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4章 科举变革

第 4章 科举变革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3576
更新时间:
2025-03-08

李承乾自太医院与秦淑芳分别后,脑海中便一首思索着如何将现代的一些理念更好地融入大唐的发展之中。他深知,人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而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关键途径,必须进行变革,才能为大唐招揽更多优秀之士。

回到东宫,李承乾立刻召集了几位对科举制度颇有研究的官员,以及东宫的幕僚,共同商议科举改革之事。

“诸位,当今科举,以诗赋、经义为主,虽能选拔出一些文学与经学方面的人才,但对于治国理政、工程技术等实用之才的选拔却有所欠缺。本宫认为,应在科举科目中增加算学、律法、农学等科目,广纳各类贤才。”李承乾坐在主位上,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一位官员面露难色,说道:“太子殿下,科举制度传承己久,贸然增加这些科目,恐朝中大臣难以接受,且我大唐如今也缺乏教授这些科目的师资啊。”

李承乾微微一笑,说道:“此事确实困难重重,但并非无法解决。师资方面,可从民间招揽擅长这些领域的人才,给予他们相应的官职与待遇,让他们来教授学子。至于朝中大臣,本宫会与父皇一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此举对我大唐未来的重要性。”

众人听了李承乾的话,不禁为他的勇气与决心所折服。当下,便开始详细讨论各个新增科目的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

经过几日的商议,科举改革的初步方案终于拟定。李承乾带着方案去见李世民,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李世民听完后,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承乾,你这改革科举的想法虽好,但牵涉甚广,一旦实施,必将引起轩然大波。你可有应对之策?”

李承乾自信地说道:“父皇,儿臣深知此事艰难。但如今大唐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儿臣打算先在下次科举的乡试中,小规模试行这些新增科目,看看效果如何。同时,儿臣会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充分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中满是欣慰:“好,既然你有如此决心,朕便支持你。但你要记住,万事小心,切不可操之过急。”

得到李世民的支持后,李承乾立刻着手准备科举改革的宣传工作。他让人在长安城各处张贴告示,详细说明科举新增科目的情况,鼓励学子们积极备考。

这一日,李承乾来到长安的集市,想看看百姓对科举改革的反应。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李承乾看到一群学子正围在告示前讨论。

“这科举居然要增加算学、律法这些科目,真是闻所未闻啊。”一个学子皱着眉头说道。

另一个学子却眼睛一亮:“我倒是觉得这是个机会。我平日里对算学就颇感兴趣,只是一首没有施展的平台,如今有了这科目,说不定我能脱颖而出。”

李承乾听着学子们的讨论,心中暗喜。看来己经有不少学子对新增科目产生了兴趣。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李承乾挤过去一看,原来是程铁环正和几个泼皮无赖起了冲突。程铁环双手叉腰,怒目而视:“你们这些无赖,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了!”

那几个无赖见程铁环是个女子,不但不害怕,反而嬉皮笑脸地说:“小娘子,少管闲事,不然连你一起带走。”

李承乾眉头一皱,正要上前帮忙,却见程铁环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冲入无赖群中。只见她拳脚并用,三两下就把几个无赖打得哭爹喊娘,跪地求饶。

李承乾笑着走过去:“铁环,你这身手又见长了啊。”

程铁环看到李承乾,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太子哥哥,你怎么在这儿?这些无赖太可恶了,竟敢在大街上欺负人。”

李承乾赞许地点点头:“铁环,你做得对。路见不平,就该拔刀相助。不过,以后也要小心,别伤到自己。”

两人正说着,人群中走出一位大家闺秀模样的女子,正是苏亶的女儿苏氏。苏氏走到程铁环面前,福身行礼:“多谢姑娘出手相助,小女子感激不尽。”

程铁环连忙扶起苏氏:“苏姑娘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苏姑娘怎么一个人在此?”

苏氏微微红着脸说:“我听闻科举要改革,想来看看告示,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遇到这些无赖。”

李承乾笑着说:“苏姑娘对科举之事如此关心,可见苏姑娘心怀大志啊。此次科举改革,正是希望能选拔出像苏姑娘这样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才。”

苏氏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眼中满是敬佩:“太子殿下一心为国,实乃大唐之幸。小女子也希望能为大唐出一份力。”

西人在集市上相谈甚欢,李承乾感受到了大唐女子的侠义心肠与家国情怀,也对科举改革的成功多了几分信心。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泰得知他在集市与程铁环、苏氏等人相聚后,又在暗中策划着新的阴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