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匠的养猪小夫郎
杀猪匠的养猪小夫郎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杀猪匠的养猪小夫郎 > 第13章 春耕

第13章 春耕

加入书架
书名:
杀猪匠的养猪小夫郎
作者:
思深初至
本章字数:
4340
更新时间:
2025-02-21

“沈闻州,我今日和你一起。”楚致听见身旁人的动静便睁开了眼睛,作势起身穿衣。

夜色还十分浓郁,村外传来声声鸡鸣,应当是五更天,村庄还比较安静,需得过一会才闹起来。

“我和郑叔他们一同去村长家借牛。”沈闻州理了理衣物,将楚致的衣服放在他手边,“待会儿就直接去后山脚,你还睡会儿。”

“行,那我给你送早食……”

说完便没声了。

沈闻州燃起堂屋的火炉子,往上加了一壶水,楚致日日都要洗漱,春寒料峭,用着热水人也暖和些。

瞧着家里柴火快不够了,等犁完地再去山上拾些,给院里的水缸盛满水、喂完猪后,沈闻州便去寻郑叔两人。

整个上塘村只有两户人家有牛,一家是村东头的刘地主,家里田地多,牛也多但明说了不外借;一家便是村长,是村里人合伙买的两头,农忙用来耕地,闲时就搭着村民去镇上赶集。

因害怕牛被别人借走,郑大爷和郑则便提前去村长家了。

沈闻州到的时候,已经有人牵着一头牛从村长家出来了,郑大爷正在和村长两人说着事情,郑则赶着牛往外走。

“闻州来了啊。”

“沈哥。”

“嗯,在家耽搁了会。”沈闻州朝三人点了点头,接过郑则手中的犁具。

两人在门口等了会儿,见村长和郑叔仍是说得火热,打了个招呼便往田里走了。

榕城的土地按律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占三分,主要用作军资和士兵粮食消耗;民屯占七分,每年粮食上缴征税便是自家所得。

下塘村水田和旱地分为两片,水田临近河岸,旱地环绕后山山脚,每户按照人头数量划分土地,一人得五分水田、八分旱地。

楚致来下塘村不久,新分的土地还没未整出来,因此两家合着有三亩水田,四亩八分旱地,总共将近九亩地。

仅靠牛使力,一天定是犁不完,所以还需要人干一部分,可就算这样也得忙活到暮夜。

沈闻州对着旁边赶牛的郑则说道:“早时温度较低,先把旱地犁完,之后再去水田。”

两人走到乡道上,挥着鞭子将牛往后山赶。

楚致继续眯了半个时辰,见外面天已亮,便立马起床做早食。

将切碎的地菜放入静置一夜的面团中,在加入鸡蛋,反复揉搓直到地菜均匀分布,便可下油锅煎炸,一个个青菜团子在油里上上下下,逐渐变得金黄松脆。

楚致捞起来尝了一个,面团的松软和地菜的清香两者相得益彰,做了十来个,待会每人分两个,能顶饿。

匀出沈闻州和郑家父子的青菜团子,与盛粥的汤盂装进篮子,楚致一手拎着篮子一手拿着剩下的团子往郑家走。

“致哥儿,你来得正好,婶子刚做好窝窝头。”楚致同婶子一起进屋,将自已带的青菜团子放在桌上,三人不敢耽搁时间,匆匆吃早食。

林哥儿放下筷子,说道:“娘,待会儿我和致哥哥去送食就行,你就在家里照看元宝吧。”

见楚致也点头,郑婶子对林哥儿嘱咐道:“你爹腰背不好,让他别做得太急。”

“好,我去给爹帮忙,娘莫要担心。”

沈闻州三人已经犁完了半亩地,远远见着两个人影,便放下手中的东西往田边走。

吃完送来的早食,几人浑身也有了力气,郑爷子继续赶着牛犁地,沈闻州和郑则两人便拿着锄头在一旁翻地。

楚致看了眼牛身后的牛梢头,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人”形,上面压着一块石头用作固定。

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这个犁具既不省力,耕地深度还只有五寸左右,远远达不到楚致曾经所学的最适宜耕地深度。

楚致指了指牛身后,在沈闻州身旁悄悄道:“这里耕地都是用这个吗,可还有其他的犁具?”

“没有,套在牛后面的就只有这个。”沈闻州摇了摇头,面露疑惑之色。

楚致从地上找了个木棍,扯着沈闻州一起蹲下来,在地上写写画画。

时而放下木棍想了想,时而自言自语,不消片刻,一个类似推车模样的东西便呈现眼前。

“你看,它叫曲辕犁,主要分为犁铧、犁壁……犁盘十一个部分。

这是犁铧,主要用以起土;犁壁位于它上方,可用于翻土;最上面的是犁评和犁箭,可以通过它们调整耕田深度;前面的是犁盘,用于拉接牛轭,便于牛转身以省力。”

楚致说到哪里,便用木棍指哪个地方,描述得十分详细,便是沈闻州首次听说曲辕犁也明白了大概。

“现在用的这个,一则不省力,仅靠畜力;二则深度不够,都说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而且水稻耕地深度至少九寸。”

林哥儿背着手溜过来:“致哥哥,沈大哥,你们在嘀嘀咕咕啥呀?”

“和你沈大哥讲个新鲜事物儿。”,楚致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上沾的泥土。

“什么新鲜事物儿,我也想听!”

“好,但刚才已经耽搁许久了,等得闲我与你讲,可好。”

林哥儿连连说好,听见自家大哥让他送碗水,立马跑了过去。

两人擦除地上的痕迹,拿着锄头继续翻地。

几人干活速度快,不到四个时辰,旱地这边尽数犁完。

用完婶子送来的午食,几人歇息片刻,牵着牛往河边走。

已至未时,日头正盛,田里漫过足踝的水经过半日阳光,只有稍许凉意。

元宝见哥哥们都下了田,也朝着郑婶子央求道:“娘,我也想下去。”

实在奈何不了,只能让离元宝最近的楚致把他抱下来。

“谢谢致哥哥。”元宝又亲了楚致一口,指了指脚下的锄头,“致哥哥,我也想要那个,帮爹爹,爹爹腰痛。”

楚致将元宝放下,摸了摸头:“元宝的脚丫子比锄头更厉害哦,一跑过去,地翻比我们都好。”

说完便看见他一溜烟地跑向郑叔。

刚好和前方的沈闻州对视了一眼,楚致暗暗苦恼,“元宝啊,你这一口,我受苦一夜啊。”

水田面积少且犁起来也容易,一个时辰后便完工了,而四处奔跑的元宝也是玩得尽兴,身上全是些泥星子,活像个小花猫。

注:曲辕犁是一种耕地工具,它的出现标志我国犁已经基本定型,也是我国古代犁地工具主流。

本文按照1寸=1.58厘米换算。

经查阅资料,古代一个劳动力可以耕1-2亩地,牛耕可以耕3-5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