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回头,大喊赶车的徐妙云:“快跑!”
徐妙云一听,立刻揪起缰绳:“快!”
突然他们的马匹都被摁住。朱棣吓了一身冷汗,只见身下站了一个健壮的士兵。
他暗自吃了一惊,他纵横疆场十几年了,从未见过这样的甲胄,铠甲还有头盔面罩竟然完全哑光!
他不知道的是,士兵们身上是慈溪县立造兵所的匠人们从几百种染料里挑出来的哑光涂料,而且这甲内外俱是铁皮,中间是千层布。为了应对南方潮湿,盔甲易锈的问题,每片铁甲片都是混了铬和锰的防锈合金,而且还是匠人们浸了大漆再手动抛光的。
山坡上,看不见头的卫所兵慢慢地弯着腰走下来,朱棣立刻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场伏击!
他回头看自己老爹,朱元璋摆出一个配合的手势。
朱棣点点头,俯下身问那个士兵:“军爷,怎样配合?”
士兵低声说:“别怕,慢慢走。”
朱棣首起身来,按住辔头。
一众士兵冲下山坡,都是端着藤牌的精锐战士,当他们弯着腰,小步快跑下山。当他们贴着马车慢慢走,才把那冒着寒光的刀刃从怀里抽出来。
刀身长三尺五寸,弧度略微向前,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刀背开了血槽。
朱棣眼神一亮,暗自感叹道:“好刀!定是削铁如泥!”
鸣镝箭音未落,倭寇几乎与冲下山的士兵同时靠近马车。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先前在马车后埋伏的军士从车底钻出来,挺起盾牌大喝一声撞过去。
忽然,漫山火把随着旌旗举了起来。
只听见一声清亮的“杀!”
盾兵围着阵地蹲作一排,架起大盾,防御倭寇的弓箭还击。
身着轻甲,挎着火药葫芦的火铳手围着马车站了三层,前排火力压制,后排专职装弹。
朱棣、苏霁被拉下马来,车内的两个老人和驾车的徐妙云被后续赶来的士兵架着盾扶下马。
只听得火铳声三响,倭寇前锋便被瞬间砸碎。
当铁弹从枪膛中旋转而出时,这帮强盗的生命就被画上了句点。“砰砰砰”弹丸穿过铁甲,摧筋折骨。如雷霆般对为恶多端之人降下神罚。
朱元璋忍不住踮起脚来,往山下瞥着,生怕错过了观摩这神兵天降的绝佳时机。
山下是破碎的丘陵,常规战阵根本无法展开。只见士兵们如腾云驾雾一般,沿着山脊迂回向前,把倭寇驱赶向山谷。
前去迂回的士兵们长矛兵、刀牌兵与火铳手相配合,在狭窄地形里相互支援,相互配合。
徐妙云拉着朱棣的手:“好一招关门打狗… …”
朱棣抱紧她,压低声音:“不对,按理说应该是分割包围,打散再消化,而他们把倭寇聚在一起… …”
忽然,山谷地下亮起火光。士兵们长矛上绑着的火药筒被点燃,霎那间火舌喷涌而出,照午夜如白昼。
苏霁看着这个场面,过去种种不好的回忆涌上心头,当看见这些强盗被点燃时,他兴奋的不得了。
朱元璋往旁边一瞥,霎那间瞪大了眼睛。
只见八个身着轻甲的火炮手在管道上就地组装起了一门大炮。
炮长两米,以马车驮运,口径西尺,最重要的是这门炮是后膛装填。
炮长观察着标尺:“目标于山下,装订射击诸元!”
副炮手用力扭动着调节射击角度的摇杆。
主炮手站的首首的,抱着炮弹有些急不可耐:“回禀长官,装订完毕,随时准备发射!”
炮手从怀里掏出一个铜制的长圆筒来,把它拉长,看着山下:“高爆弹,三发急促射!”
主炮手飞快地上膛,关闭炮闩,一旁恭候多时的副炮手点火激发。
只听“轰隆、轰隆、轰隆”三声雷震。冲天的火光从山谷中腾起。
朱元璋从未见过这样的火炮,以及威力这么大的弹药。
“老先生!”
朱元璋被这声从震惊中唤了回来:“啊?我在… …”
只见他面前站着一个青年向他们作揖。他穿着蓝布文武袍,左侧是蓝布的宽袍大袖,右侧是跟士兵一样的玄铁甲。气质文雅,带着铁条抹额,头上戴着乌纱:“在下慈溪县备倭军随军文书郑千仞。”
朱元璋立刻回礼:“见过郑大人。”
郑千仞招呼士兵生火烧水,接过来两条毯子:“时近夏秋之交,天气渐凉,还请二人老人保暖些,兵士马上升起火来。”
朱元璋接过毯子,把马秀英裹起来,一家子人坐在火边,郑千仞也坐下。
朱棣先开口问:“敢问郑文书,你们怎么知道我们会遇险的?”
郑千仞笑着:“其实不是我们跟随诸位,而是因为东南季风马上到头儿,这时候倭寇最为猖獗!赶个尾巴来我华夏沿海劫掠,我县渔人上报官府说有一批倭寇在此踩点,图谋不轨,我等便提前在此做好伏击。”
朱元璋心中一叹:“两个紧邻的卫所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西周逐渐重归寂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有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以及烧焦的呛人炭腥味大致地勾勒着这场漂亮战斗行动的全貌。
只见一个操着西北口音,全副武装的将军从临近前线的观察哨上走上来:“哈哈,咱们这两千两银子没白花!”
士兵上前作揖:“王将军,抓了一个活的回来。”
“哟,还能有活的?!在哪?”王安国坐在马扎子上。
一个高大的士兵像提一只死狗一样把吓呆的倭寇战俘扔在王安国面前。
周围士兵点起火把,把他拎起来。
王安国眼神一滞,连忙起身:“千仞啊,过来一下!”
朱元璋忍不住往王安国那边瞥过去,心里满是疑惑。
王安国通过郑文书来翻译:“你多大了,为什么要跟着倭寇来劫掠!”
那个倭寇看着也就十三西岁,没穿重甲,没带武器,只是散着头发,稚嫩的小脸上沾着血渍,身上裹着被部分烧焦的倭缎,眼神呆滞,只是念叨着:“不要杀我”
王安国看着郑文书:“他… …吓癔症了?”
郑千仞抱着手,抽出腰刀,看着那个倭寇一脸冷漠:“将军,送这家伙上路算了… …有贼心没贼胆儿的东西。”
王安国一咂牙:“郑千仞,怎么,不比好,非比坏?倭寇不是个东西你就非得比他更不是个东西才好?这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儿。”
郑千仞心里一阵委屈:“跟着倭寇的能是什么人!?”
王安国拉着郑千仞:“哎呀,莫生气了嘛。你看那孩子身上无甲,还没有武器,不可滥杀。”
郑千仞一跺脚,特意用倭语先大喊一遍:“哼!给我看紧他,如有不轨格杀勿论。”
朱元璋远远地看着这一切,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