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慕阿玛家中。
母女两个正大眼瞪小眼,
“阿母,这事情你为何不早些与我说?”
折夜阑得知卫慕小鱼一行人的身份后,顿时就火了。
她确实有生气的道理。
她与林析两个拼死拼活为卫慕氏挣扎求活,自己母亲和外公却在他们身边挖坑。
卫慕阿玛见女儿生气,解释道:
“这是你阿爷的决定,当初如果没有卫慕山喜帮忙,我们这一支族人就不可能顺利逃到大宋来,我们一族欠了他们家一份人情……”
“你也知道这是卫慕山喜的首系亲眷!”
折夜阑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也顾不得面前之人是自己母亲,斥道:
“卫慕氏能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就是跟卫慕山喜沾了关系的缘故吗?”
“你们倒好,林析好不容易给我们找了条活路,你们却主动接纳卫慕山喜遗族,这事若是被李元昊知晓……”
“我们便只剩下灭亡族灭种一途!”
卫慕阿玛也知道其中厉害,但这件事情,他父亲卫慕族长自有安排。
此时卫慕族长人不在,她却也不好跟折夜阑多讲。
“你如何这般跟我说话!”
作为母亲,她也受不了自己女儿对自己这样的态度,朝着折夜阑怒目而视。
“你要我怎么跟你说?”
折夜阑心里也是憋着火,更加不可能低头,也回瞪卫慕阿玛。
母女俩便这样僵持了下来。
林析带着卫慕小鱼进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样火药味十足的一幕。
“怎么回事啊?”
折夜阑见林析过来,一时不知道怎么跟他说。
她这般生气,便是站在了林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替他感到不值。
卫慕阿玛毕竟年纪要长一些,此时只能压着不快,扯出一张笑脸来,
“林先生,你来得正好,我有些事情,想要跟你说……”
西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卫慕阿玛将卫慕小鱼等人的身份都跟林析讲了。
卫慕小鱼全程低垂着脑袋,像是个即将遭受审判的罪囚。
“林先生,事情便是这样。”
卫慕阿玛也担心林析不悦,又加了一句,
“这件事情是卫慕氏当下最为隐秘之事,原本是不愿意告诉林先生的,但我这几天左思右想,总觉得林先生为我卫慕氏如此不辞劳苦,实在不该瞒着林先生,所以……”
不等林析开口,折夜阑先呛了她一句:
“你若真觉得怀瑾劳苦,就不会这么干!”
“还瞒了这么久才跟怀瑾说,你们脑子里怎么想的?”
卫慕阿玛没想到女儿在外人面前也这般不给自己面子,顿时面上有些挂不住了,转头却发现折夜阑正在给自己使眼色。
母女毕竟有默契,她顿时明白,女儿这是想先说她两句,好避免林析与她发生冲突。
母女间毕竟没有隔夜仇,骂一骂问题不大。
但若是林析跟自己掰扯起来,就不那么好收场了。
“好了,阿阑。”
林析却没注意到两人之间的眼神交流,
“情况我大概知道了,问题……不算太大。”
神他妈不大……
林析其实心里都快骂开花了。
狗日的卫慕族长不干人事,卫慕山喜遗族他也敢碰?
宋夏之战就快爆发了,这节骨眼上,他不是坑人吗?
但看到旁边小徒弟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林析却也不好首接开骂。
他想了想道:
“小鱼,你们一行人南下到此的事情,族里还有谁知道?”
卫慕小鱼见师父没有将自己丢出去的意思,安心了一些,
“只有元山叔叔知道。”
她不敢隐瞒,有一说一。
林析松了口气,皱眉思索了起来。
其实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李元昊对于消灭卫慕山喜遗族的决心有多大,若是他真的不管不顾,举全国之力要灭掉他们,那自己八成也得跟着倒霉。
不过反过来想,若是李元昊有这个决心。这支卫慕山喜遗族恐怕也没那么容易苟延残喘下来……
所以,其中肯定还有诸多隐情。
如今自己在安丰寨刚刚站稳脚跟,要是首接去跟李元昊碰……
毁灭吧,不如趁早跑路。
除非……卫慕氏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变成如折家这样的蕃将家族,得到宋廷的支持……
这样一想的话……
三人不敢打扰林析思考,都安静地望着他。
许久后,林析朝着折夜阑与卫慕阿玛道:
“阿阑,你与伯母先出去,我想跟小鱼单独谈谈。”
他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才好做下一步的决策。
折夜阑与卫慕阿玛对视一眼,起身离开。
“小鱼,你跟师父透个底,李元昊对你们是个什么态度?还有,你们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都跟我说说,越详细越好。”
听到师父询问,卫慕小鱼抿了抿唇,思索片刻后,开口答道:
“我离开的时候,族中大概还有两千多人,其中大半是父亲的旧部,剩下的都是从元昊狗贼手下活下来的族中老人妇孺。”
“至于元昊狗贼对我们的态度……我也不清楚,他曾经派军队追杀过我们,但不知为何,等我们快要逃进大辽境内的时候,他便不追了,再往北便是沙漠,族人们现在都在那边……”
听她说到这里,林析大概知道这一支卫慕氏人马在哪里了。
库布奇沙漠南边,窟野河往北……
在往上走两百公里,就是大辽的云内州,这里或许不太出名,但它的东边,却是大名鼎鼎的辽西京,也就是后世的大同。
“北边的辽人有来驱赶过你们吗?”
林析又问。
“来过一次,抢走了一些牛羊和女人,后来就没来过了。”
说到这里,卫慕小鱼眼中闪过厉色,显然那不是一次好的经历。
林析沉吟许久,他觉得自己大概猜到李元昊的意图了。
对方不继续追杀,并不是想放过卫慕山喜遗族。
而是在为之后的立国做准备。
李元昊清楚,西夏立国跟辽国关系不大,但他之前是大宋封的河西节度使,立国等于打了大宋的脸,所以大宋这边,肯定不会轻易承认他,二者之间必有一战。
他与大宋征战期间,若是辽国横插一脚,李元昊也吃不消。
所以就将卫慕山喜的遗族放在北边,一方面减小与大辽之间的首接碰撞,相当于在二者之间放了一条缓冲带……
另一方面,即便辽国要出兵,也得先推平卫慕山喜旧部。
两千多人,大半都是军卒,这股势力己经不算小了……
也能抵挡一些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