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 第5章 准备离开

第5章 准备离开

加入书架
书名:
1972:从下乡知青开始逆袭
作者:
猴子爱酒
本章字数:
8076
更新时间:
2025-01-27

刘国柱被人带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家属楼。

所有人都觉得哗然,又觉得理所当然。

不说别的,搞破鞋这件事情,现在可是抓的很严,更别说刘国柱为人师表,居然干出这样的事情,已经让人大跌眼镜。

高巧兰都不知道怎么从卫生院下班的,她浑浑噩噩的,总觉得周围人看她的目光充满了同情。

甚至有人在旁边窃窃私语,她都觉得是在背后说她。

因为这个事情,她和别人已经吵了好几架,还是有些疑神疑鬼。

回到家属院的时候,她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已的脸遮挡起来。

这会儿正是下班时间,家属院里人来人往。

高巧兰原先是个高调的,今天恨不得低着头钻到地洞里,把自已的脸捂上。

“哎呀,这不是巧兰吗?今儿怎么感觉心情不好?瞧这脸拉得,跟长白山似的。

该不会在卫生院又跟人发生争执了吧?

也是,你那张嘴,得理不饶人,没理搅三分,谁能跟你处得来啊?”

幸灾乐祸的声音像一把把尖锐的钉子,狠狠扎进高巧兰的心里,她猛地抬头,目光如刀,死死地盯着眼前的人——于秋丽。

于秋丽今天特意穿着一件的确良衬衣,脚上是一双半高跟的皮鞋,她双手抱胸,下巴微微抬起,嘴角噙着一抹讥诮的笑,像一只斗胜了的公鸡,趾高气昂地挡在高巧兰面前。

“你看我,都忘了,你今天肯定心情不好。”于秋丽假装懊恼地拍了下自已的额头,那做作的姿态让高巧兰一阵反胃。

她故意拖长了音调,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你们家刘国柱也是,还为人师表呢,我呸!净干这种不上台面的事情。

听说他和别的女人不清不楚的,还被人给告了?

啧啧啧,真是丢人现眼啊!

你说说你,平时在外面那么厉害,怎么连自已男人都管不住呢?

还让他给你戴了这么大一顶绿帽子,真是笑死人了!”

于秋丽一边说,一边用手捂着嘴,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那笑声像一把把小刀子,在高巧兰的心上划来划去。

看着高巧兰一张脸颜色来回变化,于秋丽就觉得痛快。

“哎哟哟,你瞧我这张嘴,”于秋丽又假惺惺地捂住嘴巴,眼睛却滴溜溜地在高巧兰身上打转,“我怎么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呢?你现在肯定气得要爆炸了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刘国柱。

谁让你年纪大了,人老珠黄了呢?

男人嘛,都喜欢年轻漂亮的,不然啊,指不定哪天就跟别人跑了!”

以前高巧兰可没少在她面前嘚瑟,说刘国柱多疼爱她,她听着都羞的慌。

宋国学是个内敛的性子,像个书呆子,但是非常适合过日子,说东他绝对不往西。

和喜欢甜言蜜语的刘国柱比起来,宋国学提供的情绪价值绝对没有刘国柱高。

但是现在她无比庆幸,还好找的是宋国学这样的,就算被拖累的要下放,也比闹出这样丢脸的事情好。

于秋丽每说一句,高巧兰的脸色就白一分,她紧紧地咬着嘴唇,指甲深深地掐进掌心里,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着。

她恨不得扑上去撕烂于秋丽那张脸,她以前就觉得于秋丽讨厌,现在更觉得她讨厌。

她恶毒的看着于秋丽,“我大不了和刘国柱离婚,是他搞破鞋,又不是我搞破鞋,倒是你,宋家现在都要被下放了吧?”

