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33章 争分夺秒的筹备

第 33章 争分夺秒的筹备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2718
更新时间:
2025-03-08

唐俭带回的消息,让李承乾既看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又深感时间紧迫。这宝贵的十日,必须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完善军事防御,筹备贸易条件,同时还要警惕朝堂内部五姓七望可能的破坏。

李承乾首先召集李靖等将领,再次细化防御计划。“李将军,突厥只给了我们十日时间,这期间我们要让防御固若金汤。”李承乾指着军事地图说道,神情严肃而专注。

李靖点头,目光坚定:“殿下放心,末将己安排士兵加固城墙,在险要之地设下的伏兵也在加紧训练。另外,负责偷袭突厥粮草辎重的精锐部队己经准备就绪,只等合适时机出发。”

李承乾思索片刻,又道:“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加强情报收集。突厥狡诈多变,我们要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可多派一些斥候,深入敌营附近打探消息,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安排完军事防御,李承乾又马不停蹄地来到负责边境贸易的部门,与官员们商讨给突厥的贸易条件。“既要满足突厥的需求,让他们有退兵的意愿,又不能损害我大唐的根本利益,此事需谨慎斟酌。”李承乾说道。

官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初步拟定了一份贸易条款,包括适度开放边境贸易市场,规定交易货物种类及数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等。

然而,朝堂之下,五姓七望并未因李世民的斥责而收手。他们暗中联络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官员,企图在这十日之内制造混乱,破坏李承乾的筹备计划。

五姓七望中的一位族长秘密召集众人,低声说道:“如今突厥压境,正是扳倒李承乾的好时机。他若应对不力,必定失去陛下信任。我们可在粮草调配、贸易条款制定等方面动手脚,让他焦头烂额。”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承乾遇到了一系列麻烦。负责运输粮草的官员突然称道路被洪水冲毁,无法按时将粮草运往前线;贸易条款在送往中书省审核时,竟莫名丢失。李承乾深知这背后定有黑手,他一边派人调查,一边重新安排粮草运输路线,督促相关部门尽快重新拟定贸易条款。

“这些人竟敢在如此关键时刻捣乱,实在可恶!”李承乾心中愤怒不己,但他明白,此时不能慌乱,必须冷静应对。

与此同时,在边境,突厥的斥候不断窥探大唐的防御部署。颉利可汗得知大唐正在加紧准备,心中也有些担忧。“大唐这几日动作频繁,看来是想利用这十日时间做足准备。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可派小股骑兵试探一下他们的防御。”颉利可汗对身旁的将领说道。

很快,一股数百人的突厥骑兵如旋风般冲向大唐边境的一处防御点。大唐守军早有准备,立刻万箭齐发,一时间喊杀声西起。突厥骑兵见无机可乘,只好退了回去。

李承乾得知突厥的试探后,更加坚定了加快筹备进度的决心。他日夜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亲自监督各项事务的进展。在他的努力下,粮草运输重新顺畅,新的贸易条款也顺利拟定并送往突厥营帐。

然而,五姓七望并未就此罢手。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更为恶毒的计策,企图煽动边境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制造内乱。他们派人在边境城镇散布谣言,说大唐无力抵挡突厥,百姓将生灵涂炭,只有逃离家园才能保命。一时间,边境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逃离。

李承乾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及时安抚百姓,不仅会影响边境防御,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他该如何平息这场谣言风波,稳定边境局势?又能否在剩下的时间里,成功应对突厥的威胁,化解五姓七望带来的危机?大唐的命运,依旧在风雨中飘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