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 第61章 开启内燃机时代

第61章 开启内燃机时代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作者:
年轻油条明先生
本章字数:
4790
更新时间:
2025-01-30

在云南昆明这座繁华热闹的城市里,夜幕降临后,内阁大堂内却是一片灯火辉煌、亮如白昼的景象。宽敞而庄严的大堂正中央,端坐着当今圣上——朱由榔。只见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扫视着下方的群臣,不怒自威。

在那张宽大的桌案之上,摆放着一件令人瞩目的物品——一台极为精密复杂的机械装置。这件机械装置,正是刚刚成功完成实验的内燃机模型。它通体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在明亮的烛光映照之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其各个部件紧密相连,精巧无比,宛如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一般。就这样,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气息,似乎在默默地向人们宣告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诸位爱卿,请看眼前之物。此乃我大明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关键所在!”朱由榔缓缓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内阁大堂。“朕告诉你们,这个小小的内燃机一旦投入使用,所能带来的蓬勃旺盛的生产力将会超出你们所有人的想象!好好睁大双眼瞧仔细了,切莫错失良机啊!”说到这里,朱由榔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壮志凌云的豪情。

此时,站在内阁大堂中的众多官员与将领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这台看似小巧却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内燃机模型上。他们一个个神情专注,目不斜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皇帝绝对不会信口开河,这台内燃机无疑是一项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伟大发明。

数日前,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着昆明城郊外那座热闹非凡的工坊。工人们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紧张而专注的神情,手中的工具不时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就在这时,突然从一间封闭的实验室内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众人皆被惊得停下手中动作,纷纷侧目望去。

只见那实验室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浓烟裹挟着热浪滚滚涌出。紧接着,一个巨大的机械轴轮在烟雾中逐渐显现出来,并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转动起来。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人,正是当今圣上——朱由榔。他身着绛红色圆领常服,头戴一顶紫金冠,气宇轩昂地注视着眼前正在运转的机械轴轮,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站在一旁的总工程师刘怀德连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朱由榔禀报:“陛下,此物虽已能够运行,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尚待改进完善,方能大规模投入生产使用啊。”

朱由榔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刘怀德所言。他的神情满是欣慰之色,心中暗自思忖道:这内燃机的成功研制,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大明王朝的机械化进程取得又一步重要进展。如此一来,复国大业的胜算必将大大增加!一想到将来把满清像小虫子一样碾死,朕心里就高兴!

翌日清晨,皇宫内的内阁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热烈。朱由榔端坐在首位,目光扫视过在座的诸位大臣,然后语气坚定地说道:“众爱卿,朕以为这内燃机首要之用途,初开军事领域之外,当属农业领域。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我朝辖地云南、缅甸以及贵州等地虽然拥有广袤无垠的肥沃田地,但苦于人力匮乏。当然了,贵州嘛,虽然现在还不在我们手上,但马上就会光复。”

“倘若能借助这铁牛之力辅助农耕作业,不但可以将大量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更能实现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从而保障民生所需,稳固国家根基。当然了,朕管这个铁牛叫做拖拉机。”

几日后,第一批简易拖拉机被运往缅甸边境的一片试验农田。

只见铁牛缓缓驶入田间,轰鸣声划破乡野的寂静。机械的铁犁深入泥土,翻开厚厚的泥层,农民们目瞪口呆,纷纷丢下锄头围了上来。

“这铁牛,比十个壮汉还利索!”一个年长的村民感慨道,话语中满是惊叹。

朱由榔站在一旁,默默注视着眼前的景象,内心思索:“粮食是军队的根本。拖拉机的推广能够把我们的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让原先大量农业人口投入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推动我大明的工业化。”

农业稳步推进,有关内燃机在战争机器上的研发与应用也不能落后。

“内燃机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战争利器。”在军工厂的机房里,朱由榔面向众人,高声宣布,“我要一台能横扫敌阵的铁甲战车!”

“你们想想看,若是有一台巨大的机器以内燃机为动力,外面披着铁皮,加上炮台,那么会有多大的威力呢?朕管这种铁甲战车叫做坦克,意思是平坦之地上克服一切敌人的武器。”

于是,龙甲一型坦克的研发被提上日程。

起初,工匠们对这种全新的构想感到困惑:如何将庞大的装甲与发动机结合?履带如何能在崎岖山路上保持平稳?

刘怀德带领团队日夜钻研,终于,在两个月后,一辆由钢铁打造的庞然大物缓缓驶出了工坊。朱由榔亲自为其命名为“龙甲一型”。

在演习场上,龙甲一型坦克如同一只钢铁巨兽,碾压着泥泞,直接突破模拟敌阵,惊得众将领目瞪口呆。

“此物若列阵平原,清军铁骑焉能抵挡?”一旁围观的将领们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复仇的光芒。

然而,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燃料支持。朱由榔打开了系统赠送的“资源分布图”,目光落在红河州的油田区域。

“红河州有石油,可供大明机械化部队使用。”朱由榔立即下令,组建勘探队奔赴红河州,并兑换了一批先进设备。

红河油田的开采过程并不顺利。当地地形复杂,油藏深埋,加之缺乏技术工人,初期进展缓慢。然而,系统兑换的设备大大提升了效率。

“只要有了石油,机械化便能持续推进!”朱由榔亲自巡视油田,激励工人们坚持下去。

几个月后,第一批燃油被送至昆明,这为龙甲一型坦克和拖拉机的批量生产提供了保障。

无论是卡车还是摩托车的轮子都需要轮胎,需要大量的橡胶,而云南并非天然橡胶的原产地。

朱由榔命人通过澳门的商人,从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引进橡胶树苗,同时在系统商城中兑换了一批橡胶成品以解燃眉之急。

“缅甸南部和云南气候适宜,未来将成为我大明的橡胶基地。”朱由榔制定了长期种植计划,并下令在缅甸设立专门的种植园。

夕阳下,昆明城外的演习场上,龙甲一型坦克轰鸣驶过,拖拉机在远处的田野中耕地。

朱由榔站在高台上,目光深邃:“粮食丰盈,兵器锐利,大明军事上中兴指日可待。接下来,便是飞机与战舰。”

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大明的工业化机械化道路正徐徐展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