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 第81章 朝鲜王国戒严

第81章 朝鲜王国戒严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作者:
年轻油条明先生
本章字数:
5710
更新时间:
2025-01-30

康熙十三年(1674年)末,朝鲜王朝显宗李棩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随着明军接连收复南京,应天重燃大明旗帜,而满清两大主力兵败,天下局势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显宗年轻,心性未稳,但却明白,朝鲜身处大国之间,必须迅速调整方向,选择站队。

然而,此时的朝鲜朝廷,却是党争日益激烈。议政府中的亲清派文臣势力渐强,以西人党为首的文官集团,主张继续依附满清。而显宗心知,大明的复兴已势不可挡,朝鲜唯有及时倒向大明,才能保全国祚。

显宗李棩坐在大殿之上,烛火跳动的光芒映在他稚嫩却带着几分坚毅的脸庞上。他沉默地端起茶盏,茶水早已凉透,但他并不在意。最近几日,他日夜思索,内心的焦虑如涛浪拍岸,久久难以平复。

自从南京被明军攻下的消息传来,朝廷内外的局势骤然紧张。明朝,这个曾被认为已无翻盘之力的旧帝国,竟然在短短数月间死灰复燃,连失两大主力的满清已显疲态。而朝鲜呢?朝鲜王朝这个夹在两大强国之间的小国,在这样的风云变幻中何去何从?显宗深知,此时的朝鲜既不能完全依附于清廷,也不能贸然倒向明朝。

但他心里很清楚,议政府中的亲清势力正在拖慢他的决策。那些所谓的儒臣口中高喊忠诚,实则裹挟党争之私,甚至有人暗地里为满清势力输送消息。这一切,显宗看在眼里,却隐忍未发。他知道,此时贸然出手,只会打草惊蛇。然而,局势的变化容不得他再拖延。

这晚,他召见了三位最值得信任的将领:左议政兼军器监总管金相国、掌兵院使李明钟,以及镇守都城的守备将领郑必扬。

显宗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如今明朝死灰复燃,满清已失两大主力,局势正悄然生变。诸位将军,朝鲜该如何自保?”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有思量。金相国率先答道:“大王所言极是,如今正是关键时刻。但朝廷内外的局势复杂,若要彻底调整国策,恐怕需要更为果决的手段。”

“果决的手段?”显宗挑眉,“说具体些。”

“戒严!”李明钟低声说道,言辞中带着一丝试探,“只有戒严,才能彻底清除那些阻碍朝鲜安定的亲清势力。”

这两个字如重锤落地,击中了显宗的心。他沉默片刻,转头问郑必扬:“若以戒严为名,如何调动军队?”

郑必扬拱手道:“目前都城内外可调动的兵力约两万,其中以近卫军最为精锐。但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否则难以服众。”

显宗冷笑一声:“理由?那些人不是一直在制造理由吗?如今国防预案被屡次否决,地方税赋无法到位,甚至有谣言说我要将都城拱手让与满清。这些人分明是把朝鲜推向火坑。”

金相国点头道:“既如此,不如以‘肃清叛逆,稳定国本’为名,颁布戒严令,彻查所有议政府官员的过往举动。”

显宗的目光在三人之间扫过,冷然问道:“诸位,若有官员抵抗,如何处置?”

李明钟毫不犹豫地说道:“若戒严令颁布,抗命者视为叛逆,当场诛杀!”

显宗听后,沉默许久,缓缓起身,走到殿外。夜风凉爽,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他抬头望向北方,眼中燃起熊熊火焰。

“孤,绝不会允许朝鲜沦为清廷的傀儡。大明乃我衣冠父母之国,是汉人开化了我朝鲜民族。对蛮夷的跪舔是朝鲜一辈子的耻辱!只有汉天子才是天下共主!既然这些人不忠于朝鲜,那孤也不必再对他们仁慈。”

他转身回到殿内,目光如剑般锐利,“即日起,密令草拟,三日后正式颁布戒严令。金相国,负责议政府内的肃清行动;李明钟,调动近卫军驻守关键地段;郑必扬,掌控都城各大城门。三日内,朕要看到一个清明的朝廷!”

