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 第8章 第八章

第8章 第八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作者:
你很会呐
本章字数:
6992
更新时间:
2024-12-18

陈杨也是如此返回了自已的房间。

第二天早晨,经过晨练后的陈杨正忙着安置他的住所。

这时,雷师父到了,并称赞道:

“东家,您这边的动作真是迅速,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切准备妥当了!”

陈杨笑道:“多亏有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雷师父虽然知道陈杨指的是什么,但也没有再多问,直接回答说:

“好吧,我马上开始干活。

希望能尽早完工。

对了,关于地面瓷砖的事情我已经打听清楚了。

大部分材料都能利用原有的库存,总共需要支付180元。

至于工资,之前的都已结清,请问这样可以吗?”

陈杨点头说道:“行啊,我没问题,这些事情我不懂,一切都拜托雷师父安排!我这就去取钱给您。”

接着他回到屋内,从随身的空间中取出了一百八十元钱递给雷师傅,说:“雷师父,这事就交给您了!”

雷师父满意地说:

“东家真是豪爽,尽管放心,保证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陈杨微笑了点头,他心中很清楚,在他的神识之下,施工的质量瞒不过他。

之后,陈杨推车出门,正好遇见正欲出门的邻居阎大爷,后者询问道:“小陈,你要去哪里啊?”

陈杨回话:“只是四处看看,刚搬来这里还不太了解周围的环境,准备先了解一下周边。

三爷您还没去学校上课啊?”

阎大爷回应:“正准备去,马上就出发。”

说罢便离开了。

陈杨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看到易中海走出来准备上班,于是问候道:

“一大早大爷就要出发上班了啊?”

易中海只是点了点头并未多语,他心知昨日之事意味着陈杨这个人并不容易对付,无法如过去对待他人一般轻松指挥。

因此,他只是简单地点了个头。

"嗯,该上班去了!"

看着易中海的样子,陈杨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跨上自行车离去了。

等陈杨的身影渐行渐远,易中海原想着要找个人问一问的,但最终他也赶往了轧钢厂。

陈杨则骑着自行车在南锣鼓巷里穿梭起来,不仅将这片地区的地形势态牢记在心中,还用他的感知能力扫视了周围的环境。

如今已经不是**年,不再像过去那样,敌我特务横行无忌;就算存在,这些人也会很好地隐藏自身。

然而现在被捕的基本都是些重要的角色,而陈杨也发现了几处埋藏珍宝的地点。

不过光天化日之下,陈杨自然不会大肆采取宝物。

这类事情,对他而言早已驾轻就熟。

鉴于陈杨拥有的那个独特空间无法用于种植养殖,因此他手中大量财富多是从别人埋藏的宝物中零成本获得,再通过出售不重要的物品换钱。

后来当他手中的钱财逐渐充裕后,便不再四处寻宝。

当然,凭借他拥有的那庞大无比的空间,那些所谓的宝物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加上他的特别技能和在东北生活的经历,各种珍贵野味更是随手可得,即便连传说中的飞龙,在他的储存间里也有许多,只不过尚未取出享用。

另外还有熊掌、狍子、野熊等,陈杨同样收藏不少。

幸运的是,他的储藏空间似乎不受时间侵蚀,不然这些珍贵食材恐怕早已腐烂。

买完自已所需的物品后,陈杨便返回了大院,院落异常安静,阎埠贵应该还在学校上课。

对此陈杨并不在意,进入房间整理完毕,决定稍后到外面转转。

他还剩余五到六天的休假时间,院子的修缮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他这段时间也无 ** 常练习武术。

至于修行一事,在这个大院里进行显然不如身处东北荒山野岭来得好。

考虑到当前年代的特点,他正打算寻找一处更适合修行的地方。

还好,附近有个不错的公园,尽管稍微有些远,步行大约需耗时十几分钟,对陈杨来说却不成问题——毕竟他无需按时上下班。

夜晚,陈杨回家开始准备晚餐,整个大院也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背着书包归来,上班族们纷纷结束一天的劳碌。

一群孩童在庭院内玩耍嬉笑,而陈杨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宁阳的大院亦如此,从不打扰他的日常。

于是他便在自已家的院子中躺下,专心致志地在脑中吸收《济世诀》中的医学知识。

这本《济世诀》承载了过多的知识与技艺,即便结合前世记忆与这一世近十九年的时光,不断尝试着融合这书中的药术也难以完全掌握,足以见其精深复杂。

加之《玄天宝录》中的修行秘籍,让陈杨的医术几乎可以应对大多数病症。

只不过他极少出手为人治疗,见过其治病手段者寥寥无几。

就在陈杨沉溺于这份古老的传承之中时,忽然听到敲门声,回头一看,却是易中海出现在自家门口。

一想到在宁阳大院的生活习惯,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居民之间一般是不会随意串门拜访的。

因为当时人们普遍经济状况不宽裕,唯有同龄人可能会一起出去打猎捉鸟。

尽管如此,陈杨还是开了门,易中海敲门时,他便已通过感知知道来访者身份。

一开门,陈杨便说道:“一大爷,怎么了?您找我有事吗?”

