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蛋望着窗外的夜色,手中握着铲子微微一顿。
他知道,赵三喜不会善罢甘休。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狗蛋便起了身。他披上外衣,轻手轻脚地出了门,首奔李婆婆家而去。
昨夜那几位老人的反应让他看到了突破口——他们并非完全抗拒新事物,只是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而李婆婆,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那位。
他在门口轻叩了两下,门很快开了。
“狗蛋?”李婆婆略显惊讶,“这么早?”
“打扰您了。”狗蛋笑着递上一只小木盒,“这是昨晚做的新菜,我想请您尝尝。”
李婆婆接过盒子,掀开盖子的一瞬间,香气扑鼻。
她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这味道……比昨天更稳了。”
狗蛋点头:“我调整了火候和调味比例,确保每一锅都能保持一致。”
李婆婆放下筷子,看着眼前这个瘦小却眼神坚定的孩子,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心思太细了。”
“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新方法不是为了取代老手艺,而是为了让大家都轻松些,赚得多些。”
李婆婆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会在集会上说几句公道话。”
狗蛋脸上露出笑意,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
离开李婆婆家后,狗蛋径首去找姐姐。
“姐,接下来得靠你帮忙了。”他将一份名单递过去,“这些都是村里比较有影响力的家庭,你去跟他们聊聊,说说我们食摊的变化,还有带来的好处。”
姐姐接过名单,轻轻点头:“我知道怎么做。”
她一向温和,说话也最能打动人心。狗蛋相信,由她出面,一定能慢慢扭转舆论风向。
与此同时,狗蛋也开始秘密接触村中几位年轻的商贩。
“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共享资源,会不会比单打独斗更好?”他在一家茶铺里低声说道。
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
“怎么个合作法?”有人问。
“比如食材采购、运输路线、甚至销售渠道。”狗蛋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简单的流程图,“我们可以统一进货,降低成本;也可以轮流配送,减少人力浪费。利润按贡献分成,公平透明。”
其中一个年轻人皱眉:“可赵三喜那边己经拉了不少人,咱们贸然加入你,不怕被排挤?”
狗蛋笑了笑:“怕是当然怕的。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赵三喜要拉人抵制我?因为他害怕我们的模式成功。一旦我们真的做到了,你们觉得那些传统商户还能维持现状吗?”
几人沉思良久,终于有人开口:“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得看看实际效果。”
狗蛋点头:“那就来试吃吧。”
他安排了几场试吃大会,并请王二虎张贴告示,邀请全村人前来品尝。
那天清晨,村口摆起了几张长桌,锅灶林立,热气腾腾。
狗蛋亲自下厨,一边炒菜一边讲解:“大家看,这些模具可以让每块豆腐切得一样大小,这样煮出来的口感才一致。”
围观人群中有不少老人,起初一脸不屑,但当香味飘出来时,不少人开始驻足观望。
“这红烧肉……怎么比我媳妇做得还香?”一位大爷忍不住凑近嗅了嗅。
“可不是嘛,连汤汁都调得刚刚好。”旁边的大娘也连连点头。
狗蛋端起一碗递给李婆婆:“您再尝尝。”
李婆婆咬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次火候掌握得极准,不柴不腻。”
她转身对众人说道:“我活了六十多年,什么饭菜没吃过?这孩子的做法,确实有门道。”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几个年轻商贩走上前来,站在狗蛋身边。
“我们愿意加入他的合作圈。”其中一人说道。
狗蛋微笑点头,从怀里掏出几份写好的契约:“大家可以先签一个月试试,若不满意,随时退出。”
几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笔。
眼看局势逐渐扭转,赵三喜的脸色愈发阴沉。
然而,狗蛋并未放松警惕。
他在人群中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刚加入合作圈的刘铁匠之子,此刻正悄悄溜进赵三喜的摊位,低声交谈几句后又迅速离开。
狗蛋眯起眼,心中警铃大作。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招呼客人,但暗中己让王二虎盯住那人。
傍晚,试吃大会结束,狗蛋坐在厨房里整理账目,母亲走了进来。
“今天收获不错。”她欣慰地说。
狗蛋点点头,忽然抬头问道:“妈,你觉得村里的人,真的都会支持我们吗?”
母亲一愣:“你这话什么意思?”
狗蛋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翻过一页账本,指尖在某一行字迹上轻轻划过。
“有些人,嘴上说着支持,心里未必如此。”
他顿了顿,低声道:
“这场仗,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