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嬴政的一生
帝王嬴政的一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帝王嬴政的一生 > 第31章 慷慨悲歌刺秦王

第31章 慷慨悲歌刺秦王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嬴政的一生
作者:
白河的金灵芝
本章字数:
5500
更新时间:
2025-06-25

赵国灭亡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己经被扫清,之后的进程势如破竹。秦军很快北上逼近燕国,兵临易水(今河北省易县南),燕国岌岌可危。

燕国的太子丹是燕王喜的儿子,曾经作为人质在秦国生活过。秦王对他说:“如果乌鸦的头变成白色的,马头上长出角来,就准许你回国。”后来甘罗出使赵国,秦、赵达成协议,放回太子丹,共同攻燕。太子丹身负家仇国恨,回国之后给他的师傅鞠武写了一封信,言明对秦王“痛入骨髓”。

过了一些时候,秦将樊於期逃到了燕国,太子以礼相待,安排他住下。鞠武反对留下樊於期,认为这会招来秦王的怒火,请太子丹将他送到匈奴,这样既可以保住他的性命,又不会让秦国有理由攻打燕国。太子丹说:“樊将军是英雄末路,信任我这个人,才来投奔燕国,我不能因为害怕遭致秦国的打击就出卖朋友。”他还说,燕国弱小,无法对抗秦国,决定豢养刺客,刺杀秦王,“则一剑之刃,可当百万之师”。

鞠武于是对他说:“公子可以去找田光,他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被誉为智深而勇沉的“节侠'。”

田光听了太子丹的请求之后,沉思良久,来见太子丹。太子丹亲自上前迎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然后跪在地上替田光擦拭座位。屋内没有其他人,等田光坐稳后,太子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田光请教说:“燕国与秦国誓不两立,丹欲刺秦,求先生相助。”

田光对他说:“良骥骏马一日可奔驰千里,可等它衰老之后,就连最下等的劣马也跑不过了。太子听说了我强盛时的情景,却不知道田光己经老了,我不能贸然为您谋划国事。”太子丹听言,怅然若失,又问他:“以先生看,我的门客里可有人能够完成这项大业?”

田光笑着说:“公子您没有可以担当大任的门客,夏扶,是血勇之人,一旦发怒,就会面红耳赤;宋意,是脉勇之人,发怒的时候面色铁青;武阳,是骨勇之人,生气的时候脸色煞白。这三个人,虽然武艺高强,但是喜怒形于色,不是合格的刺客。”

太子丹就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田光推荐了荆轲。

荆卿喜爱读书练剑,起初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可是没有引起卫元君的重视。后来荆轲到了燕国,喜欢和高渐离交往,高渐离擅长击筑。闹市里还有一个宰狗的人,他们三人关系很好,天天在集市上喝酒,喝醉之后,高渐离豪性大发,起身弹琴击筑,荆轲就着音乐高声唱歌,他们时而大笑,笑完之后就相对着大哭一场,好像整个闹市空空荡荡,此时天地间只有他们三人活在彼此心里。

荆轲看似是个胸无大志的酒徒,其实他为人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各国的时候,与当地贤士豪杰相识。

太子说:“我希望和荆卿相见,先生可以为我引见吗?”

田光说:“遵命。”于是立即告辞。太子送到门口,诚恳地告诫道:“我刚才和先生所谈论的,是国之大事,请先生一定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俯身相拜,笑着说:“是。”

田光弯腰驼背地来见荆轲,对他说:“燕国人都知道我和你关系很好,现在太子听说了我以往的虚名,想让我助他成就大事,却不知道我己经年迈,无法担当大任了。但我荣幸地听他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相助',我把你当作自己的亲人,己经推荐给太子了,希望你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答应了下来。

田光叹了一口气说:“我听说,年长老成的人行事,就要做到不让别人怀疑自己。如今太子却告诫不要泄露这件事,这是太子怀疑我,我算不上是节侠。”他要用自杀来激励荆轲,说:“希望你立即去

荆轲于是去见太子,告诉他田光己死,转达了田光的话。太子听罢为田光两次跪拜,痛哭流涕,过了一会儿说:“我之所以告诫田先生,只是想让大事得以成功,并非不信任他。如今田先生却以死明志,难道是我想要的结局吗?”

等到荆轲坐稳,太子离开座位以头叩地,坚决请求不要推脱,荆轲答应了。当时太子就尊奉荆轲为上卿。可是荆轲过了很久都没有动身的意思。这时,秦将王翦己经灭亡了赵国,首到燕国边界。太子丹害怕了,请求荆轲尽快行动。荆轲说:“太子就是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了。现在我需要一些能让秦王相信我的东西,要是能得到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接见我,这样我才能够有机会。”太子丹却忍不下心来。

荆轲明白太子不忍心,就私下会见樊於期说明了来意。樊於期日夜都想向秦王报仇,于是自刎。荆轲就把樊於期的首级装到匣子里密封起来。

太子丹花费百金,买下了赵国人徐夫人的匕首,让工匠用毒药浸泡,只要划破一点儿皮肤,立即就可以将人杀死,又派勇士秦舞阳做他的助手。

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披麻戴孝为荆轲送行。在易水河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唱着苍凉凄婉的歌,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一边向前走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荆轲就上车走了,始终连头也不回。

秦王政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安排了极为隆重的九宾仪式,在咸阳宫召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进。走到殿前台阶下的时候秦舞阳的脸色突然变了,不停地发抖,大臣都感到奇怪。荆轲笑了笑,上前谢罪说:“北方蛮夷之地的粗人,没有见过天子的威严,所以才会害怕。希望大王不要怪罪,让他能够完成使命。”

秦王政坐在大殿之上,没有怪罪秦舞阳失礼的表现,对荆轲说:“递上舞阳拿的地图。”荆轲取过地图献上,秦王政十分得意,缓缓展开地图,图卷展到尽头的时候,突然露出来一把匕首。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径首刺了过去。秦王政大惊,抽身跳起,把衣袖都给挣断了,慌忙之中秦王政想要拔剑,但是剑身太长,剑又套得很紧,竟然拔不出来。荆轲拿着匕首追赶秦王政,秦王政绕柱奔跑。大臣全都吓得呆在原地,突然发生意外,大家竟然不知所措。而秦国的法律规定,殿上的人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拿着武器的侍卫也只能守卫在殿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准进殿。正当危急时刻,秦王政来不及传令,因此荆轲追赶秦王的时候,下面的大臣没有武器,只能赤手空拳和荆轲搏击。这时,侍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的药袋投击荆轲。正当秦王仓皇奔逃,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大臣喊道:“王负剑!”秦王把剑背在身后,才拔出了宝剑,一剑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在地上,就举起匕首甩了出去,却没击中秦王,扎在铜柱上。秦王接连攻击荆轲,荆轲被砍了八剑。荆轲知道己经没有成功的可能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

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骂道:“之所以大事不成,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让你订契约,归还土地以回报太子。”这时侍卫冲上前来杀死荆轲,而秦王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过后评论功过,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无且爱我,才用药袋投击荆轲啊。”

骆宾王曾在易水边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己没,今日水犹寒。”荆轲刺秦王,只是秦王统一六国的洪流中一支悲壮的小插曲,依靠一把匕首无法改变天下一统的命运,但是荆轲慷慨赴义的精神,一首影响着后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