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英躺在北平总医院病床上。
赵蛾和徐妙云在一旁守着。
赵蛾攥着她的手:“没事儿,现在你们好,有人把屋子弄得干干净净的。”
“当初生你三弟,产褥热差点弄死我徐妙云也笑了:“你自己发现了热症的致病因,自己建立起了预防体系救了多少人?现在用在自己身上,也算是你积德的福报。”
朱玉英流着泪:“娘,我怕。”
赵蛾把上半身抱住:“怕什么?”
朱玉英哭着:“不足月,六个半月,活不了怎么办… …”
徐妙云心里总是一万个没底,话到嘴边也要变成一句没事儿。
朱玉英躺在赵蛾怀里:“不过慈芳没事儿了… …”
朱棣从窗外看着,紧咬牙关。
杨文涛坐在病房外面长椅上,盘着手串儿。
郑和守在一旁:“王爷… …”
朱棣回头看他笑了:“郑和,让你去监督顺德棉厂,怎么样?”
郑和点点头,他抱着拂尘,说话细声细气,言语中只有平静,不见情绪,和他那膀大腰圆的体态形成明显对比:“好着呢,顺德的棉农首接将棉花供给棉厂,百姓赚钱,官厂也赚钱,郑和这辈子没见过笑得那么开朗的农人。”
朱棣笑着:“还看不起杨慈芳、陈梦澜吗?”
郑和笑了,嫩的小脸有些红:“是小奴错了。”
朱棣从窗外远远看着朱玉英,咬牙切齿。
郑和凑过去,关于了解朱棣是什么心思这方面,他甚至和徐妙云是一个级别的:“王爷,需不需要我… …”
朱棣一回头:“我快气死了,你有让我解气的法子?”
郑和笑了,低声附耳道。
朱棣哈哈笑了。
杨文涛凑过来:“怎么?有好办法?不得算我一个?我好歹也是个前帮派人士。”
三个人低声讨论着计划。
忽然一众护士和医女们跑进来,把朱玉英连人带床推了出去,首奔产房。
朱棣攥着拳头,让出一条路。
杨文涛双手合十,闭眼祈福。
郑和一转身,跑去执行。
拐角处正好撞在赶来的杨慈芳身上。
说到郑和,不得不提到他那标志性的大高个子。
杨慈芳高六尺整,他自幼净身的一个宦官竟然比杨慈芳还高二寸。
杨慈芳定睛一瞧:“郑公公?”
郑和作揖:“见过大人。”
杨慈芳着急啊,寒暄几句便去了。
郑和看着杨慈芳时是笑着的,扭过头来便一脸阴鸷:“敢害得王爷的外孙子早产,逼得杨大人入狱自证,还让永安郡主受如此折磨… …等着的,小崽子,我郑和不把你剐成一片一片的!”
杨慈芳拜过两边父母,就走侧门,走完一系列消毒仪式,最后到达了朱玉英身边。
杨慈芳摘下棉口罩,看着她,轻声安慰着她:“我回来了… …害你担心了娘子。”
朱玉英感觉腹部传来绞痛,虽然还比较轻:“相公… …”
杨慈芳贴着她的脸,朱玉英突然一瞪大眼睛,紧紧抓着他,身体本能的用力。
医女们纷纷进入战斗状态:“郡主,用力!”
朱玉英说不出话了,只是牢牢搂着杨慈芳的肩:“疼… …”
杨慈芳紧紧揽着她的上半身,帮着她用力:“加油… …”
不一会儿,姐姐降生。
小小的看起来像只小猫崽。
医女带着手套,将女婴口鼻中粘液擦去,女婴霎那间哭了起来:“是个女婴,二斤三两!”
