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喜站在村口,脸色阴沉得像要滴出墨来。
狗蛋转身离去的背影仿佛一根刺,扎在他心头。他咬了咬牙,回头对身后几个商贩说道:“你们都看到了吧?这小子根本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一个年近六旬的老面摊主皱眉道:“可他的饭确实比以前香……”
“香?”赵三喜冷笑,“那是用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你们想想,他才多大年纪,能懂多少厨艺?一定是偷偷改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老面摊主一愣,其他人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赵三喜趁热打铁:“再说了,他那些模具、表格、流程图,全是些外头来的洋玩意儿,不讲人情,只讲数字,这不是把咱们这些老手艺人都踩在脚下吗?”
几人脸上顿时露出不满之色。
赵三喜见状,继续煽动:“要是让他这么搞下去,咱们这些人还有活路吗?不如联合起来,一起抵制他!”
第二天一早,狗蛋刚打开食摊门板,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
王二虎急匆匆跑进来:“不好了!赵三喜带着一群商户在村中集会上说你坏了规矩,还说要联名上书族长,禁止你的新做法。”
狗蛋眉头微蹙,却没有说话,只是走到柜台后站定,目光沉静地望着门外。
果然,不多时,几个年长的商贩走进来,领头的是卖豆腐的李婆婆。
“狗蛋啊,”她叹了口气,“我们都知道你是有本事的孩子,可你这一套太新了,村里老人们都说,这是坏了祖宗留下的法子。”
狗蛋点头:“我知道您是好意。但新流程不是为了取代旧法,而是为了让大家都省力又赚钱。”
李婆婆摇头:“可他们不愿意听这个。”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敲锣声。
狗蛋走出门,只见赵三喜正站在村中央的石台上,大声喊道:“各位乡亲,狗蛋的新法子,不仅破坏传统,还可能暗藏猫腻!我提议,从今日起,所有商贩不得与他合作,顾客也不准买他的饭!”
人群中有人附和,也有不少人皱眉观望。
狗蛋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默默回到摊位前,开始准备食材。
他知道,这场仗,不能靠嘴赢。
当天晚上,狗蛋召集骨干开会。
“赵三喜背后肯定有人。”他说,“王二虎,你查得怎么样?”
王二虎点头:“我己经盯了几天,发现他和大伯接触频繁,而且最近还去了镇上的黄家。”
“黄家?”母亲皱眉,“就是那个黄员外?”
狗蛋眼神一闪,随即点头:“看来他们是想借外部势力打压我们。”
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狗蛋却依旧冷静:“我们不能硬碰硬。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团队,同时争取村民的支持。”
他看向王二虎:“你去联系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请他们来品尝我们的新菜品,并提出公开比试。”
“比试?”王二虎一怔。
“对。”狗蛋嘴角微扬,“用事实说话,让他们看到新流程的好处。”
接下来几天,狗蛋一边安排试吃,一边亲自下厨改良配方。
他还让员工记录每一锅汤的火候、时间、配料比例,确保每一道菜都能稳定出品。
而另一边,赵三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反击。
某日傍晚,王二虎悄悄找到狗蛋:“我跟踪大伯进了镇上一处宅院,里面的人……不是本地口音。”
狗蛋神色凝重:“看来,不只是村里的事了。”
他没有慌乱,反而更加坚定。
比试的日子定在五日后。
就在狗蛋准备食材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口一阵骚动。
他抬头一看,竟是李婆婆带着几个老人走了进来。
“狗蛋,我们来尝尝你的新饭。”她语气平静,但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狗蛋微笑:“请坐,马上就好。”
当他端出一碗红烧肉时,整个厨房都弥漫着香气。
李婆婆夹了一块入口,眼睛一亮:“这味道……竟比我家老头子做的还要地道。”
其他几位老人也纷纷点头。
狗蛋看着他们的表情,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赵三喜和大伯此时正在村外的一处草棚里,低声交谈。
“计划没问题吧?”大伯问。
“放心。”赵三喜冷笑道,“等那天比试开始,只要我们在饭菜里做点手脚……狗蛋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狗蛋正坐在灶台前,手里握着一把铲子,神情专注。
他忽然抬起头,望向窗外。
夜色深沉,风卷起一片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
他轻轻开口:“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