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097章 花儿巧手,“精麻”问世

第097章 花儿巧手,“精麻”问世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作者:
洪崖洞主
本章字数:
4620
更新时间:
2025-05-16

那台经过张大山巧手改良的织布机,无疑是给这个家增添了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利器”。

尤其是对于长女花儿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台效率更高的机器。

更像是一个能让她施展天赋、证明自身价值的舞台。

自从掌握了脚踏提综、双手配合投梭打纬的新方法后。

花儿仿佛找到了新的乐趣。

她每天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坐到织机前。

那双原本只是做些缝补、择菜的灵巧双手。

如今在经纬线间灵活地穿梭、拍打,展现出惊人的熟练和韵律感。

脚下的踏板被她踩得富有节奏,“哒哒”的响声清脆而悦耳。

手中的船型木梭如同游鱼般,在上下分开的经线间快速往返。

伴随着筘板“哐当”一声有力地打紧。

一寸寸崭新的布匹,便在卷布轴上慢慢积累起来。

速度,比以前快了何止西五倍。

更重要的是质量。

因为使用了改良沤麻法处理过的、更细韧洁白的麻线。

再加上新织机更均匀的提综和更有力的打纬。

织出来的麻布,质地明显比村里常见的那些粗麻布要细腻、平整得多。

虽然依旧是麻布的本色,带着天然的米黄或浅褐色。

但布面光滑,纹理紧密,触手的感觉也不再像砂纸一样粗糙剌人,反而带着几分麻类特有的、质朴的柔韧感。

这样的布,无论是用来做贴身的里衣,还是做外罩的衣衫,舒适度都大大提升。

王氏看着女儿织出的越来越好的布匹,脸上总是挂着欣慰的笑容。

“俺家花儿这手艺,真是没得说。”

她常常这样对张大山夸赞道,“这布,比镇上布庄里卖的那些中等麻布也不差啥了。”

张大山看着那越积越多的、品质上乘的布匹,心里也开始活络起来。

自家人穿用,自然是绰绰有余了。

剩下的这些,能不能……拿出去卖钱呢?

麻布虽然不如棉布、丝绸金贵。

但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自家这种改良过的、品质远超普通粗麻的“精麻布”,在市场上应该会有一定的竞争力。

价格只要定得比普通粗麻高一点,比细棉布低一些,说不定能找到销路。

这也是一条增加家庭收入的好路子。

他将这个想法跟王氏和花儿商量了一下。

王氏有些犹豫:“当家的,咱们自家织的布,能卖得出去吗?别让人笑话。”

她还是有些不太自信。

倒是花儿,在经历了上次父亲为她强硬拒绝刘员外之后,性子似乎也变得更大胆、更自信了一些。

她对自己的手艺也有信心。

“爹,娘,俺觉得可以试试。”

她开口说道,“咱们这布,确实比村里别人家织的好多了。”

“拿到镇上去,说不定真有人愿意买呢。”

“要是能卖出去,换点钱回来,也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看到女儿如此有信心,张大山很是欣慰。

“好。那就试试。”

他拍板决定,“等下次去镇上送药材的时候,就带上一匹布去试试水。”

他让花儿将最近织好的、品质最好的一匹布,大约有两丈多长,仔细卷好。

到了与赵西海约定交易的日子。

张大山在将药材顺利交割之后,便拿出了那匹精心准备的麻布。

“赵掌柜,还有个小玩意儿,想请您给瞧瞧,看能不能入眼。”

他笑着将布匹展开。

赵西海原本正在核对药材账目,闻言随意地瞥了一眼。

这一瞥之下,他的目光却微微一凝。

他也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对各种布料自然是识货的。

眼前这匹麻布,虽然颜色是普通的本色,但织工极其细密、均匀,布面平整光滑,几乎看不到什么疵点和结头。

这绝对不是普通农家那种粗劣织机能织出来的东西。

“哦?张老哥,你家……还产这个?”

他放下账本,拿起布料仔细地摸了摸,感受着那份不同于粗麻的柔韧质感。

“这是……精麻?”

“让赵掌柜见笑了。”张大山笑道,“就是家里婆娘和闺女,用俺瞎鼓捣的织布机,加上处理过的麻线,自己织着玩的。”

“品质比不上外面的细布,就是比一般的粗麻强点。”

“瞎鼓捣?”赵西海看了他一眼,心里暗道这张老哥真是真人不露相,什么都会“瞎鼓捣”一点。

“这布可不赖啊。”他中肯地评价道,“比市面上那些寻常麻布强太多了。”

“做里衣不剌人,做外衫也挺括。关键是结实耐穿。”

“这样的布,在镇上,甚至拿到县城去,都是能卖上价钱的。”

“老哥你打算卖?”他首接问道。

“正是此意。”张大山点头,“就是不知道这行情如何,该卖个什么价?”

赵西海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样吧,老哥。”

“你这布,品质确实不错。兄弟我这次就帮你带到县城或者府城去试试销路。”

“价格嘛……我先按比普通粗麻高三成的价钱给你结算。等卖出去后,如果行情好,利润咱们再议,你看如何?”

他没有首接给出最终的收购价,而是提出了一个代销加后期分成的方案。

这也是商人的精明之处,既降低了自己的风险,也给了张大山一个更高的期望。

张大山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案也还算公道。

毕竟自己对布匹市场一无所知,由赵西海这个行家去探路最合适不过。

“好。那就全凭赵掌柜安排了。”

他爽快地答应下来。

于是,除了药材之外,张家的“精麻布”,也第一次通过赵氏商行的渠道,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几天之后,赵西海便派人捎来了消息。

那匹改良麻布,在县城的布庄里一亮相,便引起了不少关注。

其优良的品质和相对适中的价格,让它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甚至还有不少人打听这布的来源,想要预定更多。

赵西海当即便按照之前说好的价格,将布款结给了张大山,并且表示,希望张家能尽快供应更多的布匹。

这个消息,让张家上下都兴奋不己。

尤其是花儿,更是激动得小脸通红。

自己亲手织出来的布,竟然真的能卖钱,而且还这么受欢迎。

这让她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她织布的劲头更足了。

每天坐在那改良过的织机前,“哒哒哐哐”的声音,成了这个家里除了读书声、打铁声之外,又一道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乐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