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的修建持续进行,然而资金短缺的问题依旧严峻。财政部部长王?为此连日忧虑,终于在一次朝会上将此事提了出来。
“陛下,各位大人,虽然朝廷已经尽力筹集资金,但滇缅公路工程庞大,仅靠国库和捐资恐怕难以为继。如果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不但工期会延误,甚至可能让百姓丧失信心。”王?一脸郑重地说道。
朱由榔皱起眉头:“王卿,那你有什么良策?此路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断不可轻言停滞。”
王?拱手答道:“臣近日与彭首相及大明国家建筑有限公司周总经理大人商议,认为可以借鉴陛下之前提出的国债的概念以及明初时期筹措漕运资金的方法,向民间发行公路债券,或者进行路段招标。”
“凡是愿意承担部分路段修建的商人或乡绅,不仅可以获得债券的利息回报,还可以在路段竣工后获得固定年限的路费收取权。”
听到这里,朱由榔的眼中露出一丝惊讶:“嗯,你倒是会举一反三。债券倒是个办法,但让民间商人收取路费,这岂不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行政院首相彭瑜接过话来:“陛下,臣以为此事并非如此。收取路费的标准和期限,朝廷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提前规定,确保不至于剥削百姓。同时,由于道路是商人自已修建维护,朝廷不必再额外负担这部分开销。这种方式能大大减轻国库压力,同时也调动了社会力量。修路的最终收益,不仅仅在于眼前的路费,而在于道路畅通带来的经济繁荣。”
朱由榔低头沉思,片刻后抬起头道:“这倒是一个合作双赢的办法。不过,具体如何实施,你们可曾有详细规划?”
……
为了让计划更加完善,财政部召集了一场高规格的会议,参与者包括各部官员、富商代表和地方乡绅。会议在昆明的议事厅举行,王?主持。
王?首先起身,向与会者阐述了发行债券和路段招标的核心思路:“滇缅公路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朝廷希望能借助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这一伟业。凡购买公路债券者,朝廷将按年支付固定利息。而愿意参与路段修建的乡绅和商贾,则可以在道路竣工后获得三十年的路费经营权。”
一名富商代表提出疑问:“王大人,这路费的标准是否完全由我们决定?如果建成后维护费用增加,我们是否可以提高收费?”
王?摇头:“绝不可以。路费标准由朝廷统一制定,商议后写入条款。只许合理收取,不得随意加价。此外,每段路的建设质量也会严格验收,若未达标,经营权将被取消。”
一名乡绅说道:“这样看似公平,但如果我们投入巨大资金,三十年的经营权又不能随意涨价,岂不是风险太大?”
明建总经理周安成解释道:“各位不必担心,朝廷会在合同中约定,若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导致损失,财政部会拨款补贴。同时,经营者在期限内的收益归已,三十年后路权将收归国有。这既能保障公共利益,也让你们获得长久收益。”
经过多次讨论,政策逐渐明朗。朝廷随后向云南各地发布告示,详细列明债券发行计划与路段招标的细则。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商界的广泛关注。
昆明城内的富商张德兴看到告示后,心中动了念头。他召集了家族成员,一边摊开滇缅公路的规划图,一边说道:“这次修路,是我们参与朝廷大事的好机会。我们可以承接保山到德宏的一段,这里商贸往来频繁,经营路费三十年,定能获利。”
张家的一名年轻人却提出反对:“祖父,风险太大了。这条路贯穿崇山峻岭,建设成本高不说,还可能遭遇山洪和滑坡。如果赔了,谁来负责?”
张德兴笑了笑:“但凡有风险的事,才值得一试。再说,朝廷已经承诺补贴不可抗力的损失,这是我们张家拓展商路的大好机会。”
最终,张家决定竞标,并成功中标了保山到德宏段的修建权。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的乡绅和商人也纷纷响应,有的购买债券,有的直接参与路段招标。一时间,滇缅公路的建设热潮席卷云南。
为了确保工程的公平性与高效推进,朱由榔特意成立了“特设滇缅公路督办司”,负责监管招标、资金流向以及道路的质量验收。这一机构直属行政院,由彭瑜亲自负责,当然了,等这项工程顺利完结了,就可以撤销该衙门,朱由榔才不会养冗官。
彭瑜首相巡查时,发现德宏段的工程进度比预期快了不少。他问道:“张家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推进?”
随行的地方官笑着答道:“首相大人,张德兴是个聪明人。他不仅动员了家族的工匠,还从缅甸雇佣了一批熟悉山地施工的劳工,效率自然比其他地方高。”
彭瑜点头:“这样的民间力量,正是朝廷所需要的。只要我们制度完善,就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社会上的力量还是要多多调动。”
几年后,滇缅公路的第一批路段陆续通车。商旅们纷纷走上新修的道路,沿途设立的驿站和商铺也开始运营,整个云南的经济焕发了新的活力。
一名挑着茶叶进城的商贩说道:“以前进城要翻几座大山,一天也到不了,现在这条路修好,半天就到了,真是方便!”
“可不是嘛,看有的地方他们还建了隧道,真不知道怎么做的。这要是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
另一名路过的农夫笑着接话:“是啊,虽然路费要交几个铜钱,但省时又省力,值了!”
这些声音在日后逐渐传回到已经“攘除奸凶,还于旧都”的朱由榔耳中,让他欣慰不已。他知道,滇缅公路的成功,不仅在于路的畅通,更在于百姓对未来的信心。
滇缅公路的建设模式被确立后,朝廷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还为未来国家建设树立了合作共赢的典范,也意味着朱由榔思想在实践领域的一次巨大成功。这一创新性的制度改革很快引起了大臣们的反思和讨论。
彭瑜在朝会结束后的私下议论中说道:“陛下的远见卓识,将为后世开创先河。民间资金与国家资源的结合,让我们以最低成本完成了最大的目标。这条滇缅公路将不仅是西南的大动脉,更是国家治理理念的一次革新。”
与此同时,财政部也开始统计收益模式的初步数据。根据前几年的通车路段反馈,债券的购买者年利息回报稳定,而路段经营权的收益大大超过了预期。在一个更加规范、公平的市场体系下,更多的商人愿意加入到类似的项目中。
随着滇缅公路逐步贯通,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商业活动迎来了新高峰。各地的百姓不仅感受到生活的便利,更开始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中,这条路,已然成了一个象征——百姓与朝廷共同创造未来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