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后被幽禁于冷宫后,新帝李煦深知,仅仅处置了太后还远远不够。朝堂内外,虽然表面上对裁决结果表示接受,但私底下依旧暗流涌动。
百姓们对当年事件的真相充满好奇,官员们也在观望新帝接下来的举措。为了彻底平息议论,给死去的妃子一个公正的交代,李煦决定将当年事件的真相公之于众。
李煦召集了朝中最得力的史官,让他们将沈云瑶调查出的所有证据和事件经过详细整理成册。
在这期间,李煦多次亲自审阅文稿,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他知道,这份公开的真相不仅关乎一个妃子的名誉,更关系到皇室的威严与国家的稳定。
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真相公开的日子终于来临。李煦下令在皇宫前的广场举行盛大仪式,邀请了朝中百官、京城百姓以及各诸侯国的使者。
一时间,广场上人头攒动,众人都翘首以盼,想知道当年那桩宫廷秘辛的真相。
仪式开始,李煦身着龙袍,神色庄重地走上高台。台下众人见此,纷纷跪地行礼。李煦扫视全场,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
“今日,朕将揭开一段被掩埋多年的真相。多年前,朕的父皇有一位深受宠爱的妃子,却惨遭奸人陷害,含冤而死。”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煦接着说道:“朕即位后,命人彻查此事。如今,真相大白。当年策划这起冤案的,竟是朕的母后,也就是曾经的皇后!”
全场震惊,百姓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官员们也面露惊愕之色。李煦继续讲述着当年的种种阴谋,从太后与大臣勾结,到伪造证据,再到将妃子打入冷宫并最终杀害,每一个细节都让听众们义愤填膺。
“朕身为帝王,却未能及时保护好这位妃子,深感愧疚。”李煦的声音微微颤抖,“今日,朕要为她正名,恢复她的名誉。”
随后,李煦宣布追封妃子为“贤德贵妃”,并下令为她重新修建豪华的陵墓,举行隆重的葬礼。同时,对于当年参与陷害的大臣及其家族,除己被惩处的,其余一律剥夺官职、没收财产,永不录用。
在李煦宣布完后,史官走上前,宣读了详细记载事件经过的文稿。文稿中,对每一个涉案人员、每一次阴谋策划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百姓们听得怒火中烧,纷纷指责太后和那些奸臣的恶行。
“没想到皇宫里竟有如此黑暗的事!”一位老者愤怒地说道。
“是啊,这位贵妃太可怜了,还好新帝为她讨回了公道。”旁边的年轻人附和道。
诸侯国的使者们也暗自惊叹,纷纷将此事记录下来,准备带回本国。这一事件不仅在赵国引起轩然大波,也在各诸侯国中传开,人们纷纷对新帝李煦的公正和勇气表示赞赏。
在仪式结束后,李煦前往当年妃子居住的宫殿。这里早己人去楼空,一片寂静。李煦缓缓走进宫殿,抚摸着陈旧的家具,仿佛能看到当年妃子的音容笑貌。
“贵妃,朕来晚了,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安息。”李煦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愧疚和怀念。
此时,沈云瑶也来到宫殿。她看着李煦,心中感慨万千。“陛下,您己经为贵妃做了能做的一切,她若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您的。”
李煦微微点头:“沈姑姑,多亏有你。若不是你坚持不懈地调查,这真相或许永远都不会被揭开。”
沈云瑶欠身道:“这是陛下的英明决策,臣只是尽了一份微薄之力。如今真相己公开,赵国也将迎来新的开始。”
随着真相的公开,赵国宫廷的秘密不再被掩埋。百姓们对新帝更加拥护,赵国的朝堂也更加清明。李煦在沈云瑶和林悦等人的辅佐下,继续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让赵国在战国乱世中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