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端坐在昆明那庄严肃穆的议事厅中央,他的目光沉稳而专注,静静地聆听着行政院首相彭瑜条理清晰的汇报。此时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仿佛每一个人的呼吸都能被清晰听见。
只见彭瑜缓缓翻开手中那份承载着重任的文卷,他的神色庄重且严肃,声音洪亮而有力地向朱由榔禀报:“陛下,此次关于滇缅公路的规划案已在行政院中顺利通过。然而,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便是如何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并明确各项工程任务的具体责任归属。”
说到这里,彭瑜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后继续道:“陛下您请看,这条即将动工修建的公路将会贯通云南与缅甸两地,其起点位于咱们的昆明城,终点则直达仰光港。初步估算下来,这一公路的总长度恐怕不会低于两千公里啊!如此漫长的距离,其施工难度和所需投入可想而知。”
“但毋庸置疑的是,一旦此路修成,它不仅仅会成为连接两省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更将对我国地方经济的振兴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巩固边疆防线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
朱由榔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那深邃而沉静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他心里非常清楚,要想在这崇山峻岭之间修筑起这么一条蜿蜒曲折的公路,其困难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工程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犹如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前;资金方面的严重短缺就像是一道无法填补的鸿沟,令人望而生畏;如何有效地动员广大百姓参与进来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民众的抵触情绪;还有各地方之间的协调工作,也是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功亏一篑。
“彭卿啊,既然情况如此严峻复杂,那么不知你可有什么详细周全的应对之策呢?”朱由榔一脸凝重地看向彭瑜,开口询问道。
只见彭瑜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地回答说:“启奏陛下,微臣已经召集了财政部、交通部以及云南当地的各级官员共同商议此事,并制定出了一套较为详尽可行的方案。我们计划将这条公路全线划分为八个段落,每个段落均交由相应负责的地方衙门来统筹协调修建事宜。”
“在工程开始的前期阶段,主要是以征召当地的民夫为主力军,同时派遣部分军队协助开辟道路,而工部则会派出专业人员负责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支持。至于所需的资金嘛,一方面由财政部划拨专款予以保障,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倡导各地的乡绅和富商慷慨解囊捐资修路,并赐予他们一定的荣誉称号作为回报。”
朱由榔点头称是,又问:“这样是否会影响百姓的生计?若是民夫徭役时间过长,地方如何安置?”
“陛下,臣以为,所有徭役民夫的劳动时间须明确限制,每月不得超过二十日,其余时间由衙门派发补贴。至于物资短缺问题,云南本地的石灰石和砂石丰富,可就地取材。至于水泥,则从仰光港进口,缓解生产压力。”
朱由榔听罢,缓缓道:“朕并不想让修路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任何地方官若是借此搜刮民财、鱼肉乡里,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你下去后,要加紧巡视,确保此事能够落实。”
彭瑜对朱由榔鞠了一躬说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滇缅公路的第一步,是实地勘探与测绘。朱由榔指派财政部部长王?以及大明国家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安成前往大理进行实地考察。队伍中还带了一些擅长山地测绘的工匠和技术人员,人人背负工具,跨越了蜿蜒的群山。
行至大理苍山脚下,测绘队迎来了第一个挑战——这里的地形复杂,峡谷与溪流交错,常年积水导致土壤松软,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泥沼。王?站在峡谷边缘,眺望着远处的山势,皱眉说道:“如果沿峡谷建路,虽然可以避免高山的阻隔,但水流湍急,容易冲毁路基。”
周安成却持不同意见:“沿山修建固然艰难,但路基更为牢靠。即便耗费更多时间,长远来看却更加稳妥。”
王?思忖片刻,建议道:“我们可以结合两者,将一段路绕山而行,一段路沿谷铺设石桥。虽然复杂,但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减少绕行的距离。”
众人点头称是。接下来的数日,他们昼夜不停地在大理一带进行勘探,记录下每一寸地形的细节。在此期间,他们还遇到了当地的村民。
测绘队在大理停留时,一个叫阿德的年轻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他是当地一名木匠,见多识广。阿德热情地接待了赵孟昌等人,主动提出带领测绘队翻越一段险峻山岭。
“我祖辈都生活在这里,这些路我闭着眼睛也能走。”阿德自信满满地说。
果然,在他的带领下,测绘队顺利找到了一个原本未被发现的山间小路。这条路虽然狭窄,却比他们预想中的线路要短上数十里。赵孟昌大为赞赏,当即决定将阿德招募到修路工程中担任向导。
在修路过程中,阿德并不仅仅只是领路,还主动提议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制作临时桥梁,以方便民夫运输物资。这一建议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节约了不少时间。
“修这条路对我们村子来说是件好事。皇帝说欲致富先修路,将来我们村种的粮食、养的牲口都能卖到外面去,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阿德看着山间的工地,脸上满是期待。
滇缅公路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在保山境内,测绘队遭遇了连日暴雨,导致土方塌方,几乎掩埋了刚铺设的路基。地方官员急忙向昆明求助,彭瑜接到消息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派遣人员协助灾后重建,并从周边地区调运石料和木材支援。
工程逐渐推进至德宏地界时,问题却又变得复杂起来。这里的热带雨林环境让工人们苦不堪言,毒蛇、蚂蟥频繁出没,甚至有民夫因疟疾病倒。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朱由榔命令工部派遣医官前往,同时拨发大批药品,并加强防护措施,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与此同时,财政部部长王?也紧急调拨了后续的资金。虽然捐资的乡绅数量远超预期,但滇缅公路的工程规模实在庞大,仅靠国内资源仍显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