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 第90章 不能姑息养奸

第90章 不能姑息养奸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作者:
年轻油条明先生
本章字数:
5710
更新时间:
2025-01-30

夜幕低垂,凉州外的和硕特军营显得异常宁静,但却隐藏着暗涌的杀机。布鲁克自信明军不足以迅速集结足够的兵力对抗他,甚至计划在三日后强攻凉州,以彻底掌控甘肃。

然而,就在当夜,明军主力悄然逼近。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事,源自数日前的一次紧急军情汇报。

白文选正伏案研读凉州周边地形图,营帐外脚步声急促,一名斥候匆匆而入,单膝跪地禀报:“将军!探马来报,和硕特军在五十里外的水草地扎营,军帐密集,兵力不少于三万人。布鲁克已发出军令,计划三日后围攻凉州城!”

“什么?”白文选眉头一皱,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他看了看地图上凉州的位置,又转头望向身旁的几名将领,“布鲁克敢如此冒进,显然笃定我军兵力不足。这事若不尽快处理,凉州危矣!”

帐内气氛陡然凝重,韩世璟沉声说道:“将军,此战不可拖延,凉州地处甘肃腹地,若被蒙古人攻破,甘肃一带就会门户大开,我们便失去西北的屏障。”

“话虽如此,但陛下曾命令我们尽量避免与和硕特正面冲突。甘肃尚未完全整编,我们的后勤补给不足,一旦战线拉长……”副将周弘道犹豫着说道,“贸然开战,恐怕……”

白文选冷笑一声,打断了他:“开战?我们不是贸然开战,而是被迫先发制人。布鲁克根本没有意图与我们和平共处,他打着帮助我朝的幌子,却准备在凉州开战,试探我军虚实。此时不动手,等他们三日后强攻凉州,我们只会更加被动。”

韩世璟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布鲁克自以为抓住了我军的弱点,却不知我们早有准备。他们大军集结,正是我们一举歼灭其主力的绝佳时机!”

白文选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计划行事。韩将军,你率守军坚守凉州城,做好从城内夹击的准备。我亲率步骑从东南方向夜袭,争取在天明之前撕开他们的防线。”

副将周弘道迟疑片刻,又低声问道:“将军,这一战胜负如何,南京那边若问责……”

白文选挥手制止了他的话:“此事我已安排人快马向南京传递军情。陛下若有命令,我们必当遵从。但眼下凉州危急,战机稍纵即逝,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是!”帐内众将领齐声应命,杀气腾腾。

与此同时,传令兵飞速出营,将最新的战况加急传回南京。

随即,白文选亲自率领步兵与骑兵两万余人,从凉州东南方向发起突袭。与此同时,韩世璟统领守军出城夹击,明军火铳手与弓箭手借助城墙掩护猛烈射击,打得蒙古军措手不及。

布鲁克仓促指挥骑兵迎战,但明军早有准备。步兵在地面设下鹿角、拒马,火器部队紧随其后猛烈开火,将蒙古骑兵牢牢钉在阵前。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蒙古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垃圾。”白文选一手举着望远镜,嘴角咧出笑容发出不屑的声音。

战斗持续到黎明,和硕特军最终崩溃。布鲁克率残部仓皇逃向青藏高原,但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明军伏击,大批士兵被俘或击毙。

战报传至南京,朱由榔在朝会上听完后,缓缓说道:“和硕特虽败,但其地势险远,彻底征服青藏高原需耗费无数兵力与资源,实非我明廷当前所能负担之事。”

军备部王焕进言:“陛下所言极是。青藏高原地广人稀,设立行政区划不具备条件。臣以为,只需控制军事要地,废除和硕特国号,令其称臣纳贡,并派兵驻守即可。”

朱由榔点头道:“正是此意。传令废除和硕特汗国之国号,将其地分为青海都指挥使司和乌斯藏都指挥使司,两司均由京师兵部直接节制。驻军负责边防事宜,原有政权自治结构暂不改变。”

青海都指挥使司原系朵甘都指挥使司,朱由榔觉得朵干这个名字没有青海好听,就直接用后世的名字了。

财政部大臣程启元提出疑问:“陛下,青藏高原地区百姓多为土著,是否需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改善地方民生?”