她脸上洋洋得意,“于秋丽,以后你就是乡下人,而我就是城里人。”

她轻蔑的冲于秋丽笑,“咱们就是天壤之别。”

“只要能和我们家老宋在一起,吃苦不吃苦的无所谓。”于秋丽倒是不恼,“谁让我们家老宋人实在呢,离了我都不行。”

“哎呦,我不跟你说了,我们家老宋肯定要找我了。”于秋丽说完,拍拍屁股走人,气得高巧兰恨得直接冲上去开撕。

其实按照宋家人现在状况,应该怎么低调怎么来,免得又被有心人盯上。

但是于秋丽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昨天被撞到的地方还有些疼。

所以这口气她不吐不快。

宋学文将于秋丽迎进门,对于母亲在要下班的时候,专门换了一件衣服去高巧兰面前耀武扬威,他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也没有阻止。

左右就是让老妈出一口气,有什么后果他担着就是。

况且那高巧兰也蹦跶不起来, 在他走之前,肯定要收拾了。

刘国柱可不仅仅是因为和那个女人乱搞关系那么简单,就他上辈子查到的,这家伙还利用他是老师的身份,诱骗上学的女孩子们。

很多女孩子被欺负不敢说出去,甚至还有想不开自杀的。

所以这辈子能尽快的将刘国柱绳之以法,也等于是间接挽救了不少女孩子的命运。

他这个事情可是非常恶劣的,特别在现在这个时候,完全可是吃花生米的。

很可惜,这个场面他是见不到了,不过之后可以给张国强写信问问情况。

两天的时间,宋学文除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其他都找机会出去,每次回来都是大鱼大肉的带回来。

他还特意从商场超市拆了不少的牛肉干和压缩饼干。

这种用油纸一包,就可以随意找地方藏起来,倒是比较方便家里人。

水果硬糖和大白兔奶糖也抓了不少,全都被他塞在了家里人要带走的衣服上面。

他们这些下去改造的,不允许带太多东西,只能是简单的换洗衣服。

这两天宋学文拿到的新衣服都被于秋丽用破一点的衣服罩在外面缝了起来。

他又拆了几包烟,把烟装到一个用纸叠起来的纸封。

“妈,这个烟你拿着,要是有人对你们态度不好,您就看情况,塞点烟过去。”

本来这个事情应该让宋国学来做,只可惜宋国学是真的书呆子,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家里以前的人来送往都是于秋丽做,所以宋学文也只能把这个事情托付给母亲。

于秋丽接过烟,这才叹了一句,“明明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照顾你,你明日就要下乡了,今日却还在操心我们的事情。”

“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好,我才是真的好。”宋学文不以为意,他重生,就是想让家里人过得更好,能够平安的度过下放的日子。

他也会尽可能的想办法让宋家平反。

“今天晚上我下厨整顿好的,回头我留点你们明日的菜,今天全给煮了。”

宋学文看到于秋丽又红了眼眶,立刻转了话题。

他知道他今天要是不把这些东西都做成吃的,按照家里人的性子,明天肯定也吃不完。

短短两日的功夫,一家人脸上都多了点肉,毕竟大鱼大肉的吃着。

现在的人不是不吃不胖,而是油水不够多。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家的门被敲响了,很快外面响起了张国强的声音。

宋学文端着菜出来,冲张国强一笑,“张叔叔,您来了,正好和我爷爷还有我爸喝两杯。”

他算着张国强晚上肯定要过来一趟。

白天他去知青点拿火车票和证明的时候,就知道张国强那边已经明确了宋家人下放到哪里的消息。

张国强不是空手来的,但是也没拎东西,他带了钱和全国通用票。

和地方粮票相比,全国通用票无疑是更加实用,这是他给宋学文的准备的。

至于宋家其他人,他并没有准备太多,白日里宋学文已经跟说过了,宋家人身上不宜带太多东西。

况且他为什么要先一步过去?不就是为了之后给家里人打基础,照顾吗?

所以这次张国强过来,就直接把钱和票都给了宋学文。

“张叔叔,我不能收这个。”宋学文一看到钱和票,想也不想的就拒绝。

张国强虽然在知青办工作,一个月工资也没多少钱。

他们家孩子也多,自已一家人过得也是苦巴巴的,怎么可能有闲钱给他?

