始积极准备新增科目。

而李承乾在民间和朝堂的威望也因为成功化解这场危机而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李承乾也没有忘记关心他的红颜知己们。这日,他来到魏徵府中,看望魏叔瑶。魏叔瑶正在书房中研读诗书,见李承乾到来,起身相迎。

“太子殿下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要与小女子说?”魏叔瑶微笑着问道。

李承乾笑着说:“无事便不能来看看魏姑娘吗?此次科举改革虽暂时度过难关,但后续仍有诸多事宜。魏姑娘博古通今,本宫想听听姑娘的见解。”

两人在书房中畅谈许久,魏叔瑶从历史典故到当下局势,为李承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位才思敏捷的女子,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而大唐的命运,也在李承乾的努力下,正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缓缓驶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