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凝滞了。
赵科长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疑惑地看了李阳一眼。
手续不是已经办完了吗?还有什么没办完的?他忍不住问道:“小李啊,刚才手续都办妥了,你还有什么事?”
易中海站在一旁,听到李阳的话,心里头暗自发笑,觉得这小子果然是个愣头青,不懂得见好就收。
九百块钱都到手了,还搞什么幺蛾子?
心里庆幸,虽然被坑了两百块,但眼下这事儿总算是尘埃落定,李阳终究还是个毛头小子,搞不清楚状况。
易中海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扬了扬,眼里带着几分得意。
可就在他打算说几句“长辈般”的告诫时,李阳淡定地从包里掏出几张介绍信和证件,递给了赵科长。
“赵科长,我从部队复员回来,组织上已经安排我到轧钢厂当保卫员。这是我的转业介绍信和相关证件,您帮我看看,该怎么走程序。”
赵科长的手刚接过证件,整个人微微一愣,随即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
“部队转业……安排……轧钢厂保卫员……”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场的几人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易中海的得意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他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已听到的——部队转业?保卫员?
这小子自已早就有工作安排了!
怪不得这么痛快地把工位卖给自已!
一瞬间,易中海的心里像是被一块大石头狠狠砸了一下,闷得他喘不过气来。
“这小兔崽子原来早就有路子了!”易中海心里暗骂,脸色变得铁青,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这才反应过来,李阳是故意的!
难怪这小子当时一口答应卖工位,还抬高价钱,把他当成了冤大头!
一股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心头,让他恨得牙痒痒。
这两百块钱……这两百块钱可是他辛辛苦苦攒了好几个月啊!
“妈的!被这小子给算计了!”易中海心里骂得咬牙切齿,但此时又不敢发作,只能强忍着,脸上还得维持着不自然的笑容,整个人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林主任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如常。
眼神微微一眯,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随即拍拍李阳的肩膀,笑着道:
“小李啊,原来你已经有安排了,那可得好好干,部队出来的人,组织上都很重视。”
说完,林主任便不再多言,意味深长地看了赵科长一眼,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赵科长这时也放下手中的证件,微微笑了笑,眼神中透着几分深意,显然他已经明白了李阳的“算盘”。
不过他作为人事科的老油条,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反倒觉得这小伙子有点意思,只是脸上依旧挂着那份职业化的笑容。
“好,好,小李同志,既然组织上已经安排你到咱们轧钢厂担任保卫员,那手续咱们赶紧给你办了。”
赵科长点了点头,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了另一份表格,开始填写李阳的入职信息。
易中海站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已经完全明白自已被李阳耍得团团转,心里恨不得立刻找个地方把这口气发泄出来。
可眼下,面对赵科长和李阳,他又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在心里骂骂咧咧:“这小兔崽子,回头有你好看!”
赵科长很快填好了表格,递给李阳签字。
李阳一边签字,一边听着赵科长的介绍:
“小李同志,你刚转业过来,按规定,保卫员是分十三个等级的,你现在是试用期,每个月工资十五块,等转正之后,会按第十三级,每个月二十六块计算,待遇还算不错。”
“谢谢赵科长。”李阳点点头,二十六块虽然不多,但有了系统的帮助,他完全不愁未来的生活,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个身份上的保障。
正在这时,小刘推开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些文件。
赵科长一抬头,便招呼道:“小刘啊,正好你回来了。来,带小李同志也去保卫科报个到。”
小刘愣了一下,目光在李阳身上停留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情。
显然没想到,李阳竟然也要去保卫科。
“是,赵科长。”小刘收拾了一下文件,点了点头。
李阳看出了小刘脸色的变化,但他并没有在意,跟着小刘走出了办公室。
易中海站在原地,脸色难看得像是吃了只死老鼠,心里那股憋屈劲儿让他一时半会儿都缓不过来。
而赵科长则笑眯眯地看了易中海一眼,像是看笑话一样,意味深长地说道:“易师傅,看来李阳这小伙子有些门道啊。”
易中海一听这话,心里更加憋屈,脸上却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呵呵,是啊,是啊……”
等李阳和小刘走远,易中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没了,转身走出了办公室,心里头的怨气简直要把他整个人撑爆:
“这小兔崽子,居然敢算计我!好啊,等着瞧!”
……
走在厂区的路上,李阳跟在小刘身后,两人一路无言。
小刘时不时用余光打量着李阳,似乎想说什么,但又不敢开口。
李阳看在眼里,心中暗笑,知道小刘肯定是听说了自已要去保卫科的事,心里有些疑惑。
终于,小刘忍不住问道:“李阳同志,你……你也是去保卫科的吗?”
“是啊,部队转业,组织上安排我到保卫科上班。”李阳笑了笑,语气轻松。
小刘听了,脸色变得更加古怪,嘴角抽动了一下,像是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两人很快走到了保卫科的门口,门外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保卫科”三个大字。
“李阳同志,到了。”小刘指了指门口,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李阳点了点头,抬脚就走了进去。
走进保卫科的时候,正好看到前面站着几个人。
周建此时正站在他们面前,整个身子绷得笔直,脸上满是拘谨和紧张。
那几人都是四五十岁左右的样子,穿着各自的制服,表情严肃,但眼神中却透着几分审视和好奇。
小刘站在门口,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张科长,几位领导,我给大家带来了新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