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末语与阿爷李儒看过了铺子之后。
李儒便问二房里的小女娘,如何做。
李末语说,准备经营食铺。
荷花村外的湖上,湖鱼较多,可以先做一些湖鱼的菜肴试上一试,而且湖鱼在他们这里也便宜,到时开店的时候,成本也低。
李家家主李儒赞许的笑了。
二房里的小女娘,果真是个有数的,打算也好。
转而李末语又说。
此铺子现在不需要再翻新,只需稍微修缮一下即可,到时开门前扫扫,收拾并擦洗干净之后,就可以做菜食营业了,并且她以后需要二房里的二女娘李可卉帮忙,看哨阿爷李儒能不能回老宅,帮忙与阿母小顾氏把这件事情说一下。
另外还有两件事。
一个是这个铺子之前是茶铺子。
现在已经改成食铺铺子了,必须另刻一个食铺的木牌,挂于新铺子的门口上。
食铺的新名字,就叫做李氏烧鱼坊。
这个事需要阿爷李儒,去木器坊找人去做。
另一件事,就是对外不能说这个铺子,是她李末语的,可以对外宣称这个铺子,这个铺子是高阳县令夫人韩氏,委托他们家经营的。
而且就是在食铺准备修缮及开门之前,食铺营业是需要一些黍酒之类的放于店铺里面的,所以阿爷李儒必须要先购买一些黍米,李末语要先于食铺开门之前,制作一些黍酒放在食铺里面。
之后好供应,那些前来用食的客人点酒。。
阿爷李儒见二房里的小女娘,安排的比较妥当,于是便答应下来了。
之后,便是去了镇上的钱庄。
将一百两的那个银票,换成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另外的五十两银票,便换成两锭十两纹银,另外其他的便都换成了碎银及铜钱。
之后,先是在桃花镇上找到了一些散工,将铺子的里里外外的,重新修缮并刷上了一层新灰。
用二房里的小女娘的话说。
这叫重新开店,图个吉利。
之后,给了这些散工干活的劳作费用。
然后便去了镇上的一个木器坊。
定制了一个店铺的木牌。
之后,便是又从镇上码头里的坊市铺子中,买了一些黍米,之后。
便是在镇上的码头上随便找了地方歇息,慢慢等待从湖上捕鱼的二子李河回来。
下晌的时候。
李河摇着渔船来到了桃花镇的码头。
卖完鱼获,交了当日鱼税。
之后。
家主李儒他们三个也已经找了过来,由于李儒之前已经买了一些黍酒,所以李河便不用再买了,但是自家的小女娘李末语,却又让他买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豚肉,及半斤黄糖,一小瓶黍醋,两把青菜捎回去。
李末语见渔船上还有阿父李河,在水仓里留下的两条湖鱼,及几节湖边挖到的新藕,觉得这些菜回老宅之后,准备做一些开食铺的新食肴菜品的原材料也差不多够用了。
于是便笑呵呵的携了阿爷李儒上了渔船。
一路之上,湖面上。
风轻水秀,还伴有一阵偶尔飘过来的渔船。
别说,现在的李末语不知道心里有多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