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致力于北疆教化通商,努力巩固边防成果之时,薛延陀部落不甘失败,其首领夷男暗中派遣使者远渡重洋,与海外神秘势力勾结。这股海外势力觊觎大唐的富庶,妄图借薛延陀之手,打开入侵大唐的突破口,北疆局势因此再添变数。
一日,负责情报收集的密探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将薛延陀与海外势力勾结的情报呈递给李承乾。李承乾阅后,脸色凝重,立即召集李靖、魏徵、房玄龄等一众重臣至太极殿商议对策。
众人到齐后,李承乾将情报递给诸臣传阅,说道:“薛延陀竟与海外势力勾结,妄图再次进犯我北疆。诸位爱卿,此乃心腹大患,该当如何应对?”
李靖仔细看过情报,率先发言:“陛下,此情报至关重要。既然知晓薛延陀与海外势力图谋,我军当先发制人,加强北疆军事部署的同时,派人深入调查这股海外势力的底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魏徵抚须沉思片刻,说道:“陛下,除军事准备外,外交上也可有所作为。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晓以利害,表明薛延陀与海外势力勾结不仅危及大唐,也会对周边国家的安宁构成威胁,争取联合周边力量,共同防范。”
房玄龄接着说道:“陛下,战事一起,军需耗费巨大。臣建议提前做好财政规划,确保粮草、兵器等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可鼓励民间商人参与军需物资的筹备,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解燃眉之急。”
李承乾点头认可,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李靖,你即刻着手加强北疆军事防御,选派得力将领,增派精锐部队,务必让薛延陀与海外势力无机可乘。魏徵,外交事宜就交由你负责,尽快挑选能言善辩的使者,出使周边各国。房玄龄,军需筹备至关重要,你要统筹安排,确保万无一失。”
三人领命后迅速行动。李靖回到兵部,立刻调遣大将苏定方率领三万精锐步兵赶赴北疆,协同李勣加强防御。苏定方作战勇猛,且谋略过人,他接到命令后,日夜兼程赶往北疆。抵达后,他与李勣一同勘察地形,重新部署防线。他们在关键地段增设了拒马、陷阱等防御设施,同时加强了烽火台的警戒,确保能及时发现敌军动向。
魏徵则在朝中精心挑选了几位经验丰富、口才出众的使者,分别派往周边各国。使者们带着李承乾的亲笔书信,向各国国王阐述薛延陀与海外势力勾结的危害。在东突厥,使者对突厥可汗说道:“可汗,薛延陀与海外势力勾结,一旦他们得逞,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贵国。大唐愿与贵国携手,共同抵御这股威胁,维护北方草原的和平。”突厥可汗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当即表示愿意与大唐合作,共同防范薛延陀。
房玄龄回到户部后,一方面统计现有库存物资,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参与军需筹备。他宣布,凡是为军队提供粮草、兵器等物资的商人,将在税收、商业许可等方面享受优惠。此政策一出,许多商人纷纷响应,积极筹备物资运往北疆。
与此同时,李承乾派往调查海外势力的密探陆续传来消息。原来,这股海外势力来自遥远的岛国,国内资源匮乏,一首妄图对外扩张。他们听闻大唐富庶,便与薛延陀一拍即合。密探还摸清了他们的军事装备和作战特点,这股势力擅长海战,拥有先进的航海船只和远程攻击武器,但陆战经验相对不足。
李承乾得知这些情报后,再次召集众臣商议。李靖说道:“陛下,既然知晓其特点,我军可扬长避短。北疆以陆地为主,我们可利用复杂地形,设置多重防线,消耗其兵力。同时,可组织骑兵部队,发挥机动性优势,对其进行突袭。”
苏定方补充道:“陛下,末将建议在北疆沿海地区加强防御,防止他们从海上登陆,与薛延陀形成夹击之势。可建造堡垒,配备强弩、投石机等远程武器,抵御其海上进攻。”
李承乾点头同意:“苏将军考虑周全。沿海防御务必加强,绝不能让他们轻易登陆。另外,我们也可在外交上分化他们的联盟。派人秘密接触薛延陀内部,宣扬与海外势力合作的危害,动摇他们的联盟根基。”
于是,在李承乾的指挥下,大唐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展开应对。在北疆沿海,工匠们日夜赶工,建造坚固的堡垒。堡垒上,强弩、投石机等武器一字排开,严阵以待。同时,李靖选派了一批熟悉水性的士兵,组建水军,在沿海巡逻,防止敌军偷袭。
在薛延陀内部,大唐的密使秘密接触一些部落首领,向他们揭露海外势力的野心,告知与海外势力合作最终只会让薛延陀沦为炮灰。一些部落首领听后,心中开始动摇,对与海外势力的合作产生了疑虑。
然而,薛延陀的夷男并未察觉到内部的变化,他与海外势力约定了进攻日期,妄图对大唐北疆发动突然袭击。随着进攻日期的临近,北疆的气氛愈发紧张。大唐能否成功抵御薛延陀与海外势力的联合进攻?这场危机又将如何化解?大唐的命运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等待着大唐君臣用智慧和勇气去书写新的篇章。
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李勣和苏定方在北疆日夜坚守。他们不仅加强了防御工事,还对士兵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针对海外势力擅长海战但陆战不足的特点,苏定方亲自教导士兵如何在陆地战场上利用地形优势,设伏、突袭等战术。
终于,薛延陀与海外势力联合进攻的日子来临。海外势力的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向大唐北疆沿海,而薛延陀的骑兵则在草原上集结,准备与海上部队呼应,发起总攻。
当海外势力的舰队接近沿海时,立刻遭到了大唐沿海堡垒的猛烈攻击。强弩发射出的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船,投石机抛出的巨石在海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砸中一些敌船,造成了不小的混乱。海外势力的将领没有料到大唐沿海防御如此严密,一时间有些慌乱。
与此同时,薛延陀的骑兵也开始向大唐北疆防线发起冲锋。李勣坐镇指挥,他看着敌军冲来,冷静地下令:“弓箭手准备,听我命令,放箭!”顿时,无数利箭射向薛延陀骑兵,敌军前排纷纷中箭落马,但他们并未退缩,继续向前冲锋。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苏定方率领的骑兵从侧翼杀出。他们如猛虎下山,冲入薛延陀骑兵阵中。薛延陀骑兵没有料到会遭到突袭,阵脚大乱。苏定方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大声喊道:“大唐将士们,杀!”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在海上,大唐水军也出击了。他们驾驶着轻便灵活的战船,冲向海外势力的舰队。水军士兵们利用小型火器和弓弩,对敌方大船进行攻击。海外势力的舰队虽然船只巨大,但在大唐水军的灵活攻击下,逐渐陷入被动。
夷男在后方看到局势不利,心中焦急万分。他试图重新组织薛延陀骑兵的进攻,但此时,一些部落首领因受到大唐密使的影响,开始消极作战。夷男察觉到了内部的异样,但此时己经来不及处理。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薛延陀与海外势力的联合进攻被成功击退。海外势力的舰队损失惨重,狼狈逃窜,薛延陀的骑兵也伤亡过半,狼狈撤回草原。
李承乾得知北疆胜利的消息后,大喜过望。但他知道,这场危机并未彻底解除,薛延陀与海外势力必定还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