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初期,夜幕笼罩着长安城,月色洒在太极宫的宫墙之上。长孙无垢的寝宫内,气氛凝重得如同一团化不开的墨。
太子李承乾静静地躺在床上,面色惨白如纸,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周围的太医们忙得满头大汗,却都束手无策。长孙皇后守在床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紧紧握着李承乾的手,仿佛只要她一松开,儿子就会离她而去。
“承乾,我的儿,你一定要挺住啊……”长孙皇后的声音带着哭腔,那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切的担忧。
就在众人都感到绝望之时,一道奇异的光芒突然从天边闪过,紧接着,三维空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撕开,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裂缝。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华国,26岁的李布衣正驾车行驶在从星城回淮城的高速公路上。突然,车子的刹车失灵,整辆车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朝着前方冲去。李布衣心中暗叫不好,却己经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随着一声巨响,车子撞上了路边的护栏,李布衣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当李布衣再次恢复意识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周围的布置古色古香,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他刚想坐起身来,却感觉脑袋一阵剧痛,无数不属于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我……我这是怎么了?我怎么会变成李承乾?”李布衣,不,现在应该说是李承乾,心中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就在这时,耳边传来长孙皇后惊喜的声音:“承乾,你醒了!你终于醒了!”
李承乾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眼前这位面容憔悴却难掩高贵气质的女子。从记忆中,他知道这就是自己现在的母亲,大唐的皇后长孙无垢。
“母亲……”李承乾下意识地喊出了这两个字。长孙皇后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住李承乾,仿佛失而复得的珍宝。
“太好了,承乾,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长孙皇后喃喃自语着。
李承乾心中五味杂陈,他一方面为自己莫名其妙的穿越感到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又被长孙皇后的母爱所感动。
而在另一边,李世民得知李承乾醒来的消息,也匆匆赶来。他踏入寝宫,看到己经醒来的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快步走到床边。
“承乾,感觉怎么样?”李世民的声音中带着关切,同时也有着身为帝王的威严。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大帝王,心中涌起一股敬意。“父皇,儿臣己经好多了。”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欣慰:“醒来就好,醒来就好。你此次遇刺,让朕和你母后担心不己。”
李承乾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改变大唐命运的机会。自己既然穿越成了李承乾,就不能让历史重蹈覆辙。
“父皇,儿臣醒来之后,心中有许多想法,想要和父皇说一说,关于我大唐的未来。”李承乾目光坚定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一愣,他从李承乾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熟与自信。“哦?说来听听。”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父皇,如今我大唐虽己建国,但国库吃紧,经济凋零,外有突厥等外族窥视,内有乱党林立。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发展经济,充盈国库。”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看着李承乾,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儿臣打算调整科举制度,广纳天下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为我大唐所用。同时,要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鼓励商业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李承乾滔滔不绝地说着,他将自己在现代所学的知识和对历史的了解,融入到了对大唐未来的规划之中。
李世民听着李承乾的话,心中暗自惊叹。他没想到,醒来后的李承乾竟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说出的话句句在理,切中要害。
“承乾,你这番话,让朕刮目相看。若真能如此,我大唐何愁不兴。”李世民赞许地说道。
李承乾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己经得到了李世民的初步认可。“父皇,儿臣还有许多想法,日后再一一向父皇禀明。”
李世民点了点头,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好好养伤,等你身体康复了,咱们父子二人再好好商议。”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离开寝宫后,李承乾靠在床上,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前方的路充满了挑战,但他既然肩负起了李承乾的身份,就一定要让大唐走向辉煌。
而此时,在长安城的某个阴暗角落,一群黑衣人正聚在一起商议着什么。
“没想到那李承乾竟然没死,真是可恶!”为首的黑衣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大哥,现在怎么办?他醒来之后,肯定会追查此事,我们恐怕会有危险。”另一个黑衣人担忧地说道。
“哼,怕什么!他就算醒来又能怎样?我们背后有人撑腰,量他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不过,还是要小心行事,不能让他抓住把柄。”为首的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而这一切,李承乾还浑然不知。他正沉浸在对大唐未来的憧憬之中,却不知,更大的危机正悄然向他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