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成功将倭国纳入版图,设立郡县后,威名远扬,国力愈发强盛。然而,在西南边境,一场围绕缅甸水稻稻种的纷争,正悄然拉开帷幕。
此时的缅甸地区,分布着多个部落和城邦,当地种植着一种独特的水稻品种,这种水稻适应湿热气候,产量颇高,且口感良好。李承乾得知后,意识到若能将此稻种引入大唐,特别是南方地区,必将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强国力。
大唐派出使者,携带大量的丝绸、瓷器等珍贵礼物,前往缅甸,希望能与当地部落达成合作,引进稻种。使者们一路跋涉,终于抵达缅甸一个较大的城邦。城邦首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但当提及稻种之事时,首领却面露难色。
原来,缅甸各部落之间也对这种稻种极为珍视,将其视为部落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且,近年来,周边一些势力也盯上了这珍贵的稻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就在大唐使者到来前不久,一支来自天竺的商队,打着贸易的幌子,试图骗取稻种,被部落识破后赶走。所以,首领对大唐使者的来意心存疑虑。
大唐使者赶忙解释大唐并无恶意,只是希望互通有无,用大唐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物产,换取少量稻种,并承诺会与缅甸各部落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然而,首领虽被使者的言辞打动,但仍不敢轻易答应,他表示需与各部落首领商议后再做决定。
在等待商议结果的过程中,大唐使者积极与当地部落民众交流,展示大唐的先进技术,如造纸术、纺织技术等,还为民众治病,赢得了不少好感。但与此同时,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开始在部落中散布谣言,称大唐名为换取稻种,实则想将稻种据为己有,然后垄断粮食生产,对缅甸各部落不利。
这些谣言在部落中迅速传播,引发了不少恐慌和争议。一些部落首领听信了谣言,对与大唐合作之事坚决反对。而另一些首领则认为大唐实力强大,与大唐合作或许能给部落带来更多好处,双方为此争论不休。
就在局势陷入僵持之时,一支神秘的武装力量突然出现在缅甸边境。他们身着奇异服饰,手持精良武器,西处掠夺村庄,抢夺稻种。当地部落奋起反抗,但因武器装备和战斗技巧落后,节节败退。
大唐使者意识到情况危急,立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向李承乾禀明情况。李承乾得知后,深知此事关乎大唐的粮食安全与西南边境的稳定,决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由程咬金率领,前往缅甸,一方面协助当地部落抵御神秘武装力量,另一方面继续争取引进稻种。
程咬金领命后,迅速点齐兵马,日夜兼程赶往缅甸。抵达后,他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先对神秘武装力量进行了详细侦查。发现这股武装力量虽武器精良,但人数并不多,且长途奔袭后己显疲惫。
程咬金决定采用奇袭战术。他挑选了一批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接近神秘武装力量的营地。当营地中的敌人大多进入梦乡时,程咬金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营地。一时间,喊杀声西起,火把照亮了夜空。神秘武装力量在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但被唐军打得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激战,神秘武装力量大败而逃,丢下了大量的武器和抢夺来的稻种。
程咬金将夺回的稻种归还给当地部落,并表示大唐愿与他们共同守护这片土地。当地部落对大唐军队的英勇和大义感激涕零,之前反对与大唐合作的部落首领也改变了态度。
最终,在程咬金的努力下,缅甸各部落与大唐达成协议,同意向大唐提供稻种。作为回报,大唐将向缅甸各部落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并开放边境贸易,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随着稻种的引进,大唐南方地区开始试种这种高产水稻。李承乾还派遣农业专家前往南方,指导农民种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试种取得了成功,水稻产量大幅提高。
而通过此次事件,大唐与缅甸各部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西南边境也迎来了一段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