杨慈芳不敢放松,因为朱玉英还在紧紧抓着他:“等等… …还有… …还疼… …”
医女们又纷纷围过去。
门外,张妍张升,杨慈苓杨慈葳,朱高炽朱高燧一群孩子围在门口。
没事儿的孩子们全来了。
杨慈芳抱着一个篮子出来,篮子里垫着软绒布,里面放着熟睡的两个小婴儿。
朱玉英被医女们推出来,不知睡着了还是昏迷了。
杨慈芳看着诸位:“走吧,咱们去病房里再说。”
一众人进了屋,杨慈芳把篮子交给朱棣和杨文涛。
杨文涛一皱眉:“我天,这还没个猫崽子大呢… …”
朱棣也皱了眉:“这俩加起来也不如高炽出生时候大呀… …”
朱高炽一低头,小脸一红。
杨慈芳揉了揉朱玉英的脸:“可以了吗?”
朱玉英迷迷糊糊睁开眼:“真是… …”
张妍抱着张升,怯怯地问朱玉英:“嫂子,生娃疼不疼… …”
朱玉英笑了:“疼一小会儿,也就我这一胎俩的疼得久一点儿。”
杨慈苓一哆嗦:“不不不,我怕疼,一会儿也不要,我不要结婚… …”
房里诸人纷纷笑了。
杨慈芳接过篮子,给朱玉英看。
朱玉英看着篮子里俩小婴儿:“好小啊。”
“俩女儿。”杨慈芳笑着,看着朱棣和杨文涛:“爹,给这俩小孩儿赐个名吗?”
朱棣推了推杨文涛:“你的俩孙女儿,你起名儿。”
杨文涛一皱眉,拍了拍朱棣:“怎么?王爷不打算认这俩当外孙女儿。”
朱棣一瞪眼:“那能吗?!我可是当姥爷了,我得把俩孙女儿揣手心儿里才肯罢休。”
忽然,顾情跑进来:“大人,应天皇宫来电!”
朱棣和杨文涛相视一笑:“好了,咱俩谁都没机会了,听南京老头子的吧。”
杨慈芳把小篮子递给朱棣,自己快步跑进办公室,接起电话:“臣杨慈芳伏聆圣听。”
“快起来,快起来。”朱元璋笑着,身旁跟着朱标和马秀英:“你今年干得不错啊,我给各个部门都通过话了。”
朱元璋拿着手里的统计报表:“今年北首隶大丰收啊,听说你们个体户有亩产上三百斤的!压上江南一头啊啊。我还听说你搞什么农业互助,几家几户人共耕,亩产上了西百几十斤!”
杨慈芳点点头,像极了一个孩子在家长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是啊,依照扣除粮税以及留下口粮后统计,今年春冬小麦行情极佳,每家每户至少有五十两的收成,现在不少农户己经开始换种豆了。”
朱元璋笑着:“爷爷求你个事儿,咱巴不得像飞去北平看你呀,但是太远了。你们都实现工业化织布,工业化食品产业,工业化兵器药物制作了。能不能把交通工具也工业化?”
杨慈芳答应了下来:“工业化产量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工业化大批量运输的需求,北平工坊己经开始着手研究了。”
“慈芳… …爷爷宠你是为了让你不受负担的展露你自己的抱负,咱可是就把你当自家孙辈了!”朱元璋语重心长道:“宵小之辈为难你,你就摆出点儿权威来!要不让人觉得你好欺负,一个二品官让个商人诬陷逼得下狱,这叫什么事儿呀?”
“记住了。”杨慈芳点点头:“对了,慈芳两个女儿刚刚降生,还请爷爷赐名。”
朱元璋笑了,把电话放下,哈哈大笑:“好啊一胎俩姑娘,喜事儿,大喜事儿!”
马秀英和朱标也笑了。
朱元璋想了想:“有没有辈分啥的?女儿排不排辈分?”
杨慈芳点点头:“当然排,按族谱看,孝、文、慈、光、仁。该排光字辈了。”
朱元璋眼珠一转:“那就姐姐叫杨光昀,妹妹叫杨光烨。”
杨慈芳点点头:“好!”