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 第86章 苏州大家田产风波

第86章 苏州大家田产风波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缅甸开始复国
作者:
年轻油条明先生
本章字数:
3788
更新时间:
2025-01-30

苏州,江南腹地,天时地利人和的富庶之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便遍布世家大族,养活了无数田舍翁,也成就了无数富甲一方的地主。袁家便是其中之一。

袁家原是苏州城内一等一的名门望族,祖上曾在朝中任职多年,乃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自朱明开国以来,袁家在当地经营田产已有数百年,依靠祖上余荫与田产之利,袁家财势延续至今。到如今,袁家在苏州一带拥有的田地,若将地契摞起来,足有半人高。

然而,再深的底子,也难逃天降大变。自朱由榔复国以来,江南的土地清查政策便如雷霆一般席卷而来,摊丁入亩与地税改革,更是让一向安然无恙的地主阶层如坐针毡。袁财主表面一脸平静,心中却如翻江倒海。田契虽多,但自家土地远不止契约上所写。多年来,为了避税,袁家巧立名目,将部分田产转至族人、门客名下,甚至不惜买通地方官员,故意隐瞒。

但这次不一样了。朝廷命官带着人马进了苏州,张贴告示要求所有地主在一个月内主动上报田产,随后由政府派人实地核查。袁财主虽为名门,却不敢贸然托大。尤其听闻江南不少地主隐报土地被查出后,不仅土地被充公,家族还被抄没,他更是冷汗涔涔。

“哼,就算是改朝换代了,咱老袁家还是本地数一数二的地主。现如今,朱皇帝又回来了,也不能对咱老袁的田产下手。”

“老爷,咱这么瞒报,不会出什么事吧?”

“你他妈的贱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袁财主当即给了多嘴的小妾一巴掌。

“还敢咒你老爷!咱们老袁家在苏州城做了几百年的地主了,我就不信能栽在他永历身上!咱就少报一点,又能怎么着?他怎么查的出来?衙门的人多打点就是了,他难不成还能从天上看?”

尽管心底不安,但袁财主仍对朝廷的土地清查存有侥幸心理。凭借祖上余威,他断定,只要自已动作隐秘,地方官员不会动他这个苏州老牌世家。

清查的日子如期而至。这一天,朝廷官员带着随从敲开了袁家大门,堂上悬挂的圣旨金光闪耀,令人不敢直视。袁财主战战兢兢地跪在大堂中央,将早已准备好的田契递上。

“根据田契,袁家在苏州一带田地共计两千三百亩。”他双手奉上文书,声音有些颤抖。

官员只是冷冷地接过田契,随后让手下将其记录在册,随即冷声道:“清查令已下,田契之外,朝廷自会核查。袁老爷放心,若无隐瞒,必不会让您受委屈。”

话虽说得平静,但袁财主的心跳却加速了几分。

次日,朝廷派遣的清查队开始了实地核查,手段果然不同凡响。这队人马中有地籍测量专家,也有持着地图的田产官员。但更让袁财主惊恐的是天空中盘旋的飞艇。

“坏了,他们还真能从天上看!那不是用来打仗的吗?永历怎么不讲武德呀?怎么还能用在这地方?啊啊啊啊!”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东西——朱由榔亲自下令调派的飞艇队,配备了最新的地形绘制设备,专为土地清查而设计。飞艇高空飞行,精准记录每块土地的大小与位置,甚至用特殊技术识别土壤的种植痕迹。一天下来,袁家附近所有的田地,连地界上的一棵树都被清查得清清楚楚。

三天后,袁家收到清查结果。袁财主隐瞒田地多达800亩,占总田产的三分之一!

清查官员怒不可遏,当即宣布:“袁家隐瞒土地,按律惩处!根据大明律,隐瞒土地的部分视为无主地,直接充为皇庄!”

袁财主脸色瞬间苍白。他虽然心中愤怒,但明白此时此刻,哪怕说一句“这是我的田”,便是欺君之罪,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他咬紧牙关,强压住内心的恐慌,连连叩首道:“小民知罪,小民知罪!请大人宽恕!”但官员毫不留情,清查令当场执行,隐瞒的800亩土地转入皇庄管理,剩下的部分虽保留在袁家名下,但税收增加一倍。

清查之后,这800亩土地立即被朱由榔改为皇庄,并以极低的地租出租给附近的贫困农户。袁家隐瞒多年的田地,如今成了百姓的新生希望。

农民们一开始对皇庄政策半信半疑:“地租才10%?怎么可能!以前佃袁老爷的田,每年最少都得交五成!”

“哎,这朝廷还说了,要是种植朝廷特定的农作物,这皇庄还能再减免税收呢!好像是叫什么玉米番薯。”

“一成就已经够少了,还要再减,这该不会是官府的缓兵之计吧?这不是糊弄咱老百姓吧!”

“这你就多虑了,你一穷二白的,他糊弄你干什么?管他呢,反正这地我先种了!”

直到收获季节,官府果然只收一成租粮。农民们喜出望外,这才真正相信皇庄的地租确实如此之低。“我们佃地耕田,还是得付地租的,”一位老农笑着说道,“但朝廷收得少,剩下的粮食我们家吃得饱、用得多,日子越过越好啊!”

袁财主自此一蹶不振。苏州城内的其他地主见状,无不胆战心惊,纷纷主动上报土地,生怕步了袁家的后尘。

朱由榔推行的这场土地清查,不仅让隐瞒田地者付出了代价,更通过皇庄制度向百姓展现了新朝廷的仁政之心。在江南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向土地,种下希望。明朝的复兴,正从这片良田沃土开始扎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