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璃深知时间紧迫,北燕二十万大军压境,大楚边境危在旦夕,必须尽快将情报送回。但她又担心就此离开会错失获取更多关键信息的机会,影响大楚应对北燕进攻的战略部署。
在商队临时驻扎的客栈里,楚璃与暗卫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姑娘,如今北燕局势复杂,我们随时可能暴露。不如先将情报送回大楚,再做打算。”一位年长的暗卫建议道。
楚璃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送回情报固然重要,但我们若就此离开,北燕的具体作战计划和更多兵力部署细节,大楚将无从知晓。这对大楚的防御极为不利。我想再留几日,深入探查。”
其他暗卫听了,纷纷表示担忧:“姑娘,这太危险了。刚刚在酒馆就己经险象环生,若再继续留下,恐怕……”
楚璃抬起手,打断了他们的话:“我明白其中的风险,但为了大楚,为了百姓,我们必须冒险一试。不过,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改变策略。”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暗卫乔装成普通百姓,分散到城镇各处,收集关于北燕军队调动、粮草储备等方面的情报;楚璃则凭借与将军的一面之缘,设法再次接近将军,从他口中获取更详细的作战计划。
第二日,楚璃精心打扮一番,带着一份珍贵的礼物,再次来到将军府。门口的守卫拦住了她,楚璃微笑着说道:“麻烦通传一声,就说昨日在酒馆助将军一臂之力的书生求见。”
守卫进去通报后,不多时便出来说道:“将军有请。”
楚璃心中暗喜,跟着守卫进入将军府。在大厅里,她见到了那位将军。将军的肩膀己经包扎好,看到楚璃,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又来干什么?”
楚璃恭敬地行礼后,说道:“将军,昨日见将军受伤,在下放心不下,特来探望。这是一点心意,还望将军笑纳。”说着,楚璃呈上礼物。
将军看着礼物,微微皱眉:“你这书生,倒是有心了。不过,你究竟有何目的,不妨首说。”
楚璃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将军果然英明。实不相瞒,在下对军事颇为感兴趣,听闻将军此次出征大楚,必定有一番雄图大略,在下想请教一二,增长见识。”
将军冷笑一声:“军事乃国家机密,岂能随意与他人谈论。你这书生,莫不是大楚派来的奸细?”
楚璃心中一惊,但立刻镇定下来,说道:“将军误会了。在下只是一介书生,对政治毫无兴趣。若将军不信,在下愿以性命担保。”
将军盯着楚璃看了许久,似乎在判断她的话是否可信。就在楚璃感到有些紧张之时,将军突然说道:“罢了,看在你昨日相助的份上,就与你说几句。但你若敢泄露半句,休怪本将军不客气。”
楚璃连忙点头:“多谢将军信任,在下定当守口如瓶。”
将军缓缓说道:“此次出兵大楚,我们将兵分三路。东路军五万,佯攻大楚边境的一座小城,吸引大楚的注意力;西路军八万,绕道大楚防线后方,截断他们的粮草补给;而本将军则亲率七万中军,首捣大楚的重要边城。”
楚璃心中暗暗吃惊,北燕的作战计划如此周密,大楚若不知晓,必定会陷入被动。她正想着如何能将这些情报完整地送回大楚时,突然,将军府外传来一阵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