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守旧大臣联名上书,质疑郭嘉华的发明,要求限制他的研究活动,郭嘉华陷入困境,正于朝堂之上与守旧大臣们展开激烈辩论。
这日早朝,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紧盯着手中守旧大臣们的联名奏折,眉头紧锁。
“郭爱卿,众多大臣上奏,对你的发明多有质疑,觉得其打破传统秩序,恐引发社会动荡,你有什么要说的?”李世民目光投向郭嘉华。
郭嘉华赶忙出列,恭敬行礼,刚要开口,一位守旧大臣就气势汹汹地抢先发难。
“哼,郭庄主,你那些所谓发明,纯粹是胡搞!就说那纺织机,把老祖宗的手艺都毁了,以后多少织工得饿肚子!还有那水车,看着花哨,实则破坏农田风水,长此以往,必定祸国殃民!”那大臣吹胡子瞪眼,满脸都是愤慨。
郭嘉华一听,火冒三丈,首接开怼:“你这说的叫什么话!时代都变了,难道咱大唐就得像个老顽固,抱着旧规矩不放,永远不进步?你说纺织机毁手艺,可现在织出的布又多又好,不但能满足大唐百姓,还能远销赚大钱!织工学会操作新机器,收入比以前多得多,怎么就没饭吃了?还有你说水车破坏风水,简首荒谬至极!水车灌溉效率高,庄稼丰收,百姓吃饱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你身为朝廷大臣,放着这么明显的好处看不见,却拿这些陈腐观念来阻碍大唐进步,你安的什么心?是不是想让大唐永远落后挨打?我看你嘴是不是来月经了,怎么不带月经带啊,中华五千年传统美德都折你这脸上了!”
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骂贪官污吏,积分 +3”。
这一番毫不留情的斥责,把那守旧大臣说得满脸通红,一时语塞。
这时,又一位大臣站出来,冷冷说道:“郭庄主,少在这儿强词夺理。你这些发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要是搞砸了,谁来负责?就说那航母建造,本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你还变着花样瞎折腾,这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
郭嘉华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回应:“卧槽,虽然你傻逼,但你的确在做你自己,我还是为感到开心的。呸,你这人简首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这点耗费,却看不到长远的巨大利益!航母建成后,能保大唐海疆安宁,还能开拓海外贸易,带来的好处不可估量!其他发明哪一项不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好,让大唐更强大?你这么短视,只知道守着老祖宗那一套,却不愿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还好意思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世界上这么多畜生,我怎么不知道还缺了你啊!呸,我倒要问问你,你所谓的负责,难道就是看着大唐在原地踏步,被别国远远甩在后面吗?”
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骂贪官污吏,积分 +3”。
李世民看着朝堂上激烈的争辩,微微点头,心中对郭嘉华的胆识和见识颇为认可。
“郭爱卿所言,朕觉得在理。我大唐若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确实不能一味守旧。但郭爱卿,你也要注意平衡各方利益,保证这些发明能平稳推行,真正造福百姓。”李世民缓缓说道。
郭嘉华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厚望,妥善处理此事。”
退朝后,郭嘉华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丽质公主见他脸色不佳,赶忙迎上前。
“郭郎,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何事?看你如此忧心。”丽质公主关切地问道。
郭嘉华将朝堂上与守旧大臣的争论详细说了一遍。丽质公主听后,轻轻握住他的手,说道:“郭郎,别烦恼。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和百姓,我相信你一定能妥善解决。我虽为女子,也愿与你一同分担。”
郭嘉华看着丽质公主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公主,有你在我身边,我就有了无穷的勇气。我打算明天去那些受发明影响的地方看看,了解百姓真实想法,也好想出应对之策。”郭嘉华说道。
“好,郭郎此举甚好。我陪你一起去,或许能帮上忙。”丽质公主说道。
第二日,郭嘉华和丽质公主微服出巡。他们先来到一处纺织工坊,工坊里新纺织机飞速运转,工人们熟练操作,一匹匹精美的布匹不断产出。
“郭郎,这纺织机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呢。”丽质公主说道。
郭嘉华点头:“是啊,但有些工人担心以后会失业,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安心。”
两人走到一位老织工面前,郭嘉华问道:“老人家,您觉得这新机器用着咋样?”
老织工笑着说:“这机器好是好,织得又快又好。可我们这些老骨头,就怕以后用不着我们咯。”
郭嘉华笑着解释:“老人家,您放心。这机器虽然快,但需要人操作,后续的印染、裁剪等工序也需要更多人手。您经验丰富,以后可以教年轻人操作,或者负责质量检查,一样能发挥大作用。”
老织工恍然大悟:“哎呀,原来是这样,是我想得太狭隘了。”
之后,郭嘉华和丽质公主又来到农田,与农民交流水车使用情况。农民们纷纷称赞水车灌溉方便,庄稼收成好了很多。但也有农民担心不会操作,或者机器坏了没人修。
郭嘉华一一耐心解答,表示会安排专人教导操作,还会组建维修队伍,确保水车正常使用。
经过这一番走访,郭嘉华心中有了底。回到家后,他开始着手制定详细方案,准备再次上奏朝廷,解决守旧大臣提出的问题,推动发明创造顺利进行。
丽质公主则在一旁帮忙整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