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与长孙在潼关的府邸中度过了一段温馨而宁静的时光。他们一同漫步在庭院中,赏花品茶,长孙为李巍弹奏古琴,李巍则在一旁静静聆听,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们无关。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一天,李巍正在书房中查看各地送来的军情奏报,一名亲卫匆匆来报:“将军,唐庭使者己至门外,说是奉了唐帝李渊之命,有要事相商。”
李巍心中一凛,他与长孙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忧虑。长孙轻声说道:“你去见使者吧,看看唐庭此番又有什么打算。”
李巍整理了一下衣冠,来到大厅接见使者。使者见到李巍,微微拱手,说道:“李将军,陛下听闻你在大漠和西域战功赫赫,特命我前来宣旨。”
李巍跪地接旨,使者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巍将军平定大漠、西域,为大唐立下大功。今封李巍为西域王,世袭罔替,望将军继续为大唐守好边疆,不得有异心。钦此。”
李巍心中明白,这看似是唐帝的嘉奖,实则是一种试探与制衡。他接过诏书,说道:“陛下圣恩,李巍感激不尽。巍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唐守卫边疆。”
使者微笑着说道:“李将军,陛下对您寄予厚望。如今大唐正忙于江南、江北战事,希望将军能在北方稳定局势,莫要再生事端。”
李巍说道:“使者放心,我自会遵守陛下旨意。只是如今西突厥虽遭重创,但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我需做好防备。”
使者点头道:“这是自然。将军若有需要,唐庭也会酌情给予支持。”
使者离开后,李巍陷入了沉思。长孙走进书房,担忧地问道:“这唐帝封你为西域王,到底是何用意?”
李巍握住长孙的手,说道:“唐帝此举,一方面是想稳住我,让我继续为他守好北方;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我是否有野心。如今我在大漠和西域根基己稳,唐帝恐怕心存忌惮。”
长孙眉头紧皱:“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西突厥那边也未彻底解决,唐庭又对我们心存疑虑,这局势愈发复杂了。”
李巍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暂且按兵不动,表面上听从唐帝旨意,继续做好边疆的守卫和治理工作。暗中则加强军事防备,密切关注西突厥和唐庭的动向。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发展大漠和西域的经济,增强自身实力,以备不时之需。”
长孙点头表示赞同:“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希望这局势不要再恶化下去,百姓们经不起折腾了。”
李渊在宫中与李建成、李世民等皇子商讨此事。李建成说道:“父皇,李巍如今势力渐大,虽受封西域王,但难保他不会心生异志。我们不可不防。”
李世民则说道:“太子殿下所言有理。不过,如今我军主力在江南、江北,此时不宜与李巍发生冲突。我们可先观察他的动向,若他有不轨之心,再出兵讨伐不迟。”
李渊沉思片刻后说道:“就依世民所言。密切关注李巍的一举一动,同时加快江南、江北战事的进程,早日统一中原,届时再处理李巍之事,便无后顾之忧。”
在西突厥王庭,阿史那贺鲁得知李巍受封西域王,更是怒不可遏。他对将领们说道:“李巍这小子,竟然得到唐帝册封,看来唐庭与他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利用这一点,联络唐庭中的反李势力,共同对付李巍。”
一场围绕着李巍的各方势力角逐,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