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中既然己经确定了用神,那么其他位置必定有相神辅助,就如同君主需要有宰相辅佐一样,相神就是辅助用神成就格局的存在。
比如正官格遇到财星生扶,此时官星是用神,财星就是相神。
如果财星旺盛需要官星来护持财星,那么财星成为用神,官星就变为相神。
七杀格遇到食神制伏,七杀是用神,食神就是相神。
但这只是固定的法则,并非灵活变通的妙义。
概括来说,凡是整个命局的格局,依赖某一字才能成就的,都可以称为相神。
相神又叫做喜神。财星、官星、食神、印星之间相互作用时,必定有一个主导者,主导者是用神,辅佐主导者的就是相神。
比如《三命通会》中讲正官格,遇到官星要看财星(因为财能生官),此时财星作为生扶官星的元素,就是相神。
如果用印星来保护官星(防止伤官克官),印星就成为相神。
正财格遇到财星要看官星(因为官能护财),或者用食神来通关(比如比劫夺财时食神化劫生财),此时官星和食神就作为辅助财星的相神。
没有财星和印星,就无法用好官星。
没有官星或食神,就无法用好财星,整个命局的格局正是依赖这些相神才能成就。
推而广之,凡是作为全局救应、帮助格局成立的元素,都是相神。
伤害用神比伤害日主本身更严重,而伤害相神又比伤害用神更严重。
例如甲木日主以酉金官星为用神,天干透出丁火伤官为忌,此时遇到壬水正印,壬水合住丁火(丁壬合),从而留住官星成就格局,这里全靠壬水作为相神发挥作用。
戊土日主以子水财星为用神,天干透出甲木七杀和己土劫财,己土合住甲木(甲己合),从而留住财星成就格局,这里全靠己土作为相神发挥作用。
乙木日主以酉金七杀为用神,年柱丁火食神、月柱癸水枭印,时柱遇到戊土,戊土合去癸水(戊癸合),让丁火能够制伏七杀,这里全靠戊土作为相神发挥作用。
《论用神成败救应》篇说:“成中有败,必然带忌。败中有成,全赖救应”,这里的救应之神就是相神。
合去忌神的是相神,制伏或化解忌神的也是相神。
比如甲木用酉官为用神,遇到丁火伤官为忌,天干透出壬水合丁火,或透出癸水制丁火,无论是合伤还是制伤,都是去除忌神成就格局,壬水和癸水都属于相神。
戊土用子财为用神,遇到己土劫财争夺,天干透出庚辛食伤星,化劫财为食伤来生财,食伤星也是相神。
以上是讨论天干中的相神。
癸水日主生于亥月(月建为劫财),天干透出丙火为财星,财星被月令劫财克制,此时如果地支有卯木和未土相会(亥卯未三合木局),就会将水(劫财)化为木(食伤),进而生财星,这里全靠卯木和未土作为相神发挥作用。
庚金日主生于申月(建禄格),天干透出癸水伤官泄气,但癸水不通月令之气,金气不够灵秀,地支子水和辰土合局(申子辰三合水局),将金化为水,形成“金水相涵”的贵格,这里全靠子水和辰土作为相神发挥作用。
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体现了相神的重要性。
这里说的是地支的救应作用,三合局和六合局具有同样的功能。
比如癸水生于亥月,没有卯木和未土,却遇到寅木,寅亥合化为木,同样能转劫财为生财的途径,寅木也是相神。
还有通过会合解除冲克来救应的情况,比如庚金用午火官星为用神,遇到子水冲克午火,但中间有丑土,子丑合化土,解除了子水对午火的冲克,官格得以成就,这里丑土就是相神。
如果遇到寅木和卯木,子水生出木,木再生午火,以此解除冲克,寅木和卯木就成为相神。
再如甲木用酉金官星为用神,遇到午火伤官克制官星,得到子水冲去午火,官格得以成就,这里子水就是相神。
千变万化的情况,关键在于根据命局配置来判断。
以上是讨论地支中的相神。
相神没有被破坏,贵格就己经形成。
相神被伤害,格局会立即破败。
比如甲木用酉官为用神,天干透出丁火伤官,又遇到癸水印星制伤护官,此时如果再透出戊土,戊土合住癸水(戊癸合),导致癸水无法制伏丁火,癸水作为相神就被伤害了。
丁火用酉财为用神,天干透出癸水七杀,遇到己土食神制煞生财,此时如果再透出甲木,甲木合住己土(甲己合),导致己土无法制伏癸水,己土作为相神就被伤害了。
这些都是原本有情的组合变成无情,有用的元素变成无用,导致格局破败。
上文说“成中有败,必是带忌”,如果有忌神却没有救应之神,就是破格。
即使有救应之神,但救应之神被伤害,也是破格,这就是所谓的“相神有伤”。
比如甲木用酉官为用神,透出丁火伤官,遇到癸水印星制伤护官,癸水是救应之神,若再透出戊土合住癸水,救应之神就被伤害了。
不仅天干如此,地支也是一样。
如上一节所说,癸水生于亥月,透出丙火为财星,财星被月令劫财克制,遇到卯木来会局,或寅木来合局,就能化劫财为财星成就格局。
但如果卯木遇到酉金冲克,寅木遇到申金冲克,寅木和卯木作为相神被伤害,格局就破败了。
凡是排定八字,必定有一套分析逻辑、一种关键作用、一种取舍原则,这些会随着命局不同而变化,难以凭空虚构,学习命理的人怎么能忽视相神的重要性呢?
