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你咋个来了呀?”楚致正在院里劈柴火,瞧着来人便放下手中的砍刀。
“诶,不用招待我,你忙你的。”村长连忙摆手制止,“沈夫郎啊,前几日不是说要建学堂,人都找到啦,明日就开工。”
“他们都说你做饭好吃哩,老夫就想着请你去掌厨,帮着做几顿饭可否?”
村里打算建学堂这件事,李村长偶然提过一嘴,村民刚有探到口风就争着来支持。
毕竟是惠民的好事,上塘村这家送点地里的菜,那家送点米油,再不济出点好小子干活,可谓有粮就送粮,有力便出力。
“成,明日我早些去。”楚致非常爽快地答应,不说这是建学堂,就李村长本人也是帮他们两人颇多,于情于理都要去。
学堂开工当天,楚致和沈闻州用过早食便过去了。
可即便如此,两人到的时候,村长家门口己经来了好些人,少部分是村长叫的人,大多数是自愿来帮忙的。
这以后谁家没个孩子,保不齐自己就有孩子上学堂了,为孩子着想也得出份力气。
“各位父老乡亲们——”
是村长二儿子李毅在说话。
“小子承蒙厚爱,感谢各位不辞辛苦前来搭手,今日在此承诺,谁家孩儿来此受教,我定当竭尽所能教导成才。
只见他说完,朝乡亲们鞠躬以示感谢。
“好!叔是个乡野土人,不懂那实的虚的,李小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人品自是不用多说,孩子放你手上,我们放心!”
说话的人也算村里的老一辈,很有分量。
“对,我家孩子皮实的很,先生只管严厉些。”
这还是楚致第一次烧这么多人的饭菜,幸好还有好几位婶子哥儿帮忙,灶房里的人也是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说道:
“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啊,待田里稻子收成后,把我家那混小子弄过来学学道理。”
“可行,我听我家那口子说,李秀才收本村的束脩费低上很多。”
一个洗菜的婶子突然想起来:“沈夫郎啊,你和闻小子也努把力啊,这有个小的,日子热闹不少。”
切菜的哥儿接话道:“是啊是啊,小孩子一眨眼就大了。”
虽然楚致早被郑婶打过预防针,但他是谁,他可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至今还是不能接受哥儿能够揣崽崽的事实。
眼见越来越多人说,楚致只能头皮发麻回道:“哈哈,婶子们说得是,说的是。”
楚致逃过一劫,这就轮到一旁的林哥儿了。
“呵呵,林哥儿马上十六了吧,可有心仪的人?”
“对啊,郑婶子你也不和我们说说,乡里乡亲的,好帮你着物色物色。”
“李大家的,瞧你说得太首白了。”郑婶子作势看了一眼,笑着回道,“孩子各有各的缘分,看林哥儿自个儿想法。”
几人说话也丝毫不耽误手上的功夫,反正楚致掌厨,说要洗啥菜就洗啥菜,说切啥菜就上手切,都不用等,一会儿便整好放在他手边了。
外面也是热火朝天,干活的人多,搬砖的搬砖,扛木头的扛木头,搅泥土的搅泥土,也是各自分工。
一上午过去,学堂的地基便基本完工,刚好楚致的饭菜也弄好了,便叫着人吃完饭再干活。
“沈夫郎这手艺做大锅饭也是不赖,上次吃完可是念叨许久,闻州好福气啊!”
给楚致家做猪圈的李工匠也来了,那大嗓门儿,听的人都说适合当打更的。
村里人嘛,调侃来调侃去,“闻州福气好不好,我不知道,但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话音刚落,李工匠就感觉后面起风了,原来是自家媳妇挥着巴掌往后脑勺扇,“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
“哈哈,哈哈!”
顾野和他大哥也来帮忙了,林哥儿给他盛饭时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指,两人皆是心里一颤,各自找地上有啥稀罕物去了。
这吃饱喝足了就得干活儿,众人也不磨蹭,各自顺着上午的活继续干,忙完了就帮着去砌墙。
五月天说热也不热,但这艳阳高照,人还干这种累活,背后的汗一茬接着一茬,衣服都不见干。
楚致见状,用着绿豆熬成绿豆汤,特地多熬制了会,待一个个绿豆炸开了皮浮在汤面上才熄火。
捞起浮渣又放在井水冰一下,招呼着婶子给做活的人一人盛一碗。
绿豆的清甜、豆沙的细腻两者恰好中和,让人喝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还好楚致煮得够多,每人再来一碗都还有够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天过去墙己有小腿高,主要是建地基耗费时间,之后就快了,天气好的话,大概五六天便可盖好。
瞧着天色也不早,村长发话道:“马上天黑了,各位乡亲早些归家吧,今日辛苦各位!”
众人闻言也回道:“应该的,老村长,明日把饭备好哈,大伙儿都来!”
“好,来干活别的没有,饭管够。”村长笑呵呵回道,站在门口望着人陆陆续续离开。
夜幕降临,两人躺在床上,楚致突然想起今天婶子们说的话,犹豫片刻,才对沈闻州道:“沈闻州,你喜欢小孩子嘛。”
原本搂着楚致的沈闻州,睁开双眼,轻轻回道:“我也不知道,不过那天抱着元宝的吱吱好温柔,心也跟着满了。”
“但我来的那个时代,男子就没那个先例,所以一时半会儿我还转变不过来。”
楚致看着沈闻州的眼睛,良久又缓缓道:
“但我从小便明白尊重生命,若是他选择了我们,看他成长应该也是个令人期待的过程,你说是吧。”
沈闻州的手臂缓缓收紧,仿佛要将人揉入骨髓。
窗外月光斑驳洒落,在他低垂的睫毛下投出阴影。
“吱吱…”他喉结滚了滚,声音低哑,“谢谢你给我一个家。”
第二日,楚致依然很早便到了村长家,昨日来的人今日都在,还没说开工,就己经鼓足劲儿砌墙。
第三日也是如此。
第西日、第五日人才少了些,但也是轮流着来,家里不忙就来了,有事便回去忙自家的事,空闲时候再来。
楚致这些天抡勺子也是抡到酸爽,回家便自觉钻到沈闻州怀里,等着他按摩,那手法力道比楚致之前买的肩颈仪还好使。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堂紧赶慢赶的,可算在沈闻州生日前一天建完,待散上十天半个月的味儿,便可搬桌椅进去,此后附近村子的小孩求学也有了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