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烽火逐鹿
战国风云烽火逐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战国风云烽火逐鹿 > 八十七章: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与中葡交战

八十七章: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与中葡交战

加入书架
书名:
战国风云烽火逐鹿
作者:
爱吃木耳的云
本章字数:
2106
更新时间:
2024-12-02

一、引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葡萄牙作为欧洲的航海强国,成为了最早抵达亚洲的殖民者之一。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始与中国接触,展开了贸易往来和军事冲突。本章将详细描述这一时期的中葡交往,以及明朝对待西方殖民者的态度和政策。

二、葡萄牙殖民者的到来

1. 葡萄牙的航海探险

葡萄牙位于欧洲西南部,拥有悠久的航海传统。15世纪末,葡萄牙人开始进行海上探险,旨在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殖民地。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抵达印度,开启了欧亚之间的直接贸易。此后,葡萄牙人继续向东航行,寻找新的贸易机会。

2. 抵达中国

1513年,葡萄牙人首次抵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希望能够与中国开展贸易,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一开始,葡萄牙人通过贿赂地方官员,获得了在澳门停靠船只和进行贸易的许可。然而,这种许可并未得到明朝中央政府的认可。

三、中葡之间的贸易交往

1. 澳门的贸易

澳门成为葡萄牙人在中国进行贸易的重要基地。葡萄牙人从这里将欧洲的商品,如钟表、玻璃制品、火器等,销售到中国内地。而中国则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澳门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

2. 广州的贸易

随着贸易的发展,葡萄牙人逐渐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广州等地。1557年,葡萄牙人获得明朝政府的许可,在澳门设立商馆,正式展开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四、中葡之间的军事冲突

1. 屯门之战

1521年,葡萄牙人企图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殖民地,并武力抢占了东莞的屯门岛。明朝政府派遣军队进行反击,成功驱逐了葡萄牙人,并摧毁了他们的船只。这是中葡之间第一次军事冲突。

2. 西草湾之战

1523年,葡萄牙人再次入侵中国沿海地区,占领了西草湾。明朝政府再次派遣军队进行反击,成功收复了失地,并俘获了葡萄牙人的船只。

五、明朝对待西方殖民者的态度和政策

1. 海禁政策

明朝政府一直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的海外贸易。然而,葡萄牙人的到来使得明朝政府不得不放松海禁政策,允许部分欧洲商人在中国沿海地区进行贸易。

2. 贸易许可

为了限制西方殖民者的活动,明朝政府对西方商人的贸易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只有获得明朝政府许可的商人,才能够在中国进行贸易。

3. 军事防范

对于西方殖民者的军事威胁,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海防建设,增加巡逻船只,以及训练水师等。

六、结论

中葡之间的贸易交往和军事冲突,展示了明朝时期中国与西方殖民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明朝政府对于西方殖民者的态度和政策,既包含了开放和包容,也包含了防范和抵制。这一时期的互动,对后世的中西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