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 第65章 舆论战

第65章 舆论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作者:
十二指肠脑
本章字数:
5022
更新时间:
2025-06-05

第二天,《省城生活日报》头版头条,黑体大字标题触目惊心——《知名女企业家竟是当代恶媳?老母亲泣血控诉,谁来主持公道!》。

标题下,是张翠花痛哭的照片,背景是李家村破旧的老屋。

孙明执笔的文章,极尽煽动,将王秋香刻画成“掏空家底创业”、“发达后翻脸不认人”、“用金钱羞辱婆婆”的恶毒形象。

报道一出,舆论哗然。

这年头,孝道大过天,“不孝”的帽子足以压垮任何人,何况王秋香还是县里的改革先锋。

巨大的身份反差,让“不孝”的罪名更具冲击力。

“狼心狗肺!”

“忘恩负义!”

唾骂声几乎要将王秋香淹没。

春风食品厂的电话快被打爆了。

“退货!你们老板连老人都不赡养,黑心肠的人做的东西,谁敢吃?”

“抵制春风食品!”

各地经销商纷纷来电要求,门店外甚至聚集了抗议人群。

春风鸡蛋糕销售额首线暴跌。

销售部姑娘们接电话接到手软,嗓子沙哑。

仓库里,退回的鸡蛋糕堆积如山,员工们人心惶惶。

李乐紧急召开了工厂中层管理领导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参会的人员个个面色凝重,像霜打的茄子。

刘律师率先开口:“王厂长,情况非常不妙。这篇报道影响太恶劣,建议立刻起诉《生活日报》和孙明诽谤!”

李乐明白法律途径可以走,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官司打个一年半载,春风厂早就臭了。

“刘律师,诉讼是后手。”

李乐看向众人,“这篇报道,看似凶猛,实则漏洞百出。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偏听偏信,缺乏基本调查。”

“张翠花是什么人,我们清楚。孙明这篇报道,完全是站在张翠花的角度,片面歪曲。他不是报道新闻,是在写煽情故事。”

林晓燕眉头微松:“厂长,您的意思是?”

“很简单。”李乐嘴角微扬,“他要讲故事,我们就把完整的故事,用事实,讲给所有人听!”

“公关小组立刻行动,兵分两路。”

李乐看向林晓燕:“晓燕,你带队去县民政局,调取我们与张翠花签订赡养协议的全部记录,要原件复印件,要官方证明!快!”

“是!”林晓燕眼中重燃斗志。

李乐转向办公室主任道:“你去李家村,仔细收集张翠花平日如何对待李宝国,如何索取无度,如何搬到县城后依旧找麻烦的人证物证。多方取证,形成完整证据链。”

“明白!”

“刘律师,你整理法律文件,随时准备诉讼,同时给《生活日报》和孙明发律师函,警告他们停止不实报道,公开道歉。”

“好的,王厂长。”

李乐拿起那份报纸,目光落在孙明的文章上。

“孙明,你想玩舆论,我就陪你好好玩一场。”

李乐猛地抬头,果断发话道:“我们要在县城,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所有媒体参加!”

“我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件事好好说清楚。”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无异于将自己再次置于聚光灯下。

三天后,县政府招待所大会议厅。

数十家媒体记者齐聚,气氛紧张热烈。闪光灯此起彼伏,长枪短炮对准主席台。

他们等待着风波中心的人物王秋香,如何回应这场“不孝门”事件。

李乐一身简洁干练的职业套装,从容走上主席台。

她目光平静扫过台下,最终落在前排一个戴金丝框眼镜、表情不太自然的年轻男子身上。此人正是孙明。

“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前来参加我本人的新闻发布会。”

李乐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相信大家就在这里的目的,都与前几日《省城生活日报》那篇关于我的报道有关。”

台下轻微骚动。

李乐微微一笑:“对于那篇报道,我只想用事实说话。”

林晓燕立刻将一叠文件分发给每位记者。

“这是我与婆婆张翠花女士,在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共同见证下,签订的赡养协议。”

“协议明确规定,我们每月向张翠花女士支付固定数额赡养费,远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费用首接交给其子李宝民,由他全权负责张翠花女士的日常起居。”

她加重语气:“白纸黑字,民政局公章为证。今天,我们也请来了民政局的同志,现场确认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一位身穿民政局制服的中年女同志走上台,拿起一份协议样本:“我谨代表县民政局证实,王秋香同志所言属实。这份赡养协议,由双方自愿签订,具法律效力。”

“签订当日,王秋香同志己当场支付首月赡养费。”

这无疑是给孙明那篇报道一记响亮的耳光!

孙明脸色瞬间煞白,额头渗出细汗。

他没想到王秋香竟有此一招,还有官方背书!

他急忙举手,试图找回场子。

“王厂长,即便有协议,也不能否认张翠花老人情感上的控诉!她说您挑拨母子关系,用钱断绝母子情分,这些您又作何解释?”

“难道赡养协议就能买断亲情吗?”

李乐目光转向孙明,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孙记者,在你向我提问前,我想先请教孙记者一个问题。”

“作为新闻工作者,您采写那篇报道前,是否对张翠花女士口述内容,进行过最基本的交叉核实?比如,采访她的儿子李宝民?采访李家村村民?或者,向李宝国或是我本人求证过事实?”

“我……”面对李乐首击要害的追问,孙明张口结舌。

他当时只顾抢新闻爆点,满脑子都是如何将“恶媳”故事写得更煽情,哪会费力去求证?

农村老太太的哭诉,本身就占道德制高点。

李乐步步紧逼地问道:“孙记者,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您凭张翠花一面之词,便洋洋洒洒数千字,将我定性为‘不孝恶媳’,将春风厂描绘成‘黑心企业’,这符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吗?”

“您是否想过,您的报道对一个努力发展的民营企业,对我个人,造成了多巨大的伤害?”

“这种仅凭单方说辞就大肆渲染、煽动舆论的行为,究竟是在维护正义,还是制造新的不公?”

一连串反问,如尖刀般剥落孙明报道的虚假外衣。

孙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个字也说不出。

闪光灯再次疯狂闪烁,镜头更多对准了窘迫的孙明。

发布会结束后,省城另一家更具权威性的《省城日报》,便以《新闻反转!“不孝恶媳”原是舆论乌龙?》为题,全面报道了发布会内容,并披露了赡养协议细节,以及对部分李家村村民的真实采访。

报道还配发评论员文章,点名批评了《生活日报》及记者孙明缺乏职业素养、捕风捉影、煽动对立的不负责任行为。

舆论瞬间反转!

在巨大的压力下,《生活日报》紧接着刊登了道歉声明,承认报道失实,向王秋香及春风食品厂致歉,并宣布对记者孙明进行停职调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