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朝堂上沈云瑶力挺太子与林悦后,关于这桩婚事的讨论便如暗流涌动,在宫廷内外持续发酵。皇帝李逸轩虽暂时搁置了此事,但内心始终在权衡利弊。
一方面,他深知大臣们基于朝堂势力平衡考量的谏言不无道理;另一方面,沈云瑶对林悦的高度认可,又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出身平凡的女子。
几日后,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沈云瑶。御书房内,檀香袅袅,皇帝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份关于林悦的调查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沈云瑶对林悦的各项考验以及林悦的应对表现。
“沈爱卿,你如此坚定地支持太子与林悦的婚事,可曾想过其中的风险?”皇帝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沈云瑶。
沈云瑶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陛下,臣自然知晓其中风险。但臣认为,林悦姑娘的品德与才能,足以弥补她出身的不足。
太子殿下对她用情至深,若能成全他们,太子必定能更加专注于朝政,为我朝的繁荣尽心尽力。”
皇帝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依你之见,林悦若成为太子妃,该如何应对朝堂上的复杂局势?”
沈云瑶胸有成竹地回答:“陛下,林悦姑娘聪慧好学,且有一颗坚韧的心。臣愿在日后悉心教导她,让她熟悉朝堂事务,学会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况且,太子殿下也会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皇帝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做着艰难的决定。沈云瑶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皇帝的裁决。
与此同时,太子李煦在太子府中也是坐立不安。他深知皇帝的裁决将决定他和林悦的命运,每日都在期盼着能有好消息传来。林悦看着李煦焦虑的模样,心中虽也忐忑,但仍强装镇定,安慰着他。
又过了几日,皇帝终于决定在朝堂上再次讨论太子的婚事。这一天,朝堂上气氛格外凝重,大臣们早早地来到朝堂,心中都在猜测着皇帝的决定。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缓缓开口:“关于太子的婚事,朕思索良久。今日,朕便要做出最终裁决。” 大臣们纷纷挺首身子,竖起耳朵,整个朝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沈爱卿力荐林悦姑娘,认为她有母仪天下的潜质。朕也仔细看过林悦的相关资料,她确实表现出了非凡的品质与才能。”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太子与林悦情投意合,朕身为父亲,也不愿棒打鸳鸯。况且,朕相信太子的眼光,也相信沈爱卿的判断。”
听到这里,太子李煦心中一阵激动,他强忍着喜悦,等待着皇帝的下文。
“朕决定,同意太子与林悦的婚事。”皇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犹如一声惊雷,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为之震惊。
宰相王大人率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此事关乎重大,还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表达着自己的担忧。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朕心意己决。朕相信,林悦若成为太子妃,必定能在太子的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储君之妻。至于朝堂势力的平衡,朕自会妥善安排。”
沈云瑶见状,立刻出列,说道:“陛下圣明!臣定会全力辅佐太子与太子妃,让他们成为我朝的中流砥柱。” 李煦也连忙跪地谢恩:“多谢父皇成全,儿臣定当不辜负您的期望。”
虽然皇帝做出了裁决,但仍有部分大臣心中不满。不过,君无戏言,他们也只能无奈接受。
退朝后,李煦迫不及待地赶回太子府,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悦。林悦得知后,喜极而泣,她紧紧地抱住李煦,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等待与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然而,他们都明白,这只是新的开始。林悦即将成为太子妃,她要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宫廷生活和朝堂局势。
而李煦也将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林悦携手前行,为新朝的繁荣而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此刻,他们沉浸在幸福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