朱由榔冷笑一声,目光锐利:“扶持当地?岂有此理!土著百姓的生活本就与我朝关系不大,他们既愿自治,便让他们自已去管理。财政扶持只能针对我朝迁入的汉人移民。当前重点在于恢复直辖省份内汉人人口,青海与乌斯藏暂时维持现状,待日后人口充裕,再行移民开发。”

“臣等遵旨!”

朱由榔深知一个道理:“升米恩,斗米仇。” 历史的教训无数次证明,给予过多恩惠并不一定赢得感激,反而可能招致怨恨。而这尤其在异族治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坐在御书房中,批阅着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奏章,心中不禁冷笑:藏地夷人在后世明明接受了汉人省份巨额的财政转移支付,被从喇嘛阶层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却反倒仇恨起解放他们的汉人,认为汉人殖民了他们,破坏了他们的文化。如此恩将仇报之举,岂能容忍?

这些人永远不清楚如果单靠他们自已而不借助主体民族的东风,他们根本不能够快速实现现代化。而代价就是失去自已一定的独立性,文化被更高级的文明所碾压。这天底下哪有光贼吃不挨打的?既要又要,真是可笑。

朱由榔坚定地告诉自已,他绝不会再走这样的弯路。青藏高原的治理不能是亏本的买卖,明廷的重心应该放在确保核心汉地的稳定与复兴,而不是耗费巨资去改造一个不懂感恩的地方。他的目标很明确:

驻军确保主权:明朝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掌控,只需要驻军来防止外敌侵入,维持其对大明的名义隶属即可。只要不独立,他们内部如何自治,全然不干涉。

治外法权:青藏地区的汉人,犯了法必须由明朝中央法院审理,绝不能交由当地自治机构处理。这既是对汉人的保护,也是对中央权威的彰显。

有限自治:现阶段的青藏地区只是一个“内藩”,而非直辖领土。自治权完全留给当地喇嘛阶层,让他们“求仁得仁”,以免明廷费力不讨好。

“改土归流?表面上看是扩张了直辖领土,实际上只会增加统治成本,”朱由榔在心中冷笑,“那些地方根本没有足够的汉人人口支持直辖统治。无效扩张,毫无意义。”

他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当明朝核心区域的人口恢复之后,他会逐步向青海和藏东地区移民,将这些地区分化为青海省和西康省,弱化西藏的整体性,最终完成对青藏高原的彻底人口替换。正如当初明朝对云南的改造一样,将之完全融入中华文明版图。

“这需要一些时间,但两三百年足够了。青海省,西康省,西藏省,三个汉人省份,就算是我给后世君子的礼物。”朱由榔笑了笑。

“西藏的地理和文化生态都太过特殊,现在保留其原生态,既减少我们的治理负担,也让他们自已自生自灭。但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汉人移民的同化和替换,才能让这些土地真正成为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届时,青藏高原将不再是问题。”

朱由榔深知,所有的扩张都必须是有效扩张。只有真正增加汉民族的生存空间,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扩张,不然就是给自已增加负担,让汉地成为事实上蛮夷地区的殖民地,这是本末倒置。而为了达成拓展汉民族生存空间的目的,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只有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才是最优解。

不久后,达延鄂齐尔汗再派使者入南京,向明廷表示臣服,并呈上贡品以求和议。他在奏章中称:“我汗国并无与大明为敌之心,甘肃一战实属误解。我汗愿永为大明藩属,协助守卫西北边疆。”

朱由榔阅罢奏章,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便如他们所愿。令其内附。一切都按朕说的来。”

朱由榔并不想消灭这个蒙古人的政权,他要留着这些蒙古人来平衡高原上藏人的势力,使青藏自治政府不能够拧成一股绳来对抗汉中央。

随即,他命白文选继续稳固甘肃防线,同时令韩世璟率部进入河西走廊,正式接管凉州等地,宣告明军对甘肃地区的完全掌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