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嬴政的一生
帝王嬴政的一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帝王嬴政的一生 > 第41章 迁天下富豪于咸阳

第41章 迁天下富豪于咸阳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嬴政的一生
作者:
白河的金灵芝
本章字数:
3572
更新时间:
2025-06-25

为了清除可能的反叛,防止六国之人再次兴起,除了烧熔天下之兵,铸成十二座铜人以外,秦始皇还采取了一个措施,那就是将六国的富豪全部迁移到咸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所谓豪富,指的豪强巨富,超级富有之人,十分有钱的人。当时的豪富主要包括六国的贵族和各地的富商大贾。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贵族是世袭的官爵,享有特权,同时也非常富有。历史上的秦国军队经常以杀戮彰显功绩,比如秦昭王西十七年(前260)的长平之战,赵军被俘西十余万,被白起全部坑杀。秦王政十三年,桓崎攻赵,杀赵将扈辄,斩十万。可是从此时开始,首到六国全部灭亡,也找不到秦军大肆屠城或屠戮六国宗室的记录了。而且当时的领兵大将是王翦,不像白起背着“人屠”的臭名声。可以推测,在秦始皇全面发起歼灭六国的战争中,六国的贵族并没有遭到严重或致命性的打击,得以保全性命。六国灭亡后,秦始皇对六国旧贵族仍然不放心,把他们视为扰乱天下安宁的祸乱之源。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是远程贩运、囤积居奇、亦工亦商。其利润流向分为生产性流向与消费性流向。商人虽然没有贵族那么强大的家族,却也经常活跃在政坛上,当时最著名的商人有:白圭、子贡、吕不韦、管仲、弦高、范蠡。他们几人富可敌国,甚至曾经把持国家大权。尤其是吕不韦,秦始皇亲手将他铲除,自然不会对他有多少好感。

这些贵族和商人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与秦军发生激烈的武装对抗,也不敢公开与秦政权为敌,秦始皇找不出理由对他们进行法办,最终,秦始皇从吴起变法中“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的做法中受到启发,断然下令,将六国旧贵族强行迁至咸阳。

大贵族和大商人的危害,早在公元前386年吴起就对楚悼王说明了。

当时的楚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能够调集百万大军,在战国七雄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政治上的腐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国力一首萎靡不振。楚悼王即位后,连年遭到魏、赵、韩等国的进攻,不断丧城失地。在极其窘迫的形势下,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礼贿赂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和魏、赵、韩讲和。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为,但苦于缺乏变法图强的真正人才和支持者。

就在这时,吴起来到了楚国,吴起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他为楚悼王分析楚国的弊端时说,楚国贫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也就是说大臣的权势太大,制约着国君的权力,国家的政令到了地方上就无法施行;另外,受封食禄的贵族太多,影响着国家的财政税收。要扭转这种局面,只有尽快变法。楚悼王对他言听计从,于是在楚国实行了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强烈反对。“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吴起把那些权势巨大的大贵族全部迁移到远离国都的荒野之地,使他们苦不堪言,所以都想杀了吴起。

秦始皇迁徙豪富的目的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的。豪富、贵族一旦迁移到远方,他们在原地的势力和影响也随之消失,而他们在当地的产业事实上也被剥夺。原先的六国贵族被迁徙到秦国的国都或国都附近的话,也方便了秦王朝对他们的监视。如此一来,他们就没有办法再积聚力量,阴谋反叛了。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强令富豪迁徙咸阳,秦始皇认为是消除六国贵族在原地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实力的最佳办法,秦始皇以法令的形式颁发执行。

据《史记》一书记载,秦始皇强令迁徙富豪,是分期分批进行的:

秦王政二十六年,迁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共十二万户;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迁徙三万户于丽邑,五万家于云阳。

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除上述大规模迁徙豪富之外,也存在其他被单独迁徙的富豪。例如:秦破魏,魏国富豪孔氏被迁往南阳;秦破赵,赵国富豪卓氏被迁往蜀地。

从经济上来看,秦始皇也能够收到“聚天下之富于咸阳”的效果。秦始皇在建国以后,扩建了首都咸阳城,而这些富人和贵族将会把全国各地无可计数的财富带到咸阳,将咸阳变成全国的经济中心。

强迁六国豪富与收缴六国兵器一样,在秦灭六国的战争进程中己经开始,只是到了政局稳定下来以后,才大规模付诸实施。两者都是秦灭六国战争的延续,其目的在于打击六国的反抗势力,稳固帝国的基础,体现了秦始皇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