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洗完澡,和杨溥吃过饭,杨溥便先回屋休息去了,毕竟钢厂的劳动不是闹着玩的,他还要去上夜校呢。
杨士奇觉得休息过来了,便在商业街转悠着:“以前我看不起商人,现在才明白,所有人不能一棒子打死。”
杨士奇走进新式汉服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好商人是出卖自己的口才和劳动能力,把工人和农夫生产的商品转换为货币,完成货物大流通,实现社会动态化… …囤货居奇者无论新时代还是旧时代的法律都能判他罪名。”
忽然一个抱着教具的工人跟着一个穿着麻布短衣,脖子上挂一块青金石的匠人快步穿过街市。
杨士奇拦住他们,恭恭敬敬地行礼:“能不能借先生两分钟。”
匠人一笑:“慈溪县工坊机械科学士,工政署荣誉主事沐毅钧,字求索。幸会。”
杨士奇愣住了:“您就是沐学士沐求索!?”
沐毅钧笑了:“有事么?”
杨士奇作揖道:“今晚县学夜校是您讲吧。”
沐毅钧打量他:“是啊,可是你一个文人… …机械科的课你也要听吗?”
杨士奇笑了:“只要是个不坏的人,进了慈溪,生活两天,就没有妄自尊大,自视甚高,看不起匠人的了。”
沐毅钧笑着:“那我可要考考你,学过《墨子》吗?”
杨士奇亮出一本新书:“刚在书市上淘的,特地买了一本工人出卖的带注释的二手书。”
跟在后面拿教具的工人笑了:“理学先生也来看咱苦大力写的东西啦?”
杨士奇也笑了:“不能这么说,你们身为劳力者,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这些是我们要深入学习的呀。”
沐毅钧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字?等下我可要‘提问’你哟!”
杨士奇笑得像个写完了作业的学生:“江西杨寓,还请先生手下留情。”
沐毅钧也笑了,别过,赶往夜校里去。
杨士奇往前走了两步,忽然看见家卖新式麻布衣服的商人。
杨士奇走进去,看着淡雅清秀的麻衣,不少衣裳上竟然画着泼墨山水,翠竹,红梅。
店家围过来:“看衣服您?”
杨士奇点点头:“这麻布新衣都是什么人来买?”
店家笑了,这淡雅清秀花纹的多是文人墨客来买,大红大绿的喜庆花纹多是来来往往街坊来买。
杨士奇笑了:“达官贵人不穿麻布衣服吧?”
店家哈哈大笑:“杨县令算不算达官贵人?这一片儿不少,包括好多邻县的官家大夏天可买了不少这一款‘素麻墨竹’仿纱袍子。”
杨士奇皱着眉:“他们不觉得穿麻布掉价吗?”
店家解释着:“粗麻布透风,传热快,您是不知道夏天来一身多凉快,多清爽!”
杨士奇笑了:“可惜啊,现在入秋了。”
店家拿出来一件厚麻布的:“那您试试这个,画的泼墨山水,而且细细密密的织得!穿着一点凉风水汽不近身呐!”
杨士奇很满意,想到了杨溥也喜欢山水画,便微微一笑:“给我来一身,再来一件小一号的。”
两个时辰后,杨士奇拉着杨溥进了夜校。
沐毅钧在讲台上摆弄着教具。
学生们陆陆续续进屋,月明高挂,月光如水洒在学堂地面上,照的人心里透亮。
学生们多是工匠,织娘,农夫等,也多多少少地有几个杨士奇这样的学究打扮的人。
待学生到齐,沐毅钧笑着:“有人读过《墨子》吗?”
不少人举起了手,杨士奇看着西周无数工人模样的人举起了手,暗自嗟叹:“真是藏龙卧虎啊… …”
沐毅钧一眼就看见了杨士奇,大手一指:“那个理学先生。”
杨士奇捧着《墨子》站起来。
沐毅钧笑着:“墨子是如何描述运动与静止的?”
杨士奇翻找着自己的笔记:“动,域徙也。止,以久也。”
沐毅钧拍着手:“先贤己经注意到运动与静止该如何界定了。但是,我觉得他的界定还是差了点意思。”
一个女人举手,站起来:“学士,那我坐车出门时,我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学生们霎那间讨论了起来。
杨溥低声看着杨士奇:“是动的吧。动,域徙也。坐车时人的位置改变了。”
杨士奇抱着手:“可是不对呀,人坐在马车里,是马在动,人没觉得自己动。”
沐毅钧拍拍手:“表尺异,而动静不同。以路缘为表尺,则动。以车轴为表尺,则止。”
沐毅钧,在背后写出了“墨氏三定律”。
杨士奇跟着读了出来:“
第一条:止,以久也。若不加以力,则物必止,或恒行。
第二条:力,形之所以奋也。力为变速量与其质重之积。
第三条:逢力,必有其相反。两物相作力,两力大小同,方向反,两物各领一力。
”
杨溥皱着眉:“这些话貌似不可理解呀… …”
沐毅钧笑着:“工学与理学不同,不以辩经论理真伪。万事以实验为基!”
杨士奇看着教具,拉着杨溥的手。
沐毅钧先是拿出一个小圆球,放在一个U形轨道上。
小圆球从U轨道一点落下,左右摇摆。
小圆球一次比一次低,最后落下。
杨士奇皱着眉头:“这有什么?”
沐毅钧问:“小球为何停滞?”
杨溥到底是被理学侵染的少,站起身来:“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
沐毅钧点点头:“这是墨子的观点,但是我们要深挖。”
一个脚夫站了起来:“驾车时总能体会到风迎面吹来,阻拦人前行。小球也是受到了风的阻拦。”
沐毅钧点点头:“小球也与轨道间耳鬓厮磨,以致减速,最后静止。”
杨士奇仿佛想明白了,飞快地抄写墨氏定律的内容。
沐毅钧讲解着:“假使小球不受阻止,则其必恒动。”
学生们点点头,反馈良好。
“我们先来讲第三定律。”沐毅钧笑着:“我需要两个同学上来帮我。”
杨士奇和杨溥被沐毅钧点了上来。
沐毅钧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枚银锭:“看好啦,慈溪官府铸的一两官银。”
沐毅钧把两个弹簧秤拿出来,分别银子放在托盘里:“看好啦,弹簧秤校准完毕,一两!”
杨士奇和杨溥站在讲台上,弹簧秤卸了托盘,相互勾住。
沐毅钧笑着:“来,拉它!”
杨士奇和杨溥拉着秤相互拽。
台下学生皆惊骇。
杨士奇和杨溥歪头一看。
“哎!示数一样!两斤三两力!”
沐毅钧走到他俩面前:“看,力必相互。逢力,必有其相反。两物相作力,两力大小同,方向反,两物各领一力。”
杨士奇想试试还个力,是否还成立,便松了松力,怎料随着自己稳住身形,力变成了一斤七两力,但是还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沐毅钧拍拍手:“二位请回。”
沐毅钧笑着,命学生们起身,前往学堂中心大院子。
院子里画着一个大尺子,尺子旁边有一个装着滚珠轴承的小车:“接下来,墨氏第二定律请大家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