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有福交易完以后,也到了中午的饭点儿。
张仲民就准备找个国营饭店吃饭。
穿过来小半个月多了,他不是点几个包子带走,就是吃碗面条的。
回村以后,除了鸡肉鸡蛋,只有窝头和饼子。
他现在就想吃点炒菜!哪怕是份炒大白菜都行!
所以,背篓里的那碗鸡肉,还是留给守亮他们解决吧。
这次找的国营饭店,规模还挺大,里面的人也不少。
他在门口寻摸着空位,大门两边用铁管焊成的自行车架早就塞的满满当当的。
推着车子沿着铁架找了小半圈,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个缝隙。
人是挤不进去了,只能手推着后座,小心的把前轮给进去,再给车把调个角度刚好卡住。
最后把车锁在了铁管上,又用力的拽了两下才放下心来。
然后拿着背篓往店里走去。
进门后,里面喧闹的声音更杂乱了。
几张不同大小的桌子上坐满了人,几乎没什么空位置。
在那吃饭的人背贴着背,胳膊碰胳膊的。
张仲民没急着往里面挤,先在门口还算宽敞点的地方,看看今天的供应。
炒菜是肉丝炒白菜(限供)、素炒黄瓜片、炖土豆块、白菜豆腐汤。
主食是窝头、二米饭(限量)、面条、
可以可以,这几样菜,除了炖土豆块,他哪个都很想吃。
点菜收钱的地方在最里头,张仲民拨开前面挡路的人,侧着身子挤了过去。
前头排队的也就六个人,他站在了队尾。
“同志,一份肉丝炒白菜,一份素炒黄瓜片,一份白菜豆腐汤,一份二米饭。”轮到他时,他尽量把声音放大了点。
服务员眼都没抬的说道:“肉丝炒白菜没有了。”
“那就要剩下的那些。”
“五毛钱,三两粮票。”
张仲民将钱票都递过去以后,服务员数好以后就扔进了抽屉里,然后撕下一张写着菜名和金额的小票,用个木夹子,夹在头顶的那根铁丝上。
只见他手腕一动,木夹子就顺着铁丝滑向了后厨的方向。
动作一气呵成,给他都看傻眼了。
花里胡哨的。
“等着叫号。”服务员丢下这句话,就将目光转向下一位顾客。
张仲民手里捏着取菜的纸片,退到一边,开始更艰难的找座了。
每一张桌子都有人,而且基本上都是结着伴儿来的,就他在那站着跟个大傻子似的。
“二十七号!素炒黄瓜片好了!二十七号!”后厨传来一声响亮的吆喝声,首接压过了店内的嘈杂。
张仲民立马举起手,一边喊着:“这儿!二十七号在这儿~”一边再次拨开挡路的人群,朝取菜的小窗口挤去。
小窗口里站着的师傅,还挺胖呼。
怪不得老话说的灾年饿不死橱子,古人诚不欺我。
胖师傅抬眼看了下仲民递过去的小票,转身从后面灶台抄起一个瓷碗,重重的放在窗台上。
然后又喊着:“三十一号!素炒黄瓜片好了!三十一号!”
这么近距离的音波袭击,差点把张仲民给震聋了。
他端过那碗素炒黄瓜片,赶紧给来取菜的挪位置。
白菜豆腐汤和二米饭还没好,当务之急是找个地方坐下。
啊,还是找不到地方。
全是人!
连个放碗的空隙都难找。
他踮着脚,试图往更里面看看,身后的背篓却不时地撞到别人,引来了几声不满的嘟囔。
就在他打算站着吃的时候,看到传菜口附近多出来的台子上,只坐了两个人。
他们穿着工服,面前各自放着一个铝饭盒,只点了一碗白菜豆腐汤,吃的是自带的干粮。
桌子还剩下一小块地方,勉强能再挤个人进去,
就是这儿了!但愿没人跟他抢位置。
“两位师傅。”张仲民客气的对两人说道:“实在没地方了,能跟你们拼个桌吗?”
两个工人抬起头,年纪稍微大点的人点了下头,说道:“坐吧。”
另外一个年轻点的,还给挪了下凳子,又让出一点位置来。
“哎,谢谢,谢谢二位师傅!”
终于能吃上菜了。
刚坐下,还没喘匀气,后厨的窗口又传来胖师傅声音。
“二十七号!白菜豆腐汤好了!二米饭好了!二十七号!”
“这儿!来了!”张仲民再次高举着小票,朝那边挤去。
这次他动作快了不少,很快就把一碗飘着几片白菜叶,和没几块豆腐的清汤,还有一碗黄白相间二米饭端了回来。
味道着实一般,就是清汤煮出来的味道。
还没有以前在学校食堂吃的好。
遭罪啊,太折腾了。
等着出了饭店,他骑着车子就去了王大海老屋那里。
然后撒了泡尿的功夫,把说好留给满囤他们两个吃的鸡肉,全塞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只能说,去饭店吃的那点东西,给他开胃了。
这次真的是吃饱了,躺在之前满囤给整理的杂草堆上。
等着六奶奶他们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