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是让大舅舅做卤汤菽豆腐干。
卤汤不用现备。
就是卤完豚肉,下水之后用的卤汤。
菽豆腐,用厨刀切成薄片。
起锅烧油,三四成油温,下入菽豆腐片,慢慢炸成颜色金黄时,捞出控油,之后,下入卤完豚肉,豚心肝肺下水后的卤汤里,卤上半个时辰。
不得不说,炸好的菽豆腐片,泡在卤汤里时间越长越有味道,当然包括豚肉汤的味道,另外,徐州也让大舅舅,煮了一些稚鸡蛋,剥了皮之后,也炸了之后放到卤汤里,与菽豆腐片一块卤。
之后捞出时,让外公尝了一下,差点没把他香馋了。
当然这些卤好的东西。
最后,都被送到了酒肆铺子里。
包括刚做好的菽豆腐,刚生好的新鲜的菽豆芽,及卤豚肉汤里卤好的菽豆腐片,炸稚鸡蛋。
这一些新鲜的东西,一到了酒肆铺子。
村镇里的禾农们,先是感觉新奇。
接着尝过了味道的好处之后,便是哄抢着买。
因为冬日里,以前除了菘菜,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现在有了这些,价钱又不贵,秋日里禾农们收了稻谷,早已换了铜钱,所以每个人买上一些回家解解馋,还是有这个条件的。
因为酒肆铺子里的木牌子上,明明白白,清楚的写着。
菽豆腐,一斤五个铜钱。
菽豆芽,一斤两个铜钱。
卤菽豆腐片,每碟五个铜钱。
卤炸稚鸡蛋,三颗两个铜钱。
价钱还是不算高的。
一般的禾农们也买的起。
后来,三舅舅用徐州的法子,捞的河鲤,杂鱼多了,也开始拿到了酒肆铺子里卖。
徐州便教着大舅舅,怎么做卤汤溪鱼。
收拾干净的河鲤,及其他的大型鱼,用厨刀改成快,或大条,起锅烧油,炸至颜色金黄,捞出控油。
另起锅烧油,下入黄糖炒制变色,下入八角大料,茴香,野山花椒,煸炒出香味,加入山姜,山葱,山茱萸,酱汁,盐,黍酒,炒制一下,加入宽汤,大火烧开,小火时,下入炸好的河鲤,和其他杂鱼快,大条,在汤汁中慢煨上半个时辰,等汤汁入了鱼快,大条鱼条的味时,并且汁也收得差不多了,停火,并暂时的浸泡一会,之后,捞出放到陶盆里,放晾。
至于那些柳条鱼,小杂鱼,不好卤制。
只将它们收拾,清洗干净之后,下入热油,炸至鱼身,骨至酥即可。
这样,这些炸好的柳条鱼,及小杂鱼,吃起来,口感焦脆,再佐上一碗黍酒,那可是神仙也比不上的日子。
做好的卤鲜溪鱼块,及大条,被放到陶盆里,送到酒肆铺子里,旁边摆上了炸好的柳条鱼,及小杂鱼。
也引来了一些好鱼的食客。
于是,便有人打了一陶碗黍酒,要了一份卤鲜溪鱼,或炸柳条鱼,小杂鱼,坐在酒肆铺子里,佐着黍酒,慢慢的饮。
外面虽然还是留有残雪。
可是酒肆铺子里,烧着两个炭盆。
并且酒肆铺子里的门外面也挂上了一层厚厚的苇帘。
禾农们要的高度的黍酒。
味道有些辣,但是入嗓之后,浑身便变得特别舒服,温暖。
高度的黍酒,是十个铜钱一碗。
低度的黍酒,是五个铜钱一碗。
但是现在天冷了,禾农们基本上不点。
卤河鲜鲤杂鱼,也是八个铜钱一碟。
炸好的柳条鱼,小杂鱼,同样一碟,八个铜钱。
这样花上十几个铜钱,就能在这留有残雪的冬日里,享受一下美酒佳肴的乐趣。
对禾农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