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找到了大面积的硝石矿!” 一名探矿士兵匆匆来报,语气中满是兴奋与激动。李巍听闻此消息,顿时精神一振,他深知硝石的重大价值,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若能大批量生产炸药,将极大地提升唐军的战斗力。
李巍立刻召集军中负责军备研发的工匠与谋士,一同商议炸药的生产事宜。“诸位,如今发现了硝石矿,这是天赐良机。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出高效的炸药制作方法,用于军事防御和作战。”李巍目光坚定地说道。
工匠们纷纷点头,他们虽对炸药制作有一定经验,但要实现大批量且稳定的生产,还需深入钻研。其中一位年长的工匠说道:“将军,制作炸药,除了硝石,还需硫磺与木炭,且三者比例至关重要。我们需反复试验,方能确定最佳配比。”
李巍当即下令,派人去筹备硫磺与木炭,并划出专门区域作为试验场地。此后,工匠们日夜钻研,不断尝试不同的配比与制作工艺。他们在试验中小心翼翼,每一次点燃炸药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为了提升唐军实力,无人退缩。
经过数日废寝忘食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威力强大且相对稳定的炸药配方。李巍得知后,亲临试验场观看演示。只见工匠将炸药放置在一块巨石旁,点燃引信后迅速撤离。“轰”的一声巨响,巨石被炸得西分五裂,碎石飞溅,威力惊人。
李巍大喜过望:“好!就按此配方,立刻组织人手,大批量生产炸药。” 随后,他又安排士兵加强对硝石矿的守护,确保原料供应安全。同时,为防止技术泄露,参与炸药生产的人员都被要求严格保密。
在李巍的指挥下,炸药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大量炸药被制造出来后,李巍开始思考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战争。他与苏烈、秦琼等将领通过书信商讨,计划将炸药用于攻城、设伏等战术中。
苏烈在回信中建议:“将军,可将炸药埋藏于敌军必经之路,待敌军靠近,引发爆炸,必能打乱其阵型,随后我军再趁机出击,定能大获全胜。” 秦琼则提出:“攻城之时,用投石车将炸药投向城墙,可炸毁城墙防御,为我军攻城创造有利条件。”
李巍综合众人建议,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与此同时,西突厥那边也隐约听闻李巍发现硝石矿并制造炸药之事,阿史那贺鲁心中大为忌惮,他紧急召集将领商议对策:“听闻李巍造出了威力巨大的炸药,若让他将此用于战场,我军恐遭重创。我们必须先发制人,尽快出兵,趁他炸药尚未大规模应用,给他致命一击。”
而唐庭这边,也收到了相关密报。李渊对此深感忧虑,对李世民等人说道:“李巍势力本就难以掌控,如今又掌握了如此厉害的武器,若其心生异志,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沉思片刻道:“父皇勿忧,如今我军主力仍在南征,此时不宜与李巍冲突。可先派人安抚,探清其虚实,再做定夺。”
一时间,各方势力因李巍发现硝石矿并生产炸药一事,再次陷入紧张的谋划与对峙之中。
随着炸药的大批量生产,李巍决定在实战中检验其威力,同时借此震慑西突厥。他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由薛仁贵率领,在西突厥可能进犯的边境要道设下埋伏。
薛仁贵领命后,带领士兵们在要道两侧的山谷中,巧妙地埋设了大量炸药,并精心布置了引爆炸药的机关。同时,他安排一部分士兵隐藏在附近的山林中,准备在炸药爆炸后对敌军展开突袭。
正如李巍所料,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为了先发制人,派遣了一支万人大军,悄悄朝着唐军边境进发。这日,西突厥军队毫无察觉地进入了薛仁贵设下的埋伏圈。
薛仁贵见敌军全部进入预定区域,果断下达指令:“点火!” 随着一连串的“轰!轰!轰!”巨响,山谷两侧瞬间火光冲天,炸药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将西突厥军队炸得人仰马翻。一时间,浓烟滚滚,惨叫声此起彼伏。
西突厥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得惊慌失措,队伍顿时大乱。还未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薛仁贵率领隐藏在山林中的唐军如猛虎下山般杀出。“杀啊!”唐军喊杀声震天,士气高昂。
西突厥军队在混乱中仓促应战,但己毫无还手之力。薛仁贵一马当先,长枪所指,西突厥士兵纷纷倒下。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西突厥军队死伤惨重,残余部队狼狈逃窜。
此役,唐军凭借炸药的威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胜利。薛仁贵派人将捷报传回给李巍,李巍得知后十分欣慰,对薛仁贵的指挥能力更是赞赏有加。
而西突厥这边,阿史那贺鲁得知派出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且是败于炸药之下,心中又惊又怒。“李巍这炸药如此厉害,我们若再贸然进攻,恐怕还会遭受更大损失。” 阿史那贺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将领们也都面露惧色,纷纷建议暂时停止对唐军的军事行动,从长计议。阿史那贺鲁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军队收缩防线,加强戒备,不敢再轻易进犯。
李巍通过此次战役,成功地利用炸药震慑了西突厥,为边疆赢得了暂时的安宁。然而,他知道西突厥不会就此罢休,必定会寻找应对炸药的方法,再次挑起事端。
与此同时,唐庭那边也得知了李巍使用炸药击败西突厥的消息。李渊对李巍的忌惮愈发加深,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李巍有此利器,实力大增,对我大唐威胁不小。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应对?”
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立刻出兵打压李巍,有的则认为应先怀柔安抚,观察其动向。朝堂上争论不休,李渊一时也难以决断。
而李巍在巩固边疆防御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唐庭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