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京昆明城外,初冬的寒风中,龙甲一型坦克和拖拉机的轰鸣声依旧在试验场上回荡。朱由榔立于高台之上,眼前的一切让他内心深感欣慰,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大明机械化之路的开端。
“陛下,兵器虽成,但军用卡车尚未列装,部队的机动能力仍受限制。”刘怀德汇报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
“刘卿不必担忧,既有拖拉机,又有坦克,军用卡车自也不在话下。”朱由榔安抚道,“待红河油田大规模出油,足够的燃料供应便是最坚实的后盾。”
为了解决橡胶不足的问题,朱由榔不仅继续从澳门和菲律宾购买现成橡胶,还加速缅甸种植园的建设。他命内阁拨出一批资金,雇佣当地民众开垦土地种植橡胶树,同时建立初步的橡胶加工厂。
“缅甸、云南皆为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适宜,待橡胶树成材,便可摆脱进口之困。”内阁大臣们深感此举的高瞻远瞩,纷纷表示赞同。
但种植橡胶需要时间,眼下仍需系统商城的支持。朱由榔花费大量积分兑换成品橡胶,用于坦克履带、军用卡车轮胎以及其他机械部件的生产。
“系统资源虽非长久之计,但足以应对眼前之急。越早一点结束战争,百姓就能越早一点过上安稳的生活,大明就能早一点迎来中兴。”他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已。
按理说,即便是不向系统购买橡胶成品,朱由榔也已经通过葡萄牙人二道贩子从亚马逊引进橡胶树。等上个几年,照样是可以生产出橡胶来的,但是他等不起,满清晚灭亡一天,老百姓就多受一天剥削,就会有更多的人道主义灾难发生。
所以朱由榔是不愿意给满清任何苟延残喘的机会,大明的海陆空三军仍在与满清作战,这些新研发出来的武器会很快送往前线。
不久后,昆明工坊传来捷报,首批军用卡车顺利出厂。这些卡车动力强劲,虽仍显简陋,却足以满足运输需求。
在一次山地测试中,军用卡车载满物资,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最终成功抵达目的地。试验结束后,负责指挥的将领兴奋地向朱由榔禀告:“陛下,此车虽不及马匹灵活,但一次运输的粮草和弹药是马队的数倍,且速度远胜于之。”
“如此甚好!”朱由榔点头道,“有了军用卡车,部队的机动能力便可大幅提升,即便是山地作战,也不再束手束脚。”
“内燃机既已成,坦克、卡车亦已量产,机械化军团便是时候成军了。”朱由榔召集主要将领,共同商讨机械化部队的编制。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以一千名精锐步兵为核心,配备十辆龙甲一型坦克、二十辆军用卡车,另设后勤支援单位,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机械化军团。
“此军暂名‘龙甲军’,其使命便是冲锋陷阵,攻坚拔寨,未来将成为大明的锋矢。”朱由榔的语气中充满期待,“周思阳,你对此军有何看法?”
原大明兵仗局管事太监,现军备部副部长周思阳思索片刻,回答道:“陛下,机械化军团若与传统步骑兵协同作战,攻坚速度必将大幅提升,但其弱点在于后勤补给。燃料和维修缺一不可。”
“说得好!”朱由榔点头称赞,“后勤补给的重任你们军备部可要好好干呀,朕相信你们善于统筹物资,定能胜任。”
机械化军团的组建进一步凸显了燃料需求的迫切性。红河油田的初步开发虽然成功,但产量仍然有限,难以满足全军需求。
为此,朱由榔决定加大对油田的投入。他亲自前往红河油田视察,鼓励工人们加快开采进度,同时下令新建数个钻井,扩大生产规模。
“陛下,红河油田虽然储量丰富,但目前技术不足,开采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负责油田开发的官员建议道。
“技术不足,可以改进,多去问问大厂的师傅和学院里的学生。人手不足,便从缅甸调集民工。”朱由榔毫不犹豫地回应,“无论如何,必须在半年内提高产量!这是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你必须做到。”
不久后,一批从系统兑换的现代化设备运抵油田,大大提高了开采效率。每日新增的燃料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昆明,为机械化军团的训练提供了保障。
机械化军团的建立意味着传统作战方式的改变。坦克、军用卡车如何配合步兵作战,成为军中讨论的热点。
朱由榔特意命军中精锐开展模拟演习,以检验机械化部队的战术效果。在一次演习中,龙甲军扮演进攻方,传统步骑兵扮演防守方。
只见十辆坦克如钢铁巨兽般冲入敌阵,军用卡车紧随其后,运送物资和士兵。一时间,防守方大乱,根本无法阻挡机械化部队的冲击。
“陛下,机械化军团在平原地带的作战能力确实惊人,但若在山地或密林中,效果恐不如人意。”沐天波在观摩后分析道。
“山地之战,可用摩托取代卡车,轻型火炮取代坦克。”朱由榔沉思片刻,随即提出解决方案,“此外,还可结合步骑兵,发挥各自优势。”
在机械化部队的基础上,朱由榔对未来的大明军队有了更远大的构想。
“坦克和卡车只是开始,未来必将有飞机与战舰。”他在一次内阁会议上说道,“红河油田的燃料不仅用于陆地,还可用于天空与海洋。”
刘怀德和军中将领听后,既惊讶又兴奋。朱由榔随即下令,成立航空研发部,尝试制造简单的飞行器(非飞艇),同时加强海军建设,为已经发生的战争和未来的大战做准备。
在龙甲军的操练场上,士兵们热火朝天地进行机械化训练,龙甲一型坦克和军用卡车穿梭其间,场面恢弘壮观。
朱由榔站在高台上,目光注视着远方。他知道,机械化的道路充满挑战,但每一次进步都将让大明更接近复国中兴的目标。
“待龙甲军列阵中原,便是清军覆灭之时!”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透了历史的长河,接引着古老的文明再现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