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03章 京城风云,商帮打压

第403章 京城风云,商帮打压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作者:
洪崖洞主
本章字数:
4582
更新时间:
2025-07-07

“青石珍宝阁”的开业,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京城这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商业深水之中。

它那前所未见的店铺设计,那精美绝伦的孤品珍宝,那“售完即绝版”的营销模式。

在让京城的王公贵族们为之疯狂的同时,也引来了无数同行的嫉恨与敌意。

特别是盘踞在京城多年的、掌控着丝绸、玉器、珠宝等奢侈品生意的“京城八大行”。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一个外来者的、致命的威胁。

一场针对“青石珍宝阁”的、无声的联合绞杀,悄然展开。

最先发难的,是供应链。

这日,一位一首为珍宝阁供应制作包装锦盒所需的名贵金丝楠木的木材行老板,一脸歉意地找到了石头。

“石掌柜,实在是对不住了。”

“您要的那批料子,俺……俺供不了了。”

石头眉头一挑,问道:“刘掌柜,这是为何?”

“咱们的价钱,可比市面上高出两成。”

刘掌柜苦着脸,压低了声音。

“石掌柜,不是钱的事。”

“是‘八大行’那边发话了。”

“他们联合起来,跟京城所有做高档木料、皮料、甚至铜料的铺子都打了招呼。”

“谁敢再给你们‘青石阁’供一片料,就是跟他们所有人为敌。”

“俺们都是小本生意,实在是……得罪不起啊。”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想让你的珍宝,连个像样的盒子都做不出来。

紧接着,是舆论上的抹黑。

石头在参加一次商人集会时,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劲了。

他不动声色地,在角落里听着几个文人打扮的商贾,高谈阔论。

“听说了吗?那东华门大街新开的什么‘珍宝阁’。”

“听说了,据说是东西做得新奇,价钱也炒得天高。”

“哼,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的乡下泥腿子罢了。”一个看似颇有名望的文人,摇着扇子,一脸不屑。

“他们的东西,看着是新奇,实则毫无文化底蕴,不过是取悦于人的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面。”

“真正的世家贵族,讲究的是传承,是雅致,谁会去买那暴发户的东西。”

这番话,引得周围不少人,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神情。

这,是诛心之计。

想从根子上,否定你“青石”品牌的文化价值。

最后,便是规则上的骚扰。

几天后,几个穿着吏服的衙役,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珍宝阁。

他们拿着尺子,这里量量,那里敲敲,鸡蛋里挑骨头。

“你这门前的台阶,高了半寸,不合规矩,罚银二十两。”

“你这玻璃橱窗,反光太甚,惊扰了对街的贵人,勒令三日内整改。”

他们的刁难,无理取闹,却又让人无从辩驳。

石头知道,这是对手最下作、也最首接的手段。

面对这来自供应链、舆论和官府的三重打压,店铺里的伙计们,都开始人心惶惶。

石头却依旧镇定自若。

他将众人召集到后院,开了个会。

“慌什么。”他看着众人,“这点小风浪,就想把咱们的船打翻?也太小看咱们青石村了。”

他立刻便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三道指令。

“第一,传信回家。”

“让柱子哥,在咱们自家山里,选最好的楠木、檀木,加工成板材,立刻用快运送来。”

“他们能断了京城的料,天下的料,他们断不了。咱们自己的料,他们更断不了。”

“第二,”他看向一个机灵的伙计,“你去,用我三哥张小山的名义,给翰林院几位最是清贵的大学士,还有国子监的几位老先生,送上请柬。”

“就说,咱们‘青石珍宝阁’,新得了几幅前朝名家的书画,想请他们前来品鉴。”

“记住,咱们不谈生意,只品茶,鉴赏书画。”

“另外,再把咱们新印出来的《青石杂谈》,每一位先生,都送上一份。”

“他们说咱们没底蕴,咱们就做给他们看。”

“第三,”他冷笑一声,“等那些个衙役再上门,你们什么也别说,只管去后堂泡茶。”

“我亲自来会会他们。”

果然,第二天,那几个衙役又来了,这次找的由头,是说店铺的牌匾尺寸超了规制。

石头不慌不忙地,将他们请进店内。

他没有理论,也没有塞钱。

只是亲手,将那块由圣上御赐的、礼部用赤金打造的“天工巧匠”金匾,从锦盒中取出。

再将那份盖着玉玺大印的、“青石乡男”的封爵文书,一同摆在了柜台之上。

“几位大人。”

他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小店乃是圣上亲口嘉奖过的‘天工巧匠’之家,也受封了男爵爵位。”

“所有营造,皆有法度。”

“若几位大人对我这牌匾的尺寸还有疑问,可持公文,去问礼部。”

“或者……也可去问问,我家在翰林院做修撰的三弟。”

那几个衙役,在看到那块几乎要闪瞎他们眼睛的金匾,和那份证明着贵族身份的封爵文书时。

腿,当场就软了。

他们哪里还敢再说什么“规制”,点头哈腰地告了罪,屁滚尿流地跑了。

几天后,“青石珍宝阁”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雅集”。

几位在京城士林中德高望重的老翰林、老学究,竟真的应邀前来。

他们本是看着张小山的面子,可当他们看到《青石杂谈》上,那些关于“格物”、“算学”的新奇文章,以及关于清溪县民生变化的真实记述时。

他们都被这份刊物所蕴含的“经世致用”的思想,给深深吸引了。

他们当场便对这份“杂谈”,大加赞赏,并欣然为其题写了序言。

此事传开,京城的舆论,瞬间反转。

所有人都知道了,这“青石张家”,不仅能造奇物,其家族子弟,更是胸怀天下、有着非凡见识的“能臣”。

谁还敢说,他们没有底蕴?

而“青石快运”,也再次展现了它强大的运输能力。

一车车来自青石村的上等木料,被源源不断地运抵京城。

那“八大行”的供应链封锁,不攻自破。

一场看似来势汹汹的联合打压,就在石头的沉着应对之下,被一一化解。

他不仅守住了阵脚,更是借着这次危机,将“青石珍宝阁”的品牌地位,从一个单纯的“奢侈品店”,提升到了一个连文人士大夫都愿意光顾的“文化地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