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嬴政的一生
帝王嬴政的一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帝王嬴政的一生 > 第25章 倨傲的间谍顿弱

第25章 倨傲的间谍顿弱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嬴政的一生
作者:
白河的金灵芝
本章字数:
3062
更新时间:
2025-06-25

我国古代战争中,不但有军队之间的正面对抗,也有纵横家的西处游说,更有一种暗地瓦解敌人的特殊人才-间谍。“间谍”,最早具有这个义项的字眼是“谍”,《说文解字》解释:“谍,军中反间也。”也就是说,间谍是在敌营中实行反间术的人。“谍”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左传》记载,夏朝时就己经出现了“谍”:“使女艾谍浇。”夏王朝被后羿和寒浞取代,浇是寒浞儿子的名字,后来复国的少康向浇的身边派出一个叫女艾的间谍。这是我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间谍。随着历史的发展,间谍的功用越来越被人重视,《孙子兵法》就记载了关于使用间谍的谋略。

秦人曾多次使用间谍活动,离间敌国,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比如长平之战中,离间赵王和廉颇,使纸上谈兵的赵括成为主帅。在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顿弱发挥了重要的间谍作用。

顿弱,身世不详。《战国策·秦策西》中有关于他的一则故事-“秦王欲见顿弱”。秦王政闻知顿弱的大名,想要召见他,向他询问计策。顿弱请使者向秦王政转达说:“臣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对君王不行参拜之礼。假如大王能特许免我参拜之礼,可见大王,否则,臣拒不见王。”

使者一字不漏地向秦王转达了回话,秦王政答应了他的条件。

于是顿弱便来到咸阳宫中,对秦王说:“天下有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知之乎?”顿弱开头大谈“名”与“实”,把秦王政弄得莫名其妙,只好回答说:“弗知。”

顿弱便开始解释起来:“有实而无名者,是商人,商人不用辛辛苦苦地耕田,却拥有积粟之实;无实而有名者,是农夫,冒着春寒开耕,顶着烈日耘田,却连口粮都难以供给;至于无名无实者,那便是国王,身为万乘之尊,却无孝亲之名;坐拥千里,却无孝亲之实。”

秦王政此时刚刚平息嫪毐叛乱,一怒之下,将母亲从咸阳驱赶到雍都,并发誓今生永不相见。秦王政见顿弱拐弯抹角地骂自己,当场就发怒了。顿弱却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一样,继续自顾自地说下去。顿弱说:“大王神威,却不能制伏崤山以东的那六个弱国,而把全部的怒火都撒在母亲的身上,把她囚禁在远处,不肯原谅她,臣认为大王您做得不对。”

顿弱指出,当前的大事应当是兼并天下,而不是对生母的怨怒。一语点醒梦中人,秦王的怒火顿时消失,向顿弱问道:“先生有计策能让寡人兼灭六国吗?”

“六国之中,韩国扼住天下的咽喉,魏国又处在天下的胸腹之地。大王如能出资万金,臣愿游说韩、魏,使韩、魏的大臣能听命于秦,则天下可图矣。”

“寡人国贫,恐怕拿不出那么多钱供先生使用。”秦王有些为难地回答。

“天下从来就未尝安然无事,如今更是战乱纷纷,诸侯不是缔结合纵,就是采取连横。连横有利于秦,合纵有益于楚。秦一旦成为帝王,即富有天下,区区万金又有何足道!如果楚国成就了霸业,大王虽有万金又有何用!”

秦王政听完,对顿弱的言论完全信服。于是,秦王政派遣顿弱东游韩、魏,使韩、魏两国的文臣武将都替秦国办事;北游燕、赵,赵国名将李牧因离间计而被杀;后来第五次合纵的时候,齐国没有加入联军,而是入朝于秦,这些都是顿弱的谋略。

《秦王欲见顿弱》是出自战国时期的《战国策·秦策西》的一篇历史散文,表现出战国时代君臣关系不像秦汉以后那样等级森严,大臣说话不必太过于谨小慎微。据载,顿弱在秦国并无“客卿”头衔,但秦王政以客卿之礼待之,虚心纳谏。事实表明,秦王政是客卿政策的忠实执行者。

《鬼谷子·谋篇》中写道:“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游说君主,一定要出奇谋,因为对于君主来说,正常的说话方式和计谋实在是太多、太平凡了,也就没有吸引力,所以向君王提建议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与众不同的方式。顿弱先是云山雾绕地说了一通,接着就给秦王来个当头棒喝,反而使秦王采纳了自己的建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