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 第38章《抵抗》

第38章《抵抗》

加入书架
书名:
世俗逆旅:亲家公亲家母私奔记
作者:
夜阑听书语
本章字数:
4270
更新时间:
2025-01-24

杨万山沉思了片刻,说:“老刘家这是故意和我们作对呀,不压压他们的威风,照这样下去,我们的权威就得被老刘家架空了,村里人要是都跟着学,不交三提五统,我们的工作就没法开展了。”

杨大志望着他问:“那咋个治法呀,老刘家这几年可嚣张了,叔您心里有主意吗?”

杨万山咬咬牙说:“你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给他来点硬的,他们就以为我们好欺负。”

杨大志问:“咋个硬法?”

杨万山说:“今年的公粮和三提五统一起收,你组织人开着拖拉机去每家每户收,先拿老刘家开刀,谁家要是说没钱交三提五统,就用麦子抵,按市场上最低的价格折算。”

杨大志说:“要是老刘家人耍横怎么办?”

杨万山说:“把治保和联防的人带上,谁要是敢耍横,就以大队的名义治他。”

“那好,我就按叔您说的办。”

杨大志当即打开大喇叭,把需要组织的人员叫到了大队部。联防和看青的都是村里的刺头,好人可干不了这得罪人的活儿,把这么多歪瓜裂枣聚在一起,也挺壮观。团结就是力量,刺头们聚在一起就更刺头了,显得更加痞气。杨大志说明了任务,刺头们便争先恐后地表态,一句话,谁不交就收拾他,只是那齐心协力的样子有点像在起哄。

睡过晌午觉的刘大来,顶着一头杂草般蓬乱的头发,眼睛红红的,像只病恹恹的猫,懒洋洋地倚靠在街门坎上。对门的庞大嫂正在过道里做针线活,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刘大来开口问道:“嫂子,你家今年收成咋样?”

庞大嫂停下手中针线,抬头回答:“五亩地打了二十八袋子,你大哥算了算,比不上去年。”

刘大来长叹一口气,应和道:“是啊,今年也不知是不是闹米虫的缘故,我家也比去年少收了几袋,我粗略估算了下,一亩地也就合五百来斤。”

庞大嫂接着说:“那我家可能更少,袋子都装不满。”

刘大来抱怨道:“这地真是没法种了,一年到头,刨去化肥、种子钱,剩不下几个子儿,还真不如去给人家打工呢。”

“可不是嘛!”庞大嫂抖了抖手中针线,激动地说,“听说老王家的孩子在北京工地上打工,一个月能挣五百块呢。五百块呀,咱在地里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能落下多少?所以我一直劝他爹去外面打工,家里剩下我随便种种那点地得了。”

刘大来眼睛一亮,思索着说:“也对,如果我大哥去,我也跟着一块儿去,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迟早得穷死。”

庞大嫂无奈地叹口气:“可你大哥嫌外面钱不好挣,他说好多在外打工的,一年到头要不到工钱,都进了黑心包工头的腰包。”

刘大来咂咂嘴,附和道:“倒也是,咱们农民干啥都难,这日子可咋过哟。”

庞大嫂又说:“不过老王家那孩子每年都能把工钱拿回家,也不知他有啥门路,你大哥打算找时间去老王家串串门,想跟着一块儿去打工。”

刘大来一听,来了精神,赶忙说:“嫂子,告诉我大哥,去老王家的时候,也叫上我一声。”

庞大嫂瞅了他一眼,嗔怪道:“这事咋能让你大哥替你说呢?你自个儿求人的事儿,自个儿不去,就不怕人家不高兴?”

刘大来挠挠头,想了想说:“倒也是,我和老牛家虽说关系不算好,但也没啥过节,去了兴许能给点面子。”

庞大嫂微笑着点头:“就是嘛。”

刘大来点上一支烟,抽了两口。

这时,庙台上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广播交公粮和三提五统的事儿,大意是麦子晒干了,也该交了,今年公粮和三提五统一起交,村里组织了人开着拖拉机上门收缴,让大家做好准备……

庞大嫂听完广播,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大来呀,听说今年的三提五统又涨了,一个人要交一百二十五块,我家按六口人算,就得七百多呢,我家可拿不出这么多钱,你大哥正为这事发愁呢。”

刘大来不屑地哼了一声,说:“狗屁的三提五统,谁爱交谁交去,反正我不交。”

庞大嫂惊讶地看着他,问道:“不交行吗?”

刘大来满不在乎地说:“咋不行?我去年就没交,也没人把我咋样。”

庞大嫂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真的?”

刘大来拍着胸脯保证:“我还骗你不成?跟你说,你也别交,我们老刘家就没人交,还有,凡是老杨家沾亲带故的,也有好多没交的。”

庞大嫂面露难色,劝说道:“人家当着干部,有权有势,当然可以不交,咱们小老百姓不交能行吗?你没听杨大志在广播里说,这是国策,不交就是违法犯罪。”

“呸!”刘大来当街啐了一口,骂道,“什么狗屁国策,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还管什么国策。再说,我四叔去别的乡里打听过了,别的乡的三提五统都没咱们村多,咱们村这多出来的部分,是老杨家自已加的,我四叔这几天正在收集材料,准备去上面告他们老杨家。”

庞大嫂瞪大了眼睛,惊慌地说:“大来,可不敢胡说,这话要是让老杨家的人听见了,可就糟了。”

刘大来眼珠子一瞪,不屑地说:“听见就听见,当着他家人的面我也敢这么说,怎么了?你以为还是文化大革命那时候,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啥话都不敢说。现在中国正走民主法治的道路,他杨家就算有权,也不敢乱来。”

“国家大事咱们也弄不明白,还是先想想咋熬过眼前这关吧。”庞大嫂说完,望向街的另一头,自言自语道,“你大哥赶集卖菜还不回来,等他回来,得让他去老姨家借点钱,好歹先把这关过了,以后卖儿卖女、勒紧裤腰带再还。”

刘大来盯着她,不满地说:“你还真想交啊?我说你咋这么老实呢,老实得都有点傻了吧。”

庞大嫂白了他一眼,说:“我们可不比你们老刘家,我们小门小姓的,惹不起杨家。”

刘大来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你家有钱愿交,我也没办法,我反正是不交,爱咋咋办,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