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的高度统一,需要文化上的统一为其提供思想准备,同时也要求经济上的畅行无阻为其巩固基础。秦始皇废除了东方六国的文字,推行小篆,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消除经济上的分歧。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品种类空前增多,货币流通十分广泛,出现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而且也出现了一些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的著名商业城市。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说的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他出行的时候用西匹马并排拉车,带着“束帛之币”,去各国应聘,诸侯都对他非常恭敬。但是当时天下分裂,诸侯各自为政,作为商品贸易的媒介-各国货币在形状、大小、轻重及计算单位等方面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货币也不完全一致。就拿铜币来说,流通于韩、赵、魏三国地区的有布币,因形状像铲子,所以又称铲布,流通于东西二周,秦及赵、魏沿黄河地区的是圆钱。加以细分的话,在布币中又分为平首布、空首布、方足布、圆足布和三孔布,刀币又分为圆首刀、尖首刀、针首刀,等等。黄金作为贵重货币,各国计算单位也不一致,有的以斤(十六两)为单位,有的用标(二十两)来计算。
不同地区使用的钱币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地区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的货币也分好几种。春秋时期,楚国最初使用的主要是海贝。这些海贝当时是从沿海各地进入楚国市场的。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楚国出现了三种金属货币形式。铜币:主要是铜贝,椭圆形,背面平,正面凸起,有文字,字形像蚂蚁,两口像鼻孔,因此称蚁鼻钱;银币:以银为币,是楚国独创,币呈铲形,是中原地区货币的特点,由此可见楚国与中原各国商业贸易的密切;金币:史称楚金币为郢爱和卢金,又称印子金,即有特定铭文的扁平金版,此外还有无钤印字的金版、金饼等。
全国统一之后,这些形制各异,大小、轻重不一的货币仍在各地流通使用,给各地的商品交换和赋税征收带来很大不便,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商贸活动。
秦始皇为了统一各国货币,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一律使用秦半两钱。《汉书·食货志》上记载:秦国兼并天下之后,将货币分为两个等级,黄金是上币,以“镒”为重量单位,一镒约等于二十两(一说二十西两);铜钱是下等,名字叫“半两钱”,重量也是半两。而珠玉、龟贝、银锡之类是装饰品或奢侈品,不许当作货币。
货币的种类确立之后,秦始皇还规定了铸造货币的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由国家统一铸造,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铸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
黄金因其稳定的特性和稀少的产量而不易贬值,却太过于贵重,平民用不起,使用者主要是皇室、官僚贵族和富商大贾,在统一货币之后大量流通于社会的主要是下币铜钱。这种圆形方孔钱原来主要流通于秦国、东周、西周及赵、魏沿黄河地区,流行的地区很广,且易于规范铸造,便于携带收藏,所以秦始皇在与大臣多方研究后,决定将圆形方孔钱加以改造,铸上“半两”之文,作为统一货币推广于全国。因为铜钱的巨大影响,后世称为“秦半两”。
秦始皇时期规定的标准半两钱,根据目前出土资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征:
一、钱的重量大约等于半两,即十二铢,相当于今天的七点八克,一般在八克左右,钱的首径在三厘米以上;二、铜钱上的“半两”是用小篆写成的,非常规范;三、铜钱的周边修磨得比较光滑,可以看出制作比较精良。
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半两”钱就成了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半两”钱外圆内方,正面有凸起的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刻在穿孔的两侧,据说是丞相李斯所创,布局严谨,笔画方折。“半两”钱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并济,静动结合,达到了匀称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半两”钱的造型颇有深意,极具中国特色,它是秦朝“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圣人根据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而秦朝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外圆内方的半两钱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和皇家的威严。
从此,这种形制为圆形方孔的铜钱便成为秦始皇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流通的主要货币。后来的铜钱虽然印字有所不同,重量也不断改变,但外圆内方的主要形状从未改变。
统一货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加强了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遇到的种种阻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二、统一货币,是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手段。统一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的征收,也可以防止因货币流通不畅而导致的分裂。同时,货币统一也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自秦始皇开始形成的统一理念被世世代代的统治者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