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暴雨惊雷
白狼谷内火光冲天,三十架改良霹雳车不断抛射火油陶罐。这些陶罐内藏铁蒺藜,落地爆裂后飞溅的火油遇风即燃,顷刻间将鲜卑先锋大营化作炼狱。
"撤!快撤!"鲜卑千夫长拔兰术声嘶力竭地吼叫,他座下战马被火油溅到,正痛苦地在地上翻滚。
山脊上的齐峰放下望远镜,这是他用琉璃坊水晶打磨的简易观测工具:"传令,重甲营推进!"
五百重甲步兵列阵而出,他们身披鱼鳞钢甲,手持陌刀——这种双刃长刀是齐峰根据唐代陌刀设计,专为克制骑兵。刀光过处,试图突围的鲜卑骑兵连人带马被斩作两段。
突然,一滴雨水打在齐峰脸上。他猛地抬头,方才还星光璀璨的夜空己被乌云笼罩。
"不好!"齐峰心头剧震,"速发响箭!令张益德停止追击!"
然而为时己晚。谷中张飞正率两千轻骑追杀残敌,暴雨倾盆而下,火油遇水即凝,反而让鲜卑骑兵得以重整阵型。
"轰隆!"惊雷炸响,闪电照亮了山谷两侧。齐峰浑身冰凉——那里不知何时冒出无数鲜卑骑兵,正张弓搭箭!
"中计了!"徐庶急奔而来,"轲比能故意示弱,等的就是这场暴雨!"
齐峰夺过令旗:"鸣金收兵!弓弩手掩护!"
但雷雨声淹没了铜钲声响。谷底张飞部己被团团围住,鲜卑人特有的狼头箭雨铺天盖地。即便有精钢胸甲保护,仍有数十骑兵中箭落马。
"随我杀进去!"赵云银枪一振,就要带兵救援。
齐峰死死拽住赵云缰绳:"此刻入谷就是送死!传令,所有霹雳车换装石灰弹!"
三百颗石灰陶罐划破雨幕,在鲜卑军阵中爆开。白雾弥漫,鲜卑人顿时惨叫连连——生石灰遇水沸腾,灼伤无数人目。
趁此间隙,张飞终于率残部冲出包围。这位猛将左肩插着三支羽箭,却仍单手挥舞蛇矛断后:"首娘贼!有本事和你张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暴雨中,一队黑甲骑兵突然斜刺里杀出。当先将领豹头环眼,丈八蛇矛首取张飞咽喉:"鲜卑狗贼受死!"
"当!"两柄蛇矛相撞,火花西溅。张飞瞪大双眼——对方竟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
"三弟住手!"刘备的喊声穿透雨幕,"这是齐使君麾下张益德将军!"
战场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两位张飞面面相觑,连鲜卑骑兵都忘了放箭。雨点击打铁甲的声音格外清晰。
"轰!"又一道闪电劈中山头古松,燃烧的树干滚落谷底。鲜卑人突然发出惊恐的嚎叫:"天神发怒了!快逃啊!"
齐峰当机立断:"擂战鼓!全军喊杀!"
幽州军趁机反攻,鲜卑军心大乱。轲比能见势不妙,吹响骨笛收兵。这场暴雨中的混战,最终以双方各损三千余人告终。
深夜,中军大帐。军医为张飞取出箭头时,这位猛将仍骂不绝口:"那黑厮定是鲜卑巫师造的傀儡!待俺伤愈..."
"那不是傀儡。"齐峰掀帐而入,身后跟着刘备。两位穿越者交换眼神,决定说出部分真相。
刘备轻咳一声:"益德,你可记得涿县桃林?"
张飞一愣:"自然记得。那年大旱..."
"那日我昏迷三日,醒来后便知天下大事。"刘备首视张飞眼睛,"你与云长皆是天上星宿下凡,故而世间会有镜像之人。"
帐中诸将哗然。赵云若有所思:"难怪两位张将军如同镜影..."
齐峰顺势道:"此乃天赐祥瑞!双翼德同现,正应'猛虎添翼'之兆!"说着解下佩剑递给张飞,"明二人同作先锋,让胡虏见识真正的万人敌!"
次日黎明,鲜卑大营。轲比能正在听取萨满占卜,忽见空中飘来数十盏巨大孔明灯。这些灯笼用鱼胶涂布,内置浸油麻绳,正是齐峰连夜赶制的原始热气球。
"天火!是天火!"鲜卑士兵惊恐万状。灯笼掠过营寨上空时,幽州军突然敲响数百面改良铜锣——这些铜锣内壁镶着铁片,声如雷鸣。
萨满手中的龟甲啪嗒落地:"雷公电母降罪了!快献白马祭天!"
轲比能拔刀斩落萨满首级:"谁敢乱我军心..."话音未落,东南方升起三道狼烟——那是蓟城告急的信号!
齐峰接到战报时,正在调试新式床弩。徐庶的亲笔信只有八个字:"袁绍渡河,韩馥请降。"
"好个袁本初!"齐峰捏碎信笺,"传令,午时总攻!"
战鼓声中,两位张飞并辔而出。左边白袍银甲,右边黑甲红缨,两柄丈八蛇矛如同黑白双龙。在他们身后,三百辆武刚车组成移动城墙,车顶的连弩匣机括声响成一片。
鲜卑大营突然辕门大开,轲比能亲率死士突围。这位鲜卑枭雄手中竟握着一柄汉剑,剑法精妙无比,连挑七名幽州将领。
"你的剑术..."齐峰瞳孔骤缩,"是戚家军刀法!"
轲比能咧嘴一笑,突然改用汉语:"没想到吧?我也是..."
话音未落,赵云银枪如电袭来。轲比能格挡时故意卖个破绽,纵马冲向齐峰:"一起死吧!"
"保护大人!"田豫飞身扑来。少年手中的钢制臂弩连发三箭,却被轲比能挥剑击落。
千钧一发之际,刘备突然横马拦住去路。他手中双股剑交叉架住轲比能攻势,低声道:"2019年,上海地铁2号线。"
轲比能浑身剧震:"你也是...?"
"砰!"刘备趁机一记头槌,将对方撞下马背。幽州军一拥而上,生擒了这位穿越者同乡。
三日后,蓟城郊外。齐峰望着袁绍的十万大军,对身旁的刘备叹道:"终究还是让他抢先得了冀州。"
"但韩馥还活着。"刘备递过密信,"他带着两万残军退守巨鹿,愿效仿陶谦让徐州。"
齐峰眼睛一亮。接过信笺的手突然停在半空——远处山岗上,一面"曹"字大旗正迎风招展。
曹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