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飞歌
贞观飞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飞歌 > 第 32章 唐俭出使与朝堂波澜

第 32章 唐俭出使与朝堂波澜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飞歌
作者:
111永恒的不死鸟1
本章字数:
2984
更新时间:
2025-03-08

唐俭踏入突厥营帐,一股浓烈的膻腥味与肃杀之气扑面而来。颉利可汗斜倚在虎皮椅上,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唐俭,眼神中满是戏谑与不屑。

“大唐使者,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莫不是大唐怕了我突厥的铁骑,想来求和?”颉利可汗率先开口,声音粗犷而傲慢,引得两旁将领一阵哄笑。

唐俭镇定自若,微微拱手行礼,神色不卑不亢:“可汗此言差矣。我大唐向来不惧外敌,此次派我前来,一则是想与可汗商讨和平共处之策,避免生灵涂炭;二则,听闻可汗近日在边境集结大军,我大唐上下虽严阵以待,但仍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无意与突厥大动干戈。”

颉利可汗冷哼一声:“和平共处?大唐历经天灾,国力大损,此时不正是我突厥成就霸业的好时机吗?你们大唐拿什么和我谈和平?”

唐俭微微一笑,从容应对:“可汗,您只看到大唐历经天灾,却没看到我大唐百姓众志成城,军队士气高昂。若突厥贸然进攻,我大唐定将拼死抵抗,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况且,即便突厥侥幸取胜,也必将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周边其他部落若趁虚而入,可汗又当如何?”

颉利可汗眉头微皱,唐俭的话让他心中不免有些动摇。他身旁的谋士见状,连忙上前低语:“可汗,莫要被他言语迷惑。大唐如今内忧外患,正是我们的机会。”

颉利可汗听后,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哼,唐俭,你休要巧言令色。今若拿不出让本可汗满意的条件,就别想走出这营帐。”

唐俭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镇定:“可汗,和平对于双方皆有益处。若可汗愿意罢兵,我大唐愿意开放边境贸易,让突厥的马匹、皮毛等货物畅通无阻地进入大唐,这对突厥的发展可是大有好处。”

营帐内顿时安静下来,颉利可汗陷入沉思。开放边境贸易,确实对突厥极具吸引力,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进攻大唐的大好机会。

就在唐俭与颉利可汗周旋之时,长安朝堂上却又起波澜。五姓七望家族见大唐面临突厥威胁,认为有机可乘,竟暗中指使一些官员上奏,提议削减对灾区的重建投入,将资源转而用于应对突厥。

“陛下,如今突厥大军压境,边关战事紧急,灾区重建可暂且放缓。应集中财力物力,确保边境安稳。”一位受五姓七望指使的大臣说道。

李承乾立刻反驳:“此言差矣!灾区百姓历经磨难,此时若放缓重建,他们将再次陷入困境,民心必失。况且,稳定国内局势,才能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应对突厥,我们己有周全部署,无需削减灾区重建资源。”

然而,这些大臣在五姓七望的授意下,依旧不依不饶。朝堂上争论不休,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心中颇为恼怒。他深知五姓七望此举意在削弱李承乾的影响力,趁机巩固自身利益。

“都住口!”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灾区重建与应对突厥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朕意己决,谁若再敢提出削减灾区重建投入,扰乱朝堂,严惩不贷!”

李世民的威严震慑住了众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李承乾感激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心中明白,要想真正解决五姓七望等势力带来的问题,还需从长计议。

而在突厥营帐,颉利可汗经过一番思考,终于开口对唐俭说道:“唐俭,本可汗给大唐十日时间,若十日内大唐能拿出让本可汗满意的边境贸易条件,并且送上足够的金银财宝作为诚意,本可汗便考虑退兵。否则,大军即刻进发,踏平大唐。”

唐俭心中大喜,这十日时间对大唐来说至关重要,可让大唐进一步完善防御部署。他连忙说道:“好,可汗一言为定,十日后,我大唐定会给可汗一个满意的答复。”

唐俭带着这个消息火速赶回长安,李承乾得知后,立刻与群臣商讨如何利用这十日时间做足准备。然而,五姓七望家族必然不会轻易罢休,他们又会在这关键的十日里使出什么手段?李承乾能否在应对突厥威胁的同时,化解朝堂内部的危机?大唐的命运,依旧悬于一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