三人齐声应诺,退出大殿。显宗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喃喃道:“这不过是开始,真正的局面才刚刚拉开序幕。”

汉城的夏夜,繁星点点,草丛中萤火虫飞舞,就好像战场上死去将士的灵魂,仿佛为即将发生的一切披上一层诡异之气。

戒严令在午夜时分下达,命令以最高密级传达至禁军指挥部。城门在瞬间被封锁,四面高墙上火光连成一片,寒风中隐约可见全副武装的禁军列阵。大街小巷间,禁军士兵如幽灵般出现,将整个汉城笼罩在铁血与肃杀之中。

显宗李棩坐在景福宫的正殿,面前是一张巨大的汉城地图,标记着禁军的部署路线和各个关键目标。他抬手端起一盏热茶,目光冷峻地望向负责执行戒严的三位大臣:“孤已经将国运交付于诸位手中,切勿让叛逆之徒逃出天罗地网。”

“臣等谨遵圣命!”三人齐声答道,各自带着使命离去。

然而,显宗并不知道,一封加急密信早通过一名朝廷内的内侍,被秘密送往议政府内的西人党领袖郑太健手中。此人表面上恭谨低调,实则经营党羽多年,早已渗透到朝廷的每一个角落。

那名内侍是郑太健长期笼络的眼线,趁禁军未彻底封锁宫廷时,将显宗戒严计划的内容传出。密信的内容寥寥,却足以让郑太健察觉危机降临:“大王密谋戒严,剑指西人党,切勿坐以待毙。”

郑太健不敢怠慢,当即召集心腹,在汉城附近的乡军中挑选了数百名精锐士兵,趁夜埋伏在城外,伺机而动。同时,他秘密联系亲清派的几位官员,将他们安置在议政府中,随时准备迎击禁军的行动。

午夜时分,禁军完成部署,大队人马包围了议政府。火把熊熊燃烧,映得周围的雪地一片殷红。禁军统领李明钟冷冷地下令:“封锁所有出口,任何人不得进出,所有官员即刻停止活动,接受盘查。”

议政府内,亲清派官员们已经如坐针毡,来回踱步,议事堂中一片混乱。有人怒骂显宗不讲情理,有人则默默祈祷西人党能够尽快援救。

就在禁军将议政府围得水泄不通时,意外发生了——一道哨声突然响彻夜空。接着,城外的西人党乡军突然发起突袭,他们利用夜色掩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禁军的外围阵地。

禁军始料未及,外围的士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乡军冲散。寒风中,喊杀声与马蹄声交织,火光在夜空中翻滚。乡军以刀盾和长枪为主,攻击迅猛,而禁军仓促迎敌,战阵被迅速击破。

突袭的乡军分成两路,一路直奔议政府,与内部的亲清派会合,另一路则快速占领了几处战略要地,意图切断禁军与景福宫的联系。

显宗在景福宫内很快接到了消息。他脸色骤变,猛地拍案而起:“是谁泄露了消息?!”

郑必扬拱手禀道:“大王,请即刻调动近卫军增援,否则局势将无法挽回!”

显宗咬牙道:“朕绝不能让这些逆贼得逞。近卫军听令,随朕亲临战场!”

此时,议政府内的情势已急转直下。亲清派官员们与突入的乡军会合后,将议政府内的禁军死死压制在狭小的廊道中。郑太健高声指挥:“今日若能护住议政府,便是护住朝鲜的未来!所有人全力迎敌!”

禁军统领李明钟见状,大声喝令:“不能让叛军突破防线,生擒郑太健者重赏万金!”

双方激烈交战,火光在黑夜中映得如同白昼,刀枪碰撞声与惨叫声此起彼伏。禁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在狭窄的议政府街巷中行动受限,被乡军打得节节后退。

天色将明,显宗率领近卫军抵达战场。他一身铁甲,面容冷峻,看着眼前的混乱局势,沉声说道:“封锁议政府四周,不得放走一人!孤亲自督战!”

近卫军迅速加入战斗,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很快扭转了局势。禁军趁机反攻,将乡军逼回了议政府内部。

然而,就在显宗以为胜利在望时,一名近侍悄悄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大王,宫内有变,西人党的党羽试图劫持大王的家眷!”

显宗闻言大惊,面色铁青:“逆贼竟如此胆大包天!”他知道此时若调兵回宫,议政府的战局将再度陷入僵局,而不回救宫中,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寒风中,显宗陷入两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