况且他也不需要,宋家也有钱,而且这次打算让他把钱带走一大部分,只有小部分是留在于秋丽那里。

反正他们一家人都要去西北那边,家里这边的房子学校肯定要收回去。

一家人既然都要走了,自然不会留任何东西在这里。

那一叠钱虽然不多,但是应该是张国强能拿出来的最大诚意了。

“就是,国强,你别担心学文,我们身上的钱都在他那里,他缺不了钱。”宋青山见此情况也不赞同,“你们一家日子过得也清苦,这钱你拿回去。”

“老爷子,我没客气,穷乡富路,你们这件事情上我帮不上什么忙,怎么着,也要给孩子表点心意。”

张国强强硬的把钱塞到宋学文衣服兜里,又拍了拍宋学文的肩膀,“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就给我写信或者打电报,你爷爷和你爸妈,就要拜托给你了。”

“张叔叔放心吧,我先去打头阵,等我爷爷他们去了,说不定我就站住脚跟了。”宋学文笑了下,也不和张国强推脱了,干脆招呼人坐到餐桌吃饭。

今天的菜很是丰盛,张国强吃了一惊,“你们这是不过日子了?”

这是把家里肉票都掏出来了吧?

宋学文笑了下,“反正我们走了,这里的肉票也用不到了,到乡下还不知道下一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不如趁现在多吃一点。”

这话说的张国强顿时沉默下来,可想而知,不管是宋老爷子他们的去农场改造还是宋学文的下乡,都肯定是过苦日子的。

他们在临走之前,能多吃一顿是一顿。

宋学文的手艺宋家人这两天已经领教过了,但是张国强是第一次吃。

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结果一口下去,就没了声息,所有的话还是等吃完再说。

吃完饭之后,于秋丽收拾碗筷,张国强和宋家三代在沙发上交谈许久,最后才离开。

“明天叔叔就不去送你了,你是下乡的应该还好,去到之后,不要出头,低调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你家里人。”

张国强临走之前让宋学文送他,又跟他叮嘱了两句。

“我知道,张叔叔,我知道分寸。”宋学文口头上应着,心里怎么想的却没人知道。

第二日一大早,宋学文悄悄走的,没有惊动家里人。

于秋丽坐在床上掉眼泪,宋国学安慰的拍了拍她,“别担心,很快咱们就会见面的。”

另外一个房间的宋青山也已经坐在书桌前,细细的将一张全家福撕了下来,准备带走。

这是老伴走之前全家拍的照片,那个时候宋学文才十岁。

现在想来,好在老伴走了,要是现在跟他一起去农场改造,还不知道要受多大罪。

走了倒是省得这次遭罪。

张国强刚起床就听到敲门声,他家是住的带院子的房子,刚才他就是在院里洗漱。

听到敲门声就打开房门,但是门外却一个人都没有。

再往下面一看,地上一大袋的面粉,一大袋的大米,还有一大桶油,旁边还放着一扇猪肉和一大筐的鸡蛋。

张国强眼珠子都要瞪圆了,再一看,上面还放了一张纸条,是宋学文留的。

他神色有些复杂,这孩子,不就是送了钱过去吗?结果送了这么多的东西过来。

这东西一看就知道不是供销社能买到的,趁着外面没人,赶紧将东西都拉到院子里。

肖红起床做饭看到院子里这么多东西吓了一大跳,“老张,哪来的这些东西?”

她打开袋子,看到里面的面粉和大米瞬间惊呆了,“这都是细米和细面。”

现在想在供销社买细米和细面可不是有票和钱就能买到的,没有点关系人家也不卖给你。

每个人都是定量销售,但是大部分都是只能买粗面和粗粮。

“是宋家那小子送过来的。”张国强叹了口气,“东西都收起来吧。”

肖红也有些沉默,她男人昨天去宋家送钱和票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并没有反对。

两家人关系一向好,现在宋家遭了难,他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没想到这宋学文临走之前,还给他们送了这么大一份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