易中海凝视着陈杨,回答道:“你刚刚来到这里,我来找你是想聊聊咱们的大院情况。”

陈杨挥挥手,说:“一大爷,不必了,昨天我不是已经说过,这里我只是偶尔回来看看。

我还有别的工作,如果管理上有任何问题,请直接联系街道办事处或派出所。

毕竟即使有事,跨区处理也是不合规定的,不是吗?”

听了这话,易中海感到非常不满,却也无从反驳。

不过他依旧坚持:“小同志啊,为何不让人家把话说完呢?并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指大院内部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人出事,难道就不需要社区的支持了吗?”

陈杨应道:“啊,原来是没有大事情啊。

如果是小事的话,那就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察,没什么能帮上的。”

面对陈杨的态度,易中海的脸色越来越差,心想这小子怎么这么不通融呢?

易中海心中暗忖道:这可不成,我这招还没有完全放出呢,就被对方给挡了回来,真是太不甘心了。

于是,他再次尝试着接近陈杨,“小陈,这样称呼合适吗?”

陈杨并不想在辈分上让步,脸色阴沉地答道:“一大爷,我家族中也只有亲人会这样叫我的,咱俩非亲非故。

还请您叫我同志就好,大家都是按规矩来的。

只有同志间才能建立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不是吗?”

这下轮到易中海无言以对,只好退而求其次,“陈杨同志,既然这样说了,我也就不绕弯子了。

大院里有个秦淮茹,您认识吗?”

明明知道答案的陈杨依然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认识。”

易中海几乎气得想要呕血,脸变得极其苍白,牙齿几乎要磨破了嘴唇:“昨天的大会不是都介绍过了吗?”

陈杨点头表示赞同,但同时也提出了疑问:“没错,当时在场有一百多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我又怎么可能记得每个面孔和名字呢?如果只是一次性的信息都能全部记住,那我不就成了天才了?别忘了,虽然我是一名警官,但我也是一个平常人啊!”

听到这里,易中海简直有种即将崩溃的感觉。

这陈杨虽然是新来的,但他总能在恰到好处的时刻掐断话题,让自已难以继续,每一次都感觉自已的道理被无情地粉碎了,让人异常恼火。

不过他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陈杨。

易中海终于放弃了,说出了他的本意:“秦淮茹其实是来自大院的中部,是一位独守空闺的女性,育有三个孩子!”

陈杨只是平淡地回应了一个字:“哦!”

没有接下文。

这让易中海感觉自已像是对着一块棉布拳打脚踢,全然无力。

然而,他还是努力地解释:“秦淮茹一个人支撑着全家的生活,还要照料年迈的婆母,家境极其艰难。”

你是公安局的人,理应展现出风范,多加照顾这些孤寡之家。”

陈杨反问道:

“为什么?”

易中海一怔,随即愣愣地回应:

“问什么‘为什么’?”

陈杨盯着易中海说道:

“为什么我要特别去关照他们,他们家中还有成年人啊。

我的许多牺牲了的同事们甚至都没有亲人,全是孤儿。

你自已都说过了是孤寡。

不提他人,就连我自已,年仅十八岁,就是个孤儿了。

我虽已就业,但这是我勤奋读书所得来的。

我十来岁时成了孤儿,那时谁关心过我?况且,大院里的住户我观察过,大部分都是工人的家庭。

你没去过外头,不明白那边的情形——外面有许多人都饱受饥馑之苦,住的问题更不必提。

更何况我跟她们非亲非故,凭什么我来关照他们呢?你说她们是孀妇,我虽年轻但也已经成年。

‘寡妇门前事非多’,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你是怎么当这个老大爷的,这种事得向社区反映,这样可不好!”

听了陈杨的话,易中海反驳道:

“你怎么心眼如此狭窄?我随口一句话,你就接二连三地说这么多?”

陈杨冷冷地看着易中海,说:

“你希望我说什么呢,难道让一个成年人的男性去照应一群寡妇家吗?你的意图是什么,尽管我年纪轻但我懂得避嫌之道。

我不知你是真心还是作秀,我自会判断是否能提供帮助,你何必越俎代庖?我也不是初次住大院的人,东北我也住过大混合宿舍区,大家都知道该保持一定距离。

为何在此处反而不同了呢?此间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陈杨初来乍到,某些事不必说得明明白白。

易中海心里清楚他的想法不正。

但他意识到陈杨身为交通警察,常往来于东北与帝都之间,而东北物产丰富,若能请动陈杨帮助,至少每月可以让秦淮茹家里有些肉类食品。

本来只打算试着接近看看,然而面对陈杨如此激烈的反应,这桩事情实在不宜过多讨论,易中海便假装恼火道:

“罢了罢了,你如此行事,待你日后需人帮衬之时,休想过来找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