凡是看八字,必须结合全局分析,确定哪个是用神、哪个是相神,必定有一套理论依据:用神必须符合日主的需求,相神必须符合用神的需求。
只要分清楚这些,自然能掌握不变的命理法则。
试举一例如下:
(劫)戊戌、(官)甲子(才)、己巳(印)、(劫)戊辰。
月令为偏财,本应取财星为用神,但生于十一月(子月),水寒土冻,调候成为首要任务,所以取巳火中的丙火为用神(丙火暖土调候)。
但命局中比劫重重,争夺财星成为弊病,此时甲木官星制伏比劫,使群劫无法夺财,同时甲木生丙火(官星生用神),因此甲木成为相神。
运行木火之地(生扶用神和相神),就能富贵双全,详细内容见《星辰》篇。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论相神紧要”一章是八字命理格局理论的核心篇章,系统阐述了相神在八字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及应用法则。
以下从核心概念、功能机制、实践应用三个维度展开总结:
一、相神的本质与定位
1. 定义
相神是辅助用神成就格局的关键十神,被比喻为“君之有相”。
其核心特征是“全局之格,赖此一字而成者”,即通过生扶、制化、通关等方式维系格局平衡,是格局成败的枢纽。
2. 与用神的关系
用神是格局的核心(如官、财、印等),而相神是用神的“佐辅”。
二者关系因格局而异:
顺用格局(如正官格):用神需相神生扶(如“官逢财生”,财为相)。
逆用格局(如七杀格):用神需相神制化(如“煞逢食制”,食为相)。
相神的选取以用神需求为导向,且可能随格局变化而调整(如财格遇伤官破格,印星制伤护财则成为新相神)。
二、相神的核心功能
1. 救应破局
相神的首要作用是化解格局中的“忌神”,使破败之局复成。
例如:
甲木以酉官为用神,丁火伤官透出破格,壬水偏印合丁火(合伤存官),壬水即为相神。
戊土以子财为用神,甲木七杀夺财,己土劫财合甲木(合煞存财),己土即为相神。
此类案例中,相神通过“合去忌神”或“制化忌神”实现救应,故有“败中有成,全赖救应”之说。
2. 调候转用
相神可通过五行合会改变格局属性,达成更高层次的平衡:
癸水生于亥月(月劫格),透丙火财星被劫财克制,地支亥卯未三合木局(化劫为食),卯未即为相神,使格局转为“食伤生财”。
庚金生于申月(建禄格),透癸水泄气不显秀气,地支子辰合水局(化金为水),子辰即为相神,成就“金水相涵”贵格。
3. 护格防变
相神需始终保持无破,否则格局立败。
例如:
甲木以酉官为用神,癸水正印制丁火伤官护官,若逢戊土合癸水(贪合忘克),癸水相神受损,丁火伤官复克官星,格局破败。
丁火以酉财为用神,己土食神制癸水七杀护财,若逢甲木合己土(贪合忘制),己土相神失效,癸水七杀攻身,格局崩溃。
三、相神的实践法则
1. 取用原则
以格局需求为纲:相神必须服务于用神,如正官格需财星生扶,财为相。
财格需官星护财,官为相。
优先月令关联:相神宜与月令用神形成联动(如财官相生、食神制杀),避免“互用而两不相谋”。
动态救应优先:当格局出现忌神时,能首接化解忌神者(如合制、通关)优先成为相神。
2. 相神的层级性
主相神:首接维系格局的核心救应之神(如合去忌神者)。
次相神:辅助主相神或增强用神之力者(如财生官格中,印星护官为次相)。
主相神一旦被破,格局即败。
次相神受损则影响格局层次。
3. 相神与大运流年
相神在大运流年中的状态首接影响命局吉凶:
相神得生扶(如木相逢水)则格局稳固,运势亨通。
相神被克制(如木相逢金)则格局动摇,需防范灾厄。
例如,甲木官格以癸水为相,大运逢戊合癸,需警惕事业挫折。
若流年逢壬水化戊土,则可缓解危机。
西、理论延伸:相神的哲学内涵
沈孝瞻将相神提升至“全局之枢纽”的高度,其核心逻辑在于:
格局的系统性:八字格局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用神为“体”,相神为“用”,二者缺一不可。
矛盾的转化:通过相神的救应,可将忌神转化为“有情”(如七杀制劫护财),体现“凶神为我所用”的辩证思维。
命理的层次性:相神的有无、强弱、清纯程度首接决定格局高低,故有“相神无破,贵格己成。
相神相伤,立败其格”之断。
“论相神紧要”揭示了八字格局分析的核心方法论:以用神为核心,以相神为枢纽,通过救应、调候、护格三大机制实现五行平衡。
其理论不仅为命理实践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框架,更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体用不二”“化凶为吉”的智慧。
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相神的运用法则,是从“形而下”的干支生克迈向“形而上”的格局层次判断的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