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太子李煦面对大臣们的逼问,正陷入两难,气氛紧张得如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就在李煦满心纠结,不知如何作答时,沈云瑶的身影从朝臣队列中稳步迈出。
她身着朝服,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威严,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沈云瑶先向皇帝行了大礼,随后转身面向众臣,声音清脆而有力:“诸位大人,且听我一言。”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与每一位大臣对视,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段时间,我对林悦姑娘进行了多番观察与考验。
她虽出身民间,却有着非凡的品性与智慧。” 沈云瑶微微停顿,回忆起林悦面对种种刁难时的冷静与从容,心中愈发笃定自己的判断。
“林悦姑娘善良仁爱,面对宫中下人,从不仗势欺人,反而是关怀备至,深得人心。” 沈云瑶看向宰相王大人,继续说道,“在处理事务时,她也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聪慧与果敢。
之前御花园中几位女眷起争执,她三言两语便化解了矛盾,那妥帖的处理方式,连本宫都深感佩服。” 大臣们听了,不禁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显然他们都未曾料到,沈云瑶会对林悦有如此高的评价。
“最重要的是,” 沈云瑶提高音量,目光望向皇帝,“林悦对太子殿下的感情,真挚而纯粹。
在本宫安排的重重考验下,她始终坚守本心,从未有过一丝动摇。试问,这样一位有情有义、德才兼备的女子,为何不能成为太子的贤内助?为何不能母仪天下?”
宰相王大人皱了皱眉头,上前一步反驳道:“沈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婚姻之事,关乎朝堂大局。林悦毫无家世背景,难以在朝堂上为太子提供助力,如何能担当太子妃之重任?”
沈云瑶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王大人,家世背景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与品德更为关键。林悦虽无显赫家世,但她有一颗上进的心,愿意学习,愿意为太子分忧。
假以时日,她必定能成为太子的得力帮手。再者,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他选择林悦,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身为臣子,应当相信太子的眼光,支持他的决定。”
皇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沈云瑶的话,若有所思。他深知沈云瑶的能力与见识,她既然如此力挺林悦,想必林悦确实有过人之处。而且,沈云瑶在朝中威望颇高,她的态度,对其他大臣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煦站在一旁,心中满是感激。他看着沈云瑶,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在这艰难的时刻,沈云瑶的支持,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和林悦的未来之路。
沈云瑶见皇帝没有表态,又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我朝初定,百废待兴,更需要的是人心的团结与稳定。
太子殿下与林悦姑娘情投意合,若能成全他们,不仅能让太子殿下安心处理政务,也能向天下百姓展现我朝的包容与开明。” 皇帝微微点头,脸上的神色逐渐缓和。
大臣们见沈云瑶如此坚持,皇帝的态度也有所松动,心中的反对之意渐渐减弱。一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大臣,也开始重新审视林悦,思考沈云瑶所说的话。
最终,皇帝开口道:“既然沈爱卿如此看重林悦,那此事便暂且搁置。待日后再行商议。” 李煦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多谢父皇,多谢沈大人。”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行礼,这场关于太子婚事的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退朝后,李煦找到沈云瑶,真诚地说道:“沈大人,今日若不是您出面,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您的大恩大德,我和悦儿铭记于心。” 沈云瑶微笑着说:“太子殿下不必客气,林悦确实是个难得的女子,我相信她能成为您的贤妻,也能为皇室增光添彩。”
然而,沈云瑶的支持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虽然这次大臣们暂时不再逼迫,但未来,林悦还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去证明自己。而李煦也明白,要想让林悦真正成为太子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