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72章 宫闱忧云,情牵帝心

第 72章 宫闱忧云,情牵帝心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2726
更新时间:
2025-03-10

在大唐全力筹备对高句丽的战事,商业与海军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皇宫内却悄然笼罩上一层忧虑的阴影——长孙皇后身体欠佳。

起初,长孙皇后只是偶感疲惫,时常觉得倦怠乏力,但她生性贤德,心系后宫诸事与大唐国运,并未将自己的不适放在心上,依旧有条不紊地操持着后宫事务,协助李承乾处理一些繁杂琐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她的症状愈发明显,时常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身体也日益消瘦。

李承乾得知母后身体抱恙后,心急如焚。他立刻召集太医院所有太医,严令他们务必竭尽全力医治长孙皇后。太医院内,太医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他们为长孙皇后仔细把脉,商讨病情,开出各种药方。然而,一连数日,长孙皇后服用了诸多汤药,病情却未见明显好转。

李承乾每日处理完繁重的政务,便匆匆赶到长孙皇后寝宫,陪伴在她身边。看着母后日益憔悴的面容,他心中满是自责与担忧。“母后,您一定要尽快好起来,大唐离不开您,儿臣也离不开您。”李承乾紧紧握着长孙皇后的手,眼眶泛红。

长孙皇后微微睁开双眼,露出虚弱的微笑,轻声说道:“乾儿,莫要过于忧心,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母后只是偶感不适,定会慢慢好起来的。你肩负着大唐的重任,切不可因母后而耽误了国事。”

李承乾怎忍心母后独自承受病痛,他一面命人在全国范围内张贴皇榜,招募民间神医为母后诊治;一面安排秦瑶出宫,前往父亲秦琼府上,取来珍藏的千年人参等珍贵药材,希望能为长孙皇后滋补身体。

萧婉、程铁环和苏氏听闻长孙皇后身体欠佳,也纷纷入宫探望。萧婉带来了自己亲手抄写的佛经,虔诚地为长孙皇后祈福,希望佛祖保佑皇后娘娘早日康复。程铁环则从江湖上寻来一些据说有神奇功效的草药,虽不知是否有用,但她满心期盼能为皇后娘娘的病情带来转机。苏氏日夜钻研医术,查阅各种古籍医典,试图找到治疗长孙皇后病症的新方法。她亲自监督熬药过程,确保每一副汤药都能发挥最佳药效。

与此同时,民间得知长孙皇后生病的消息后,百姓们自发地为皇后祈福。长安城内的寺庙道观中,挤满了前来上香祷告的民众,他们纷纷祈求上苍保佑长孙皇后平安康健。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也皆是皇后娘娘的病情,足见长孙皇后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然而,长孙皇后的病情依旧起伏不定。一日,她突然陷入昏迷,这可急坏了李承乾和众人。太医们在寝宫内外忙得焦头烂额,不断调整药方,施针用药。李承乾守在床榻边,一刻也不敢离开,双眼紧紧盯着长孙皇后,眼中满是焦虑与恐惧。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位自称从终南山而来的老道士求见。侍卫将其拦下,老道士却声称自己有办法救皇后娘娘。李承乾听闻后,赶忙命人将老道士带入寝宫。老道士鹤发童颜,神情镇定。他为长孙皇后仔细诊断后,从怀中掏出一个古朴的药瓶,倒出一粒黑色药丸,喂长孙皇后服下。

说来神奇,服下药丸后不久,长孙皇后的面色逐渐红润,缓缓睁开了双眼。李承乾大喜过望,连忙向老道士道谢,并询问药丸来历。老道士微笑着说:“此药乃我在终南山采集千年灵芝等仙草,历经九九八十一天炼制而成,可起死回生,强身健体。但皇后娘娘身体虚弱,还需悉心调养。”

李承乾对老道士千恩万谢,欲厚加赏赐,老道士却婉拒了。他表示自己云游西海,只为济世救人,无意于功名利禄。言罢,老道士飘然而去。

长孙皇后虽暂时脱离危险,但李承乾深知,母后的身体依旧虚弱,需